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法律知识宣讲
❶ 扫黄打非主要内容是什么
扫黄打非主要内容是:
1、扫黄
指扫除有黄色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等危害人民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
2、打非
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扫黄打非的意义:
1、扫黄打非事关政权,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霸权主义势力推行其强权政治的最大障碍,敌对势力图谋动摇和改变人们的政治信仰,削弱和减缓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否定和推翻党的领导。
2、扫黄打非事关意识形态的尖锐斗争。无论是“黄”还是“非”,都会消磨我们的民族意志,扰乱人们的思想,搅乱社会的道德理念。
3、扫黄打非事关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现行的文化出版市场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对于侵犯知识产权、危害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行径,如果不加以扫除和打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不能落到实处,甚至成为空话。
4、扫黄打非事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局面。如果任由“黄、非”横行,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社会道德、社会公德、社会安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受到重大冲击。深入进行扫黄打非,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
❷ 扫黄打非顺口溜
以下举例若干条扫黄打非的宣传语。
1、深入广泛发动群众 ,实行“扫黄打非”综合治理。
2、深入推进“扫黄打非”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坚决不懈开展“扫黄打非”, 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4、做“扫黄打非”斗士 ,当保护知识产权先锋。
5、扫黄打非天天喊 ,精神家园无污染。
(2)扫黄打非法律知识宣讲扩展阅读: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隶属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版权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共北京市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等26个部门组成。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央宣传部。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40号 , 邮编100052。
❸ 扫黄打非宣传标语
1、自觉抵制文化垃圾 共同维护文明环境。
2、秋风扫落叶 大地更明净。
3、打击侵权盗版净化深圳文化市场。
4、侵权盗版人人反对 拒绝盗版从我做起。
5、坚决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 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6、开展“扫黄打非”斗争 构建和-谐平安深圳。
7、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8、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全面保护知识产权。
9、坚持扫黄打非营造和-谐社会保深圳平安。
10、打击侵权盗版 保护民族创新。
11、深入广泛发动群众 实行“扫黄打非”综合治理。
❹ 扫黄打非的责任使命是什么
法律分析:主要职责是:(一)拟订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参与起草出版物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组织实施。(二)调查、研究出版物市场态势和制黄贩黄、非法出版活动的动向,拟定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三)参与制订出版物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和重要管理措施。参与规划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单位的总量、结构和布局。(四)对出版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参与查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单位的违规行为。(五)对出版物市场实施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或组织查处非法出版活动,查缴或组织查缴非法出版物。(六)组织、协调、指导“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督办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七)组织、协调、指导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扫黄打非”和出版物市场监管工作。(八)组织、指导非法出版物的鉴定工作。(九)负责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的检查、考核和表彰奖励工作。(十)组织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的理论研讨、信息报送、新闻发布及宣传活动。(十一)制订全国“扫黄打非”工作信息化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十二)负责全国“扫黄打非”工作专项经费的规划和管理。(十三)参与制订全国“扫黄打非”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规划、计划并指导实施。(十四)承担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十五)承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其它职责:接受群众举报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❺ 作文扫黄打非字六年级
写作思路:首先详细说明一下什么是“扫黄”,什么是“打非”,然后详细阐述一下作为社会中不同角色的人们应该具体怎么做,中心要明确等等。
正文:
“扫黄”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具体指禁止淫秽色情等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害内容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及网上信息等方式公开传播。
“打非”是指打击各类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
作为政府机关,应积极开展青少年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远离“黄”与“非”;举办“扫黄打非”现场咨询、知识问答、有奖问答等活动,向群众派送“扫黄打非”举报宣传册;利用社区内宣传栏、展板等平台悬挂宣传标语,运用宣传资料进小区、进学校、进家庭等多种形式宣传“扫黄打非”的意义。
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沟通,实时了解子女情况,积极宣传教育引导;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教会孩子文明用书;教会孩子文明上网,远离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等不健康网站。
作为青少年,应加强学习,不断增强自身识别能力。学生应该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自觉远离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口袋书”图书等。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作为公民,应该学法懂法,掌握识别盗版制品的相关知识;不抄袭他人作品,尊重版权,勇于创新;自觉拒绝盗版,远离文化垃圾;积极宣传盗版制品和不健康出版物的危害;规劝同学亲友和身边的人不使用盗版制品;不浏览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等不健康网站,做到文明上网;不购买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低俗文化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口袋书”图书。
❻ 什么是扫黄打非
扫黄打非"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执法活动,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
"扫黄"是指扫除有黄色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
"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2018年11月16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四部门,联合修订并发布新的《"扫黄打非"工作举报奖励办法》,于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2018年全国共查办各类"扫黄打非"案件1.2万余起,其中刑事案件1200余起,刑事处罚2670余人。
❼ 扫黄打非的五进是什么
法律分析:“扫黄打非”进基层的基本要求“五进”:进镇街、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进景点。
法律依据:中央宣传部、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的十八大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的要求,着眼全面建成覆盖城乡、条块结合的基层“扫黄打非”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巩固提升“扫黄打非”进基层建设成果,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网站、进景区等,不断完善“扫黄打非”进基层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扫黄打非”进基层方式方法,不断夯实“扫黄打非”工作基础,确保“扫黄打非”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❽ 扫黄打非画像法三个基本要点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