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受伤法律责任
㈠ 运动损伤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律
运动损伤不适用《侵权责任法》,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
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活动组织者的责任适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㈡ 篮球比赛中意外受伤责任人要不要赔偿
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不过,诸如打篮球等较为激烈的竞技运动中,受伤是难以避免的。事实上,原本的“球友”因为赔偿问题“反目成仇”,甚至对簿公堂也都屡见不鲜。
那么,受伤的一方能否向行为人要求赔偿?可能还涉及哪些主体需要承担责任?
根据以往判决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已经明确,体育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原则上不由行为人分担损失。但如果行为人在体育活动中严重违背运动规则且损害后果特别严重的,可以酌情予以适当补偿。
此外,从司法实践中来看,赛事主办方、学校等相关主体,如果没有尽到自身义务,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无特殊情形
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2017年12月,王兵与刘强等多人在河南许昌某中学篮球场相约踢足球。刘强在防守过程中,与王兵发生冲撞,导致其受伤。后经鉴定,王兵构成十级伤残。他认为,刘强在防守中将自己碰倒,导致受伤,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双方后因协商无果,诉诸法庭。王兵要求刘强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合计11万多元。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认为,体育竞技活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双方当事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且经常参加体育竞技活动,对该活动潜在的危险和可能的损害应当是有预见和认知的,因此刘强不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4条等的相关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依据公平原则,法院判决刘强赔偿王兵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20218.39元。
一审判决后,刘强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河南省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则认为,一审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4条的规定,确认由双方共同分担损失并无不当,判决维持原判。
记者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也有类似案件中,法院判决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也不分担损失。
2017年2月,李正与周南峰在打篮球时发生冲撞,导致李正摔伤骨折。随后,李正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二审此案时认为,竞技体育运动中出现人身伤害事件属于正常现象,损害后果除行为人主观故意所致以外,一般应由受害人自行承担。因为参与者系自愿参加这种带有危险性的体育比赛,同时其又对所参与项目的危险性具有充分的认识,应视为“同意甘冒风险”即“同意风险自担”。因而只要行为人没有侵害受害人的恶意或严重违反比赛规则,行为人对其引起损害的后果就没有过错,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该院认为,公平原则作为侵权责任法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特别规定,仅适用于特殊情形,比如仅适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具体加害人不明,由可能加害人分担损失;意外情况下造成的损害;为对方利益或者共同利益进行的活动中受到损害。
适用公平原则的意外伤害应限制在极少数意外伤害事件中,不应将对调整极少数意外伤害情况下的公平原则适用于日常体育活动的风险负担。
行为人不应该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也不应适用公平原则分担损失,否则对抗性体育运动的参赛者将人人自危,不利于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
李正随后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北京市高院认为二审判决并无不当,驳回了再审申请。
事实上,最高法民一庭就此类案件的审判也给出了意见。在最高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指导性案例集成(四)侵权责任篇中指出,对于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人身损害,考虑到受害者对参加体育活动所可能的风险具有合理的预见、该损害发生在体育运动场合,行为人的手段和行为方式等因素,原则上不应由行为人分担损失。如果行为人在体育活动中严重违背运动规则且损害结果特别严重的,可以酌情给予适当补偿。
学校、赛事主办方等应尽到
自身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类案件中,许多当事人是在学校的未成年人,或者参加了竞技类的比赛活动,学校、赛事主办方等主体若未尽到自身义务,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
2015年5月,李红梅和杨怡都参加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举办的一场羽毛球赛。混双比赛中,李红梅与杨怡在争抢一个球的过程中,被杨怡击中左眼受伤。后经鉴定,李红梅构成十级伤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认为,杨怡与李红梅之间,应属于体育比赛中的合理碰撞,杨怡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但赛事秩序册的第10条第5项中明确规定,运动员报名参赛前,须自行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且必须与组委会签订免责协议,方可参加比赛,李红梅未按照比赛秩序册上的该规定购买相关的意外险,与组委会也没有签订免责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作为该项赛事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对运动员的人身应尽到保障义务,未尽到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或补充赔偿责任。原告没有购买保险参赛,比赛的主办承办方未尽到相应的监督审查保障义务。应由主办方承担赔偿责任,承办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㈢ 一起打球受伤其他人有责任吗
法律分析:原则上,按过错责任原则,一起打球的人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一、如果是轻伤之类的,对方并无过错,按过错责任原则,应当自行承担责任;二、如果受重伤,此时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应适用公平原则;1、如果不是冲撞之类的行为造成的,而是自己造成的,那自行承担;2、如果是冲撞等行为造成的,双方都没有过错:受伤发生在打球身体对抗过程中。由于打球运动本身具有身体对抗的特点,无法认定谁在对抗过程中存在过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㈣ 打篮球造成他人受伤责任认定
法律分析:由于行为人在打篮球过程中没有故意,不用行为人负全责,承担公平补偿责任。在这种事故中,投篮、上篮等属于正常的体育运动行为,行为人并没有故意侵害对方的过错行为,行为人的行为不属于故意伤害的侵权行为,不应承担侵权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㈤ 学生在学校参加运动会受伤了学校承担责任吗
学校有义务保障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安全,并尽到注意义务,学生在学校受到伤害,学校应担承担相应的责任。
针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伤害的,《侵权责任法》则明确,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该条文的规定体现了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原则是以存在过错为前提。(过错责任原则)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公平责任原则规定:当事人双方在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是依照法律规定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加害人的损害、双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判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予以适当补偿。(公平责任原则)
注意事项:
比赛期间,学生不得进入安全警示范围,不得在跑道上逗留或横穿跑道,不得站在赛区内影响比赛,危及安全。
班主任要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凡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不适合参加剧烈运动之疾病的学生一律不准参加比赛。参赛学生要有家长同意的回执条。
各班应在划定区域观看比赛,举止文明,并保持观看区的清洁卫生。爱护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不留下任何废弃物。
㈥ 打篮球受伤责任赔偿问题!!!
打球受伤是正常的,只不过是嘴列了而已,人家上次被撞得骨折都没叫人赔,这只是意外事故,你并不是故意的,如果他们因此而一直向你索要赔款,你就可以告他们敲诈,因为你已经做得该做的责任了,他们这样会给你精神压力,你反而可以告他们侵害你的权利。以后见了他那种人不要躲着,你要想我已经付了你的那份钱,你没有理由再让我赔你本不属于你的钱。不要去想这事情,因为这会给你高考增加精神压力,告诉你把这件事想开的一个方法,就是你可以把这个事情当作写作素材,来反应一些社会问题,和现在人的思想,这样就容易释怀了!
祝愿高考得佳
㈦ 参与竞技性体育运动受伤,谁来承担责任
我们在生活中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就避免不了会受伤,因为这些体育运动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了,世界上哪一个运动员不是遍体鳞伤。这些伤痛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受伤之后,尤其是对于这种竞争性的运动,我们应该由谁来负责有谁来帮助我们赔偿医疗费能损失,如果我们是自愿加入这些经济活动的话,那么如果我们受到了损伤也不得让其他人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如果是我们由于被他人的一些行为,导致我们受伤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在道德上要求这个人来复我们的一部分医疗费用,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造成的伤害的话,那么只能用自己来承担。
㈧ 法律纠纷,篮球场地比赛受伤,谁负责任
在根据规则进行的比赛中受伤,属于意外事件。在从事身体接触较多、对抗性较强的比赛时,参赛者自愿参加,视为甘冒风险行为,只能由受害者本人承担相关损失。
㈨ 球场打球受伤怎么负责
法律分析:篮球运动具有群体性、对抗性及人身危险性,出现人身伤害事件属于正常现象,应在意料之中,参与者无一例外地处于潜在的危险之中,既是危险的潜在制造者,又是危险的潜在承担者。运动中出现的正当危险后果是被允许的,参与者有可能成为危险后果的实际承担者,而正当危险的制造者不应为此付出代价。留波的行为不违反运动规则,不存在过失,不属侵权行为。所以正常情况下,篮球属于竞技类运动,参与者均自甘风险,若非故意或者过失,那么就不应该承担不利后果。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㈩ 运动损伤是否适用侵权责任法
法律分析: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若运动损伤是由他人的过错造成的,则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请求他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