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约如何具有法律效力

合约如何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5-11 15:37:53

『壹』 合同怎样才算有效

法律分析: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当事人必须注意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双方当事人具有订立合同的资格。也就是说,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在我国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完整地享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不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行为。这是因为合同是为了确认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意思表示一致的前提就是,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是真实的。

3、内容和程序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这里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或者效力性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四百九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第五百零六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贰』 怎么样签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具备以下要件签订的合同有法律效力: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表意真实;
3、合同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叁』 怎样的合同才算有效合同

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对此有明确规定,即:“民事法律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这是合同的一般生效条件。
对于合同的生效时间,民法通则第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合同的生效,原则上与合同的成立是一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同民法通则以及合同法的规定是一致的,即合同在当事人在承包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时开始生效。
对承包方何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农民在法律规定和承包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对于农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土地使用权,具有物权的属性,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不以登记作为生效的必备要件,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承包合同生效时设立,登记只是作为对土地使用权确认的程序。对此,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中规定,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肆』 如何判定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确定合同的法律效力的条件:
一、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及民事权利能力;
二、合同当事人基于意思表示真实而订立合同;
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内容不违法。即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伍』 私人双方签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应

一,双方都要是完全民事行为人。能为自己的民事行为承担责任与义务的。
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这份协议的内容,你们两方都清楚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三,协议的内容不能与我国相关法律相抵触。
合同的内容有许多必要条目,像是当事人(要列明姓名和住所),标的(也就是要开展教学活动),价款或者报酬(要列明究竟每月付多少钱),合同履行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在哪里教,什么时候教,怎么教;每月什么时候付钱,怎么付),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要是有关这张合约出现了问题,是诉讼还是仲裁)。
大致就是这样了~
然后就要签字或这盖章,写明签字时间,合约从签字之日起生效。

『陆』 合作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签定合同或协议的当事人需是双方或多方,而不能是单方所为,经过平等、自愿协商而订立;

2.签订的主体是有资格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自然人、法人等),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内容能够正确认识,可自由支配自己的行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签订相关合同、协议;

3.签定的合同、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效力性法律规定。

4.合同或协议内容不损害国有、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利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柒』 合作合同怎样才具有法律效力

合作合同具备下列条件的,具有法律效力:
(一)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当事人应当是合格的合同主体。
(二)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指的是,合同的订立过程、合同约定的内容等方面,应当是当事人出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思表达。
(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一方面,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标的应当是合法的;另一方面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目的应当是合法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捌』 合同怎么样才有法律效力

有效合同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合同生效即合同发生了法律约束力。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定条件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条件常常被称为合同的有效要件。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以下条件为合同的有效要件:
1、 主体合格,即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双方都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资格。作为公民个人,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且智力发育健全;作为法人,必须经过合法的登记注册,并且在自己的经营活动范围内,才能作为合格的当事人订立合同;一些非法人的组织、团体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成为合同当事人。
2、 意思表示真实,即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提出的要约或承诺的内容,都是自己独立意志的表现,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在正常的情况下,行为人的意志总是与其外在表现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也可能发生两者不相符的情形。例如,当事人一方故意捏造假情况或隐瞒、掩盖真相,这就会使另一方当事人形成错误认识而订立合同;又如,一方当事人利用另一方的某种急迫要求而进行要挟或采用其他方法强迫其接受某些极不合理的条件而订立的合同,等等。上述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都是意思表示不真实,因而不受法律保护。
3、 内容合法,形式合乎要求。内容合法,主要是指标的合法,即合同标的不属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物或法律、政策所不允许的行为,或者须特价但未经许可要经营的物或行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合同内容合法,还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合法、价格合法以及当事人的目的无规避法律之意,没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等。形式并非所有合同的有效要件,但也有例外。例如,关于不动产的买卖,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须采取要式合同进行。这类合同,要式形式即其生效的法定条件。

热点内容
信访听证会结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4:35:04 浏览:602
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久可以消除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576
去法院起诉去哪个法院 发布:2025-02-06 13:47:16 浏览:736
法考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布:2025-02-06 13:46:41 浏览:24
银川律师电话 发布:2025-02-06 11:55:40 浏览:972
安阳免费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6 11:31:06 浏览:583
黄河管理和保护条例 发布:2025-02-06 11:11:26 浏览:872
开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里 发布:2025-02-06 11:06:57 浏览:886
在职法律硕士全日制 发布:2025-02-06 10:44:51 浏览:539
员工道德经 发布:2025-02-06 10:33:31 浏览: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