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以房抵工程款法律责任
❶ 房子抵工程款合法吗
摘要 合法。
❷ 房子被开发商抵工程款了怎么办
1,个人所购房被开发商抵工程款了属于开发商一房两卖,需要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的;
2,开发商由于自身资金链原因不能及时的支付施工方工程款,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房产开发商将部分房屋作价交给施工方替代工程款,这些房子就叫工程抵款房。
3,开发商在跟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协议后,不能再讲该房屋出售或抵押、转让给他人的,属于违法行为!
❸ 开发商以房抵顶工程款的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性质
开发商以房屋抄抵扣工程款一般都由两份部分组成,一份是抵扣协议,作为双方债务关系的处理证明,另一份是房屋买卖协议。
房屋抵扣工程款并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只要合同双方自愿签署,自成立之日生效。
《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❹ 开发商以抵押房产抵工程款是否有效
开发商以来抵押房产自抵工程款是完全有效的。。。
由于开发商没有足资金够付工程款,是完全可以用房产作抵扣工程款的,只要是合理价格施工单是愿意的,也不属违法乱纪,同样是购房、卖房。
这就相当于施工单位用钱购房一样的,没有什么冲突的,只要双方达成共识就可以。
因为国家也没有对开发商用房产抵扣工程款的特别要求,这种方式是近几年开发商与施工单位的一种方式,有很多的开发商都采用办法。
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开发商用房屋抵顶建筑工程款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已于2002年6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2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6月27日起施行。
2002年6月20日
(2002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25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2〕16号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沪高法〔2001〕14号《关于合同法第286条理解与适用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
如下:
一、人民法院在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和办理执行案件中,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认定建筑工程的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
二、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
三、建筑工程价款包括承包人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的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的费用,不包括承包人因发包人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四、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六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
五、本批复第一条至第三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四条自公布之日起六个月后施行。
此复。
❻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已欠工程款签订以房抵债协议效力如何认定
实务中,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已欠工程款签订以房抵债协议的情形较为常见。协议签订后,发包人又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未经法定招投标程序,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由,主张双方所签订的以房抵债协议亦应无效。
对该以房抵债协议的效力如何认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以房抵债,属于施工合同的一部分,施工合同无效,以房抵债协议也无效;
第二种观点认为,以房抵债属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应承认其效力。
主流倾向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以房抵债协议的效力是否受施工合同无效的影响,应综合根据该协议的内容进行分析判定。从以房抵债协议看,当事人约定的是用房屋抵已欠的工程款。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精神,不论施工合同有效与否,发包人都负有支付工程价款的义务。该以房抵工程款协议为当事人对欠付的工程款进行结算的约定,性质上属于发包人与承包人对既存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理。
❼ 开发商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以房抵款”是否有效
“以房抵款”是指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开发商因不能按时向建筑商结算工程价款,将其所开发的房屋抵付给建筑商以履行工程价款的行为。但实际中,建筑商会碰到与开发商协商一致“以房抵款”,但最终却拿不到抵款的房屋,本篇将探讨“以房抵款”的效力问题。
1、开发商拟建设但尚未取得预售许可的“以房抵款”无效;
此种情形一般发生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时就已经约定“以房抵款”,或在施工过程中未取得预售前无法支付进度款时约定的“以房抵款”。本质上讲“以房抵款”也属于开发商对其享有的物权处置的行为,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开发商未取得房屋预售许可前是无权出售房屋的,即应认为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前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是无效的,“以房抵款”也应无效。
2、开发商已取得预售许可,且房屋还未卖出的“以房抵款”有效;
依据《商品房解释》第二条,开发商在取得预售许可后就已经取得对建成房屋的物权的处置权,其“以房抵债”协议不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等造成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开发商有权对其享有物权进行处置。但前提是开发商对其开发的房屋享有没有权属瑕疵的房屋,如房屋已出售又将该套房屋“以房抵债”将会造成“一房二卖”的情形,可能最终导致合同无效。
3、开发商与建筑商签订“以房抵款”协议约定不明,可能造成无法履行。
开发商与建筑商签订“以房抵款”协议时若对于抵款房屋仅有多少套、大概抵偿多少工程款一类较笼统的约定,而不对房屋的坐落、面积、房号、价格等进行具体约定,可能导致双方会因无法确定标的物且无法达成补充协议,最终此类诉讼法院可能将认为该协议无法履行,将更倾向于判决继续支付工程款。
因此,对于“以房抵款”企业应注意到以上几点的情况下,还应做到在双方签订协议后立即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过户登记,及时将物权转移,才可以做到大幅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