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贴近社区居民法律知识

贴近社区居民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5-10 16:26:40

1. 2021社区工作者知识必背内容有哪些

2021社区工作者知识必背内容如下:

1、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条的规定,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主要包括:

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2、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依法协助城市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

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设立。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5~9人组成。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选举产生。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社区工作者

2. 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活动有什么意义

开展社来区法制宣传活动可源以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提升居民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推动社区法治建设。

法治宣传活动意义在于,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加强社区人民对法律知识基本了解,提升社区居民对法治意识的认知力,加强社区居民防范意识,做好社区治安管控力度。

加强社区面治安防控措施,减少违法犯罪,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黑恶势力,创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社区治安环境。



(2)贴近社区居民法律知识扩展阅读:

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

除了宪法,还有民法典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精准脱贫、扫黑除恶、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安全生产、森林资源保护、非法集资、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防金融诈骗、社会救助等等。

法治宣传活动的主要形式

开展法律“十进”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进网络、进宗教场所、进家庭、进军营),广泛进行座谈、培训,发放法律知识读本、挂图。

免费赠阅《百姓法治宝典》,举办广场集中宣传、开展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制作微视频、微动漫、抖音,充分运用电子显示屏、制作公益广告等。



3. 准备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宪法的哪些知识

1.宪法的地位、作用、原则;
2.国体、政体;
3.公民的权利、义务;

4. 法律进社区最好宣讲那些方面的法律内容

给你几个课题:借款合同常见纠纷(结合最近出台的借款合同的司法解释)
合理回利用所有权答问题(结合常见的邻里纠纷)
房屋买卖常见纠纷
法律进社区宣传内容需要贴近居民的生活实际,根据宣传方式的不同选择贴合实际的宣传内容。

5. 社区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

1、关于社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可以参看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2、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主要介绍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的实务和技能,所讲内容有社区工作基本知识和社区主要工作实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5)贴近社区居民法律知识扩展阅读:

作用:

一、法律法规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 法律法规具有预防作用。对于法律法规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

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这样人们在日常的具体活动中。

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来达到有效避免违法和犯罪现象发生的目的。严格及时有效的执法也可以警示人们,未违法,违法必受罚,受罚不可变通也。

6. 法制宣传日,学校要到社区宣传一些贴近社区生活的法律知识 急求

这些材料实际上很多。到各种律师网寻找各种律师点评即可。

7. 我和同学想要去社区宣传法律知识,我们应该准备什么需要宣传哪方面的法律知识急需,拜托!

我是来政法大学的,大三时源每周固定出咨询一次,我所能给你的经验是:

1、如果资金充裕,准备横幅,如果你是学生组织的话,会有团委的资金审批;

2、事先与社区沟通,协调好桌椅问题,甚至有的社区会提供给你一些资料,包括法制宣传等等,马上就是124了,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活动;

3、着装需着正装,若有徽章标志(如校徽等)尽量整齐划一的配备好。

4、还是沟通协调问题,时间与地点,有一次我们居然和征兵的搅在一起了,最后效果不佳。

5、至于内容,我们是分成四大块的:民事侵权类、合同公益类、劳动行政类、婚姻继承类,这四种是最容易上手和解答也最容易发生,我们每年类似的案件有上百件,其中以家庭类和劳动类居多,需要有一定实务经验的人来回答,通常用到的法条有《劳动合同法》、《合同法》、《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等;

6、谨慎回答,耐心聆听是至关重要的,有不少人的问题其实本身跟法律不搭界,甚至是当前国情下无法解决的“死案”,这种情况下应多与人家交流,沟通的意义甚至比解决问题更大。

7、不懂的不乱说,宁肯自己后来自己查完资料再跟人事后联系也不信口开河。

完全原创,经验之谈,望采纳,若有疑问,可追问。

8. 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的内容简介

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紧密配合法律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积极推进社区法治建设,满足社区居民学法用法的需要,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法部法制宣传司组织编写了这本《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做为全国“五五”普法统一读本。
深入开展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是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中,明确提出要认真总结“法律进社区”的经验,积极探索社区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要结合各个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为居民开展公益性法制讲座、居民法制论坛活动,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加强社区居民法律知识学习,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是广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社区居民的义务。
本读本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采用问答的形式,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房屋买卖、房屋租赁、物业管理、交通安全、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民事官司及信访十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法律问题,较好地把浑身的法学理论化为居民的日常生活知识,通俗易懂,非常适合社区居民学习使用,是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的好教材。

9. 关于社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

  1. 关于社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可以参看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和中华人民专共和属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2. 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主要介绍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的实务和技能,所讲内容有社区工作基本知识和社区主要工作实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的一部法律,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公布 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一共有23条内容。

10. 社区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是什么

1、关于社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可以参看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2、社区居委会工作实务:主要介绍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的实务和技能,所讲内容有社区工作基本知识和社区主要工作实务。

3、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10)贴近社区居民法律知识扩展阅读:

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

第二,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

如果说,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如公共行政学)、社会学(如组织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

第三,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区结构、服务事业及公共或私人机构的功能特点,并熟悉社区生活习俗,从而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热点内容
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6 21:11:45 浏览:162
民事诉讼法监督程序 发布:2025-02-06 20:10:29 浏览:603
章程适用合同法吗 发布:2025-02-06 20:08:19 浏览: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难证明 发布:2025-02-06 19:31:09 浏览:839
上海对外经贸法学调剂 发布:2025-02-06 18:04:15 浏览:464
公司会议纪要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7:55:50 浏览:966
法治限制党 发布:2025-02-06 17:53:18 浏览:680
劳动法非定时工作制 发布:2025-02-06 17:25:21 浏览:638
民法自然年 发布:2025-02-06 16:22:48 浏览:542
辽阳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15:42:18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