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直播带货法律责任分析

直播带货法律责任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5-08 16:53:53

1. 网红直播带货售假判刑吗

法律分析:直播带假货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直播卖假货会有刑事责任吗

直播卖假货会有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网络主播在直播中卖假货的犯罪行为,售卖假货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售卖假货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网络主播卖假货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还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主播在直播卖货时,对产品质量等是有审核义务的。如果主播推荐的商品是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的,主播要承担连带责任,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对销售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存在明显的欺诈消费者行为,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数额较大”标准;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销售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数额巨大”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一企业8万请千万主播带货只卖出6瓶护肤品,主播该不该承担法律责任

引言:一企业8万请千万主播带货,只卖出去了6瓶护肤品,主播他应该承担相对应的责任,但是不能说承担法律责任吧,因为这个主播他已经履行了自己的销售任务,但是存在着一定的瑕疵需要赔偿,但是不能说人家没有带货,这肯定是不行的,一码归一码。

三、不要过分的相信主播带货

也是提醒大家永远都不要过分的去相信,千万主播他们在某些短平台上面可能会比较的火,但是在买东西上面人们还是比较注意的,如果说这个东西以前没有什么经验,而且他这个品确实不怎么好,你不管请谁来别人也不会买。

4. 网红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上热搜,网友怎么看

有网友评论称“从根源查处”、“该管了”,有网友呼吁道:“赶快出一些关于直播带货的相关法律法规吧”。

6月6日消息,据法制日报报道,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网红或明星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对销售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存在明显的欺诈消费者行为,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直播带货暴露诸多问题

直播带货迅猛发展也让乱象频生。直播带货出现虚假宣传甚至假货的情况不断。

不久前的一场直播带货中,坐拥千万粉丝的主播薇娅售卖了一款198元的“Supreme联名小风扇”,被时尚博主公开质疑是山寨联名商品,而非美国潮牌。这场直播共售出了2.19万件产品,销售额高达433.62万元。

去年,快手带货大主播辛巴深陷“糖水燕窝门”,辛巴声明表示,其直播售卖的”茗挚”燕窝产品存在夸大宣传的行为,决定将该产品召回并进行三倍赔偿,总赔偿金额达到了6198万元。

罗永浩羊毛衫事件同样也是最近的热议话题。去年12月,罗永浩通过个人公众号发布公告,承认其11月28日销售的皮尔卡丹羊毛衫,“部分送检后鉴定为非羊毛制品”。他承诺对“所有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代为进行三倍赔付”。

5. 情感直播间带货强卖人家东西是犯法的吗

情感直播间带货强买强卖的行为是犯法的,这一行为明显地破坏了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严厉的制裁,以保证市场经济能够健康、平稳地向前发展。
法律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直播是非常火的一个行业,有很多人进行网络直播,以吸引观众的关注, 强买强卖的行为是犯法的,这一行为明显地破坏了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要严厉的制裁,以保证市场经济能够健康、平稳地向前发展,如果情节比较轻微,则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强买强卖指在商品交易中,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行为,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六条 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6. 明星直播带货出事以后,应不应该负责任呢

某人在快手平台直播房间收看直播购物时,从主播许某点购买iPhone一部,后发觉为“山寨手机”,并不是正品,经与主播及服务平台沟通交流未果后,诉至人民法院。近日,北京市智慧法院就张某诉许某、北京市快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网上购物合同纠纷案一案举办了网上庭前会议。

另外依据消费者消费者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要求:“经营者出示产品或是服务项目有诈骗个人行为的,理应依照消费者的规定提升赔付其遭受的损害,提升赔付的额度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合同款或是接纳服务项目的花费的三倍”,消费者能够 向经营者明确提出赔付或是根据直接证据向物价局投诉、向人民法院提到是民事诉讼。

带货“翻车”,主播是不是需承担义务?

最普遍的带货“翻车”很有可能便是宣传策划中出示虚假宣传,这类状况下主播是不是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理应依据案例中主播的法律法规人物角色明确法律依据。

主播作为营销推广个人行为的行为主体,其人物角色并不是唯一,当其被判定为广告代言人时,合乎一定标准时与广告商承担法律责任。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要求,公布虚假宣传,蒙骗、欺诈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是接纳服务项目的消费者的合法权利遭受危害的,有广告商依规承担法律责任。而针对关联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产品或是服务项目的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危害的,广告代言人等理应与广告商承担法律责任。别的产品或是服务项目的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危害的,广告代言人,明知道或是应知应会广告宣传虚报仍设计方案、制作、代理商、公布或是作强烈推荐、证实的,理应与广告商承担法律责任。因而,是不是承担法律责任应依据上述不一样情况给予明确。

“生产加工型”的主播兼顾角色定位,除开遵循广告法的规定,也要遵循消费者消费者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新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经营者、经营者的相关要求。这类主播要主要留意,市场销售的商品是不是合乎产品品质规范或是食品卫生安全规范,一旦带货“翻车”,代表着要承担大量的义务。实际承担哪种义务,要依据案例之中体现出去的不一样状况开展剖析:

如经营者出示产品或是服务项目有诈骗个人行为,必须承担“三倍承担责任”;若生产制造或市场销售的商品违背食品卫生安全规范的,必须承担“十倍承担责任”;若因产品品质不过关导致别人资产、人身伤害的,商品制作者、经营者理应赔付其导致的损害。兼顾角色定位的主播带货方式作为一种新市场销售方式,造成的难题也许多,必须在案例中深入分析主播在案子中饰演的人物角色可用实际的法律法规。

网络直播平台需承担什么义务?

在我国针对网络直播平台早已拥有一些标准,总而言之网络直播平台需遵循《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规定》《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直播间主题活动的要求,依据规定,服务平台要开展办理备案及批准、对主播开展实名验证、创建直播间内容审核规章制度、执行内容日志信息内容存留规定、重视个人隐私保护、创建信誉等级体系管理及信用黑名单管理方案等。

不一样的网络直播平台还必须承担附加的义务,以买东西类直播间为例子,直播间个人行为关键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这时主播所借助的网络直播平台便是电子商务平台,关键由电商法开展牵制。服务平台经营者理应对产品经营者的资质证书资质尽到审批责任,或是对消费者尽到安全防范措施责任,没有尽到到责任,导致消费者危害的,服务平台应依规承担相对应的义务。

审判长提议:

一方面,服务平台必须承担相对应义务。第一,要立即升级服务平台标准,高度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交流,合理运用服务平台的售后服务方式,依据服务平台标准妥善处置消费者对经营者或主播的纠纷案件。第二,要搞好审批监督工作中,运用方式方法监管如刷销量等作假宣传策划个人行为,防止产生主播为了更好地吸引住总流量作出蒙骗消费者乃至违反规定的个人行为。第三,要搞好买卖安全性层面的宣传策划和管理方法,严厉查处各种诱发买卖、淘宝虚假交易、避开安全管理的私下交易等个人行为。第四,要搞好主播群体的信息内容备案核实及管理方法和管束,另外根据系统化的学习培训、规范性的评定体制、健全的奖惩机制,提升互联网主播的职业素质和标准观念。

另一方面,主播人群在进行直播间时,要深刻认识作为主播或经营者要承担的法律依据和风险性,为消费者出示真正、靠谱的信息内容和产品。主播们在宣传策划产品、正确引导消费者买东西的另外,更要重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决不能只享有益,不承担责任。

7. 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十年,这一法规可以减少哪些事件的发生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网红主播会在网络上面去进行直播,但是大部分的网友在购买了一些东西之后发现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假货。而辛巴在2020年售卖了假的燕窝,这件事情也被很多的网友所热议。如今我们国家也是针对这种骗局越来越多,出台了一条法律规定,这条法律规定主要就是如有在发现直播带货,最高可以判十年。这样的规定,也只是想让很多的人注意自己在直播带货的一些错误行为。

大家不可能继续上当受骗

但如果说我们的东西质量非常的差劲,跟描述的完全不一样。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大家也不可能再当回头客。那么我们就很难再把自己的东西给售卖出去,这样的话也会让自己有一些损失。不仅如此,现在还要被判刑,这也是得不偿失的。

8. 律师称薇娅带货产品涉虚假宣传,直播是否需要担责

任何事情的出现其实都是有着两面性的,能够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一些弊端,所以在度过野蛮生长的阶段以后,相应的法律法规必须要完善才行。直播行业也是如此,近些年来直播行业都处于一个如火如荼的阶段,同样也进入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承认直播带货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同时商品的质量也成为了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很明显在此次事件当中,薇娅及其团队并没有对这些商品进行严格的筛选。所以才造成了此次虚假宣传,并且虚标的时间发生。消费者正是由于相信直播团队,所以才对商品进行购买,很显然如今主播以及直播团队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

9. 直播带货有风险吗出了问题主播要负责吗

当然有风险。5月1日,《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执行。根据新政,直播带货视频必须保存3年,通过直播售出的产品,将强化主播的问责环节。另外,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直播带假货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所以直播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不过话又说回来,做什么没有风险了。重要的是守规矩、有底线,自然就不会出啥问题了。建议直播带货前,一定要严把产品关,不要带三无产品、劣质产品或一些经常翻车的产品。如果你自己拿不定主意,可以上喜推翻车指数网站看看,这是个专门查询哪些产品容易翻车的软件,很好用,也很有用。

10. 教师直播带货违规吗

法律分析:国家法律并无禁止教师不能直播带货的规定。因此,教师直播带货是不违规的,只要不涉及卖课等禁止的事项,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即可。不过,教师还要受到纪律的约束。纪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所以,教师直播带货可能受到纪律处分。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热点内容
婚姻法测题目加答案 发布:2025-02-07 08:00:00 浏览:165
行政法判决 发布:2025-02-07 07:45:44 浏览:420
遗产纠纷律师 发布:2025-02-07 07:43:41 浏览:476
婚姻方面的法律服务热线 发布:2025-02-07 07:16:02 浏览:671
2017法律硕士10月联考 发布:2025-02-07 06:42:54 浏览:967
腾讯控制立法 发布:2025-02-07 06:31:03 浏览:894
婚姻法在在线 发布:2025-02-07 04:52:59 浏览:751
酸洗刑法 发布:2025-02-07 04:52:58 浏览:894
以下不属于传统婚姻法的特征 发布:2025-02-07 04:47:57 浏览:551
俄罗斯司法学院 发布:2025-02-07 04:46:31 浏览: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