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Ⅰ 在股份制的公司是由最大股东承担法律责任还是由法人代表承担
按法律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因此不存在法人代表或大股东承担所有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1)股东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股东责任的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第十八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债权人主张其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因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上述情形系实际控制人原因造成,债权人主张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第十九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或者未经依法清算,以虚假的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网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Ⅱ 公司股东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公司股东承担的责任有:
1.按期缴纳所认缴的资本;
股东出资在注册公司的时候,会选版择认缴出资额,先权实缴一部分,剩余部分则按期缴纳,在公司章程规定的年限内,缴全注册资本。
2.遵守公司章程;
企业应按照企业基本情况编制《公司章程》,股东和法人都必须要遵守公司章程上的条例。
3.公司注册后、不能擅自抽回出资额;
4.追加出资额的义务及出资额的填补义务;
5.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
6.对公司及其他股东诚实信任。
不得对公司及其他股东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
Ⅲ 请问合伙开了公司,如果公司出问题了,股东需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不是法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如果公司出问题了,股东不一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公司责任与股东责任是分离的。
根据《公司法》:
第三条【法人财产权及股东责任】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3)股东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有两层含义:
其一,股东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种责任属于法定的量的有限责任;
其二,公司独立责任,股东责任与公司责任相互分离。
股东对公司负责,不对公司债权人负责;公司的责任属于公司责任,原则上不能向股东进行追索。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Ⅳ 公司股东承担哪些法律责任问题
公司股东承担的责任有:
1.按期缴纳所认缴的资本;
股东出资在注册公司的时回候,会选择认缴出资额答,先实缴一部分,剩余部分则按期缴纳,在公司章程规定的年限内,缴全注册资本。
2.遵守公司章程;
企业应按照企业基本情况编制《公司章程》,股东和法人都必须要遵守公司章程上的条例。
3.公司注册后、不能擅自抽回出资额;
4.追加出资额的义务及出资额的填补义务;
5.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
6.对公司及其他股东诚实信任。
不得对公司及其他股东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
Ⅳ 股东和法人分别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股东和法人在法律责任上的承担是不同,股东是按出资额承担民事责任,法人责任是广泛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是法人独立,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法律地位上的独立。这种独立是法律所规定的,应当区别于自然人,公司法人在公司取得营业执照时即取得独立的法人主体身份,可以独立的对外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但自然人因为其行为能力受制于是否能够正常表达其意思,所以自然人在对外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往往出现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一致的情形。而公司法人在取得营业执照时即同时取得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所以也就具备了完整的独立法人资格,只要公司存续期间,其独立承担责任的主体身份不会发生改变。
第二、财产独立。财产是公司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物质基础。公司法人的初始财产来源于股东的出资,股东完成出资后,股东的财产转化为公司的财产,公司对股东已完成的出资享有完整的支配权,股东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实行分离,股东无权以个人名义对公司的财产进行处分,所以在实践中个别股东认为公司财产是自己出资的,自己有权利支配,甚至有的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将公司财产占为已有或挪用,该行为涉嫌侵犯公司的财产权,严重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非经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规定,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处分公司财产。
理解了公司法人独立的含义后,可能有读者会说,即然公司成立后已经取得了独立的法人地位,股东的财产也成为公司财产,股东是不需要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按常理说,这种理解是正确的,但在例外情况下股东需要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种情况是股东未按章程约定出资,债权人有权主张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第二种情况,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身份,不正当行使权利,导致公司负债。
公司成立后,虽然取得了法人主体身份,但并非股东可以任意行使权利,实践中相当一部公司大小事情一个人说了算,公司虽然有很多股东,但从来不召开股东会,大股东一言九鼎。公司在这种决策机制中,很容易出现股东权利滥用,并造成相关方的损失,主要表现:
第一、造成其他股东损失。如果大股东滥用权利造成公司内部其他股东损失的,受损失股东有权要求大股东赔偿。
第二、造成公司损失。如果大股东滥用权利造成公司损失,其他股东有权行使股东代表诉讼权要求大股东赔偿。
第三、造成债权人损失。如果因大股东滥用权利造成的公司负债,债权人有权向股东要求承担债务连带清偿责任,这是公司法人独立的地位被破坏即通常所讲的“揭开法人面纱”原则,由法律强制性的作出规定,否认法人独立地位,由股东和公司共同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公司股东在什么条件下需要透过公司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各位读者应该有所了解,但如何规避股东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笔者建议公司在成立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避免个人意志代替公司法人意志,特别是大股东的意志凌驾公司法人之上,如果期待公司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大股东需要重新回规到规范化经营上来,否则可能因小利失大利,甚至导致公司关闭解散,负担民事责任事小,如果被追究刑事责任,则悔之晚亦!
Ⅵ 请问股东需要付法律责任吗
公司股东承担的责任有抄:
1.按期缴纳所认缴的资本;
股东出资在注册公司的时候,会选择认缴出资额,先实缴一部分,剩余部分则按期缴纳,在公司章程规定的年限内,缴全注册资本。
2.遵守公司章程;
企业应按照企业基本情况编制《公司章程》,股东和法人都必须要遵守公司章程上的条例。
3.公司注册后、不能擅自抽回出资额;
4.追加出资额的义务及出资额的填补义务;
5.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
6.对公司及其他股东诚实信任。
不得对公司及其他股东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