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作为
『壹』 法定定密责任人是指
法律分析: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作为定密责任人的人员,即机关、单位负责人。这里的机关、单位负责人一般是指机关、单位的正职负责人,即通常所说的一把手。机关、单位负责人一经任命,即为法定的定密责任人,不需履行确定程序。暂行规定明确提出,法定的定密责任人,对机关、单位定密工作负总责。
法律依据:《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对定密工作负总责。根据工作需要,机关、单位负责人可以指定本机关、本单位其他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为定密责任人,并明确相应的定密权限。机关、单位指定的定密责任人应当熟悉涉密业务工作,符合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
『贰』 法定定秘密责任人是指什么
法律分析:法定定秘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作为定密责任人的人员,即机关、单位负责人。
法律依据:《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对定密工作负总责。根据工作需要,机关、单位负责人可以指定本机关、本单位其他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为定密责任人,并明确相应的定密权限。机关、单位指定的定密责任人应当熟悉涉密业务工作,符合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
『叁』 《保密法》对定密责任人的职责、定密权限是如何规定的
保密工作是靠人来做的,定密责任人制度的建立,更凸显了人的因素。要想有效提高定密质量,实现准确定密,必须管好定密责任人,通过“管人”来有效“管密”。
『肆』 定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定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定密责任人的两种类型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指定的定密责任人;
2、定密责任人的职责;
3、定密责任人的公布和备案;
4、承办人;
5、定密培训。
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作为定密责任人的人员,即机关、单位负责人。这里的机关、单位负责人一般是指机关、单位的正职负责人,即通常所说的一把手。机关、单位负责人一经任命,即为法定的定密责任人,不需履行确定程序。暂行规定明确提出,法定的定密责任人,对机关、单位定密工作负总责。
指定的定密责任人是由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指定、具体承担定密职责的人员。
机关、单位应当将定密责任人名单及其定密权限,通过内部文件或者内部公示等书面形式,在机关、单位内部予以公布,以便于机关、单位开展定密工作。
同时,机关、单位还应当将定密责任人名单报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在实际工作中,机关、单位可能根据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对定密责任人的工作岗位作出调整。定密责任人调整变动的,应当重新履行指定和报备程序。
承办人,是指根据机关、单位内部岗位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处理、办理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工作人员。在定密工作中,除定密责任人以外,承办人也承担了重要职责。依据相关规定,承办人应当对自己承办的事项是否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及确定为何种密级,如何限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提出具体意见,并在其形成的载体上做出国家秘密标志,对已确定的国家秘密是否需要作出变更或解密提出意见建议,提交相关机关、相关单位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定密责任人履行定密职责的方式,就是对承办人提出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的意见进行审核批准。因此,定密的初始工作由承办人承担,承办人是整个定密流程中第一个环节工作的执行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七条 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伍』 法定定密责任人是指
法律分析:法定定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作为定密责任人的人员,即机关、单位负责人。
法律依据:《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对定密工作负总责。根据工作需要,机关、单位负责人可以指定本机关、本单位其他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为定密责任人,并明确相应的定密权限。机关、单位指定的定密责任人应当熟悉涉密业务工作,符合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
『陆』 法定定密责任人是指什么人
法律分析:法定定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法规明确确定为定密责任人员,即机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和承办人应当接受定密培训,熟悉定密职责和保密事项范围,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
法律依据:《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对定密工作负总责。根据工作需要,机关、单位负责人可以指定本机关、本单位其他负责人、内设机构负责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为定密责任人,并明确相应的定密权限。机关、单位指定的定密责任人应当熟悉涉密业务工作,符合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
『柒』 定密责任人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6号)》
第十条定密责任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有关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审核批准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二)对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
(三)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先行拟定密级,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7)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作为扩展阅读
国家秘密载体管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6号)》
第二十一条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作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由机关、单位或者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保密审查合格的单位承担,制作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
(二)收发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编号、登记、签收手续。
(三)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
(四)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按照规定报批,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戳记,并视同原件进行管理。
(五)保存国家秘密载体的场所、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要求。
(六)维修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由本机关、本单位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确需外单位人员维修的,应当由本机关、本单位的人员现场监督;确需在本机关、本单位以外维修的,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七)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并采取可靠的保密措施;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
『捌』 机关单位指定的定密责任人主要包括
机关单位指定的定密责任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是指法律明确规定作为定密责任人的人员,即机关、单位负责人。这里的机关、单位负责人一般是指机关、单位的正职负责人,即通常所说的一把手。机关、单位负责人一经任命,即为法定的定密责任人,不需履行确定程序。暂行规定明确提出,法定的定密责任人,对机关、单位定密工作负总责;
2、指定的定密责任人,是指定的定密责任人是由法定的定密责任人指定、具体承担定密职责的人员;“专门负责定密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就是指定的定密责任人,应当符合以下履职条件:接受定密培训,熟悉保密法律法规及定密规定;熟悉本机关、本单位主管业务和相关行业工作的保密事项范围;熟悉定密程序和方法。此外,还应当熟悉本机关、本单位业务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第九条 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指定其他人员为定密责任人。 专门负责定密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定密培训,熟悉定密职责和保密事项范围,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第十二条 机关、单位应当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依据有关保密事项范围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报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并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第四十三条 机关、单位委托未经保密审查的单位从事涉密业务的,由有关机关、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未经保密审查的单位从事涉密业务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