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被迫杀人法律责任

被迫杀人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09 21:27:07

『壹』 被迫杀人怎么判刑

被迫杀人可能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被迫杀人一样涉嫌犯罪,这在刑法上被逼迫的人属于胁从犯,同样涉嫌故意杀人罪,但应当根据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根据向法律法规被迫杀人在法律上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本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贰』 被迫杀人怎么判

您好:如有证据证明被胁迫,可能轻判,但是,就算是被迫杀人,如安乐死,也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谢谢。

『叁』 被迫杀人(被第三人枪顶脑袋,不杀人,就死),是不是胁从犯

你的最佳答案绝对是错误的!胁从犯是共同犯罪中,拥有犯罪故意,但是犯罪动机是收到他人威胁,迫于精神上的压力而实施的犯罪。你所说的情况,当事人已经完全丧失了自主行为的能力,在杀人中他完全是他人实施犯罪的工具。上诉被迫杀人者是受害者,不是胁从犯,也不负刑事责任。

『肆』 被迫杀人,会判死刑么

不一定,要看情况,可委托律师了解情况,看是否有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根据情况辩护。

『伍』 被迫杀人犯法吗.

犯法,不管在什么情况,人的生命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以第三人的生命为代价保存自己的生命不仅在道德上说不过去,而且也是不合法理的。这种行为既不符合正当防卫,也不符合紧急避险,其性质应为故意杀人,或者考虑其动机无主观杀人故意,可以从轻处罚。

『陆』 被迫杀人有罪吗

有罪,但如果去自首并指出指使杀人的人是谁 ,可能会减轻罪刑的。

『柒』 卧底期间为了不暴露身份,被迫杀人,做犯法的事情。算不算犯法怎么追究

不管什么身份都是无权剥夺他人生命权的,是违法的行为,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生命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生命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生命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而存在的物质前提,生命权一旦被剥夺,其他权利就无从谈起,所以,生命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保护公民的生命权不受非法侵害,是相关法律的首要任务。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性命维持和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相关法律规定里所表述的生命健康权,实际上是生命权、健康权与身体权的总称。人身不受伤害和杀害的权利或得到保护以免遭伤害和杀害的权利,取得维持生命和最低限度的健康保护的物质必需的权利。生命权是人权最基本的权利。人的生命权是最高的人权也是最基本的人权,未经法院判决,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他人的生命。侦查人员也不能因为工作需要而剥夺他人的生命,刑法的故意杀人罪并没有排除侦查人员为了不暴露身份就可以杀死无辜甚至是杀死涉嫌犯罪的人,刑法没有排除这种的违法犯罪性,那这种情况下杀人仍然要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卧底人员杀死无辜是被批无奈的话,那可以作为量刑的一个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当然这是法院的自由裁量了,如果法院不给与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那也不违法。所以卧底或者被害人都是享有最基本的生命权,任何人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否则都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捌』 被逼杀人犯法吗,如果被别人用枪指着头叫我去杀另一个无辜的人呢,希望你们发表个人观点。谢谢

被逼杀人符合刑法中“胁从犯”的情形,但可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要看犯罪程度、犯罪手段,以及有无逃脱的余地等因素。
显然,即使在胁迫之下,杀人也属于犯罪,杀人不能白杀,量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认定。
如果当事人当时属于被直接威胁生命、且毫无其他选择余地的情形,最终是很可能被免于处罚的,这一点相信多数人都能理解。然而在是否“别无选择”的问题上,需要充分的事实来认定。
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不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客观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遇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时,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主观特征是,认识到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出于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目的,而实施避险行为。可见,紧急避险行为虽然造成了某种合法权益的损害,但联系到具体事态来观察,从行为的整体来考虑,该行为根本没有社会危害性,也根本不符合任何犯罪的构成要件。
行为人不构成犯罪,也不负刑事责任。成立条件为:(1)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危险的损害。(2)客观上具有正在发生的真实危险。(3)迫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4)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中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玖』 15岁少年杀人(被迫杀人)怎么判准确的!最好律师能来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被人逼迫杀人属于“胁从犯”,可以得到从轻处罚,同时又是未成年人,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该未成年人可能会按“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量刑。

『拾』 被迫杀人怎么量刑

量刑有很大的变化,一般都是凶手拿着凶器就要伤害你了,你回击将其杀死,这就属于正当防卫。 但是如果凶手只是威胁,而并不是一定会伤害你,亦或者只会让你受伤(就像寻常打架一样),而你杀了他,那你就是故意杀人罪。 (不过故意杀人和正当防卫是法官说了算的,还有就是被害人家属能否放弃上诉,你多走点关系,可以从轻处罚————你应该懂我什么意思。比如那个飙车撞死人的富家子弟,赔点钱做三年牢就没事了。)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讲座ppt 发布:2025-02-07 00:00:01 浏览:806
2017婚姻法婚前买房 发布:2025-02-06 23:41:18 浏览:868
怎么样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22:18:27 浏览:266
宋疃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22:11:37 浏览:186
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6 21:11:45 浏览:162
民事诉讼法监督程序 发布:2025-02-06 20:10:29 浏览:603
章程适用合同法吗 发布:2025-02-06 20:08:19 浏览: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难证明 发布:2025-02-06 19:31:09 浏览:839
上海对外经贸法学调剂 发布:2025-02-06 18:04:15 浏览:464
公司会议纪要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7:55:50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