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无效后的法律责任
㈠ 订立无效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包括: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5、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六条 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㈡ 签订了无效的劳动合同以后该咋办
法律分析:不必履行无效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根据无效的劳动合同要求另一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对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既包括以返还财产方式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也包括追究当事人的缔约责任,重点是追究当事人的缔约责任,缔约责任是根据双方当事人原缔约过错来确定的。只要存在缔约过错,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均应对自己的的缔约过错承担相应责任,对用人单位一方承担缔约责任比较好掌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七条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㈢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什么
法律分析:1、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在确认其无效的同时,如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㈣ 劳动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果是怎样的
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如下:1、合同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2、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㈤ 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㈥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有何法律风险
合同种类一般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几大类,而其中的无效合同则是指从合同成立之日起自始无效,因此也就不存在合同应尽义务。那么,
合同确定无效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作了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
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
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七条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
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㈦ 劳动合同无效法律后果有几种
法律分析:1劳动关系归于消灭;2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支付报酬;3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4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合同被确认无效以前的各项福利待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八条 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㈧ 劳动合同无效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分析:合同自始无效。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不能产生当事人所预期的效果,但并不等于不产生其他法律后果。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