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卫生法律效力等级体系的概念

卫生法律效力等级体系的概念

发布时间: 2022-05-15 18:10:49

㈠ 卫生效力等级的一般规则

1、宪法;
2、卫生法律;
3、卫生行政法规
4、地方性卫生法规和政府卫生规章

㈡ 广义的卫生法律法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1、广义的法律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执行力的规则,包版括宪法权、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条例、部委或地方政府规章。
区别是制定主体和效力不同
2、用执法的一般是行政机关,比如公安机关、税务机关、工商机关,因为其行政内容就是实施法律,所以叫执法。

㈢ 如何理解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和效力范围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它把现实社回会关系进行抽象的概括答,是一种比较定型、反复适用的行为规则。每一个法律规范都具有三个构成因素:一是指明规范适用的条件;二是指明该规范允许或禁止的行为;三是指明违反规范的法律后果。这三个因素往往并不被表述于同一法律条文中,一个规范可以表述在几个条文甚至不同的条文之内,几个规范也可以表述在一个条文当中。法律条文也不一定都包含规范,而只是表述该法律体系的某些原则,或是制定该项法律或法规的理由。

㈣ 卫生法律关系概念及构成要素是什么

卫生法律关系概念是指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任何一个卫生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因素。
卫生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卫生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
卫生法律关系同其它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这三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如果缺乏其中任何一要素,该卫生法律关系就无法形成或继续存在。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卫生法律关系、享有卫生权利和承担卫生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简称当事人。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
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卫生权利和承担的卫生义务。卫生权利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依照卫生法规定,根据自己的意愿实现自己某种利益的可能性。卫生义务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主体依照卫生法规定,为了满足权利主体某种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
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卫生权利和卫生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卫生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人的生命健康利益、行为、物和智力成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五条 公民依法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护和实现公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健康促进工作体系,组织实施健康促进的规划和行动,推进全民健身,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将公民主要健康指标改善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
全社会应当共同关心和支持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

㈤ 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体系包括哪四个层次

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医疗卫生法律。指由全国回人民代表大答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文件。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

行政法规。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有的以国务院名义直接发布,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

部门规章。指由卫生部制定颁布或卫生部与有关部、委、办、局联合制定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效力低于法律、法规,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等。

㈥ 什么是法律的效力等级

法律效力的等级 标签: 法律效力
顶[5] 分享到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开心001

人人网

新浪微博
体系是以宪法(或根本法)为核心,由不同层次或等级的法律有机结合组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宪法(或根本法)属于第一层次,而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等基本法律属于第二层次,基本法之下还可能有第三和第四层次的法律等等。与此相适应,较低一级层次的法律的效力是或应当是来自并服从于(即低于)较高一级层次的法律的效力,而其他所有层次的法律的效力都是或者应当是来自并服从于第一层次的宪法或根本法的效力。
--姚建宗:《法律效力论纲》,载《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20页。

在法学理论中,法的效力层次有时也被称为法的效力等级,或法的效力位阶。影响法的效力层次的因素主要有:(1)制定主体;(2)适用范围;(3)制定时间。
法的效力层次的一般规则,即指不同等级的主体制定的法有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级高的主体制定的法,效力自然高于等级低的主体制定的法。在各个法的体系中,法的效力层次要贯彻以下两个规则:(1)在整个法的效力层次体系中,宪法是具有最高效力的。(2)除宪法的效力统摄所有法的效力之外,上一级法的效力均高于下一级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层次除要贯彻它的一般规则外,由于法的复杂性,法的效力层次还存在一些特殊规则:(1)特别法效力优于一般法;(2)新法优于旧法;(3)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2页。

法的效力层次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各种法的渊源中,由于其制定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不同,导致各种法的效力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一个法的效力等级体系。
法的效力层次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1)宪法至上原则;(2)等差顺序原则;(3)特别法优先原则;(4)实体法优先原则;(5)国际法优先原则;(6)后法优先或新法优先原则。
--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344页。

由于法律本身是有层次或等级划分的,因而其效力当然具有层次或等级性。我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如果是地方性的法律,则其效力范围施于其所辖地方范围内。全国性法律的效力层次高于地方性法律的效力层次。
我国法律的效力层次是多层次性的结构体系。在法律效力层次结构体系中,各种法律的效力既有层次之分,又有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我国法律效力体系。对于法律效力层次的具体划分,尚有不同看法,但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
最高层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一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的效力层次属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的效力为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层次为第三层次。
地方层次:地方立法主体制定的地方法规,包括一般性地方法规和自治地方法规,特别行政区地方法规,其法律效力的层次为地方层次。
--张根大著:《法律效力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181页。

可以根据法律的位阶高低来识别法律效力的层次高低。识别法律效力层次高低的具体标准主要有三条:(1)根据主体识别。立法主体的地位高,其制定出来的法律的效力层次也相应比较高。(2)根据立法依据识别。一个法律依据另一法律而制定,则这个法律的效力层次低于另一个法律的效力层次。(3)根据效力范围识别。如果是全国性的法律,则其效力范围施于全国,法的有效条件是指法律规范得以实施生效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法的有效条件就内部环境而言,有以下几点:(1)必须是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2)必须与上一等级的法律规范不相冲突或抵触;(3)法律规范必须在它约束的时间、对象和范围之内才有效。就外部环境而言,其条件为:(1)它必须是在合法政权机关的制定或认可下产生的;(3)它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国家强制力保障。
--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应然法律效力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完全的应然法律效力;第二个层次是相对的应然法律效力。
完全的应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生效日之后失效日之前这一连续的时间段中法律所具有的应然作用力。相对的应然法律效力,它是指某一法律在其公布后生效日之前这一时间段和法律失效日之后因溯及力问题仍被适用而产生的某一时间段中法律所具有的一定条件下的应然作用力。
--张根大著:《法律效力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由于法律规范之所以有效力是因为它是按照另一个法律规范决定的方式被创造的,因此,后一个规范便成了前一个规范的效力的理由。调整另一个规范的创造的那个规范和另一个规范之间的关系,用空间比喻语来说,可以表现为高级和低级的一种关系。
--[奥]凯尔森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凡是这样一个承认规则被接受的地方,就为私人和官员提供了确认主要的义务规则的权威性标准……在一个有各种不同的法的“渊源”的现代法律制度中,承认规则相应地比较复杂:即确认法的标准是多重的,通常包括一个成文宪法,立法机关的法规和司法判例。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将这些标准排列为相应从属和优先的次序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冲突作出规定。正是按照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制度中,“普通法”从属于“制定法”。
--[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郑成良、杜景义、宋金娜译,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02页。

㈦ 试述卫生法的概念它具有什么特征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概念: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医疗事故的处理、卫生防疫、药品药械管理、从业资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特殊行政法。
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法没有统一的法典
在形式上,卫生法是由宪法、法律、行政性法规等众多的法律文件所构成,是卫生法律规范的总和。
2.卫生法的稳定性较差,在形式上具有富于变动性的特点
由于卫生法是以有关卫生防疫、医疗、卫生事务为调整对象的,而这些事项本身经常变化,并时有突发性的、“史无前例”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因而其调整的范围也就具有了不稳定性的特征,导致卫生法就不得不随着卫生事业事项的变更而变更。并且,卫生行政性法规和规章,是为卫生行政机关自己实施法律、执行职务和适应实际需要而制定,这些法规、规章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与基本法相比较较为宽松,因此修改就较为频繁,表现为多变性。
3.卫生法的法律形式表现为多样化
4.卫生法的规定具有广泛性。
卫生法的内容从卫生行政组织、卫生行政管理、卫生行政监督、医院管理、医护资格、计划生育、母婴保健、卫生行政执法、卫生类学校、的设置等都作了规定,可称得上是包罗万象。并且,卫生系统的管理体制也与其他系统的管理体制有所不同,因此也导致了卫生法内容的广泛性,其涉及的是社会的多个领域。
5.从内容上说,卫生法也具有易变性
由于我国卫生行政法制建设才刚刚起步,相当大的一部分卫生方面的事务还在靠政策来调整。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WTO规则所要求的各种制度(如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等)都还没有建立或不完善。这就必然导致我国的卫生行政机关制定与WTO规则要求相一致的法律法规,从而取代原有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政策、制度。这种新法的制定,必然表现为卫生法制的易变性。
6.卫生法规是实体法与程序法交织在一起
在我国,民法与民事诉讼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都是分别作为实体法和诉讼法分开制定的,其都是法的不同部门法。而卫生法则不然.。首先,卫生行政法和其他行政法一杨,其程序性规范并不仅限于诉讼领域,它还包括卫生行政管理活动程序的规范,即卫生行政程序法。
地位:
卫生法律属于普通法律,也是基本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㈧ 法律体系的效力等级是如何规定的

第一级(最高级):宪法

第二级:法律

第三级:行政法规

第四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性法规

第五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

从上可以看出,法律法规效力等级一般是根据制定该法律法规的机关的等级地位来确定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的地位等级越高该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一般也就越高,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的地位等级越低该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一般也就越低,另外,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新的规定,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不同时适用特别规定。

另外,你可以在网络中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查看立法法关于这方面的规定。

㈨ 中国法律效力等级体系 与 中国法律效力等级 是同一个概念吗该如何理解 中国法律效力等级体系

不是。
任何一个国家安排各类法律渊源之间的效力等级关系时,都会明确各类法专律渊源的位阶,同时还必须属设置一定的机制以解决法律渊源之间的效力冲突,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中国的法律效力等级体系表现为:1、上位法与下位法的效力等级关系:如: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等。2、法律渊源中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规定具有相同效力的法律渊源对同一事项的规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以规定选择方式加以解决:

㈩ 卫生法律法规的目录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概述
第一节 卫生法律法规的概念、调整对象与特征、基本原则
一、卫生法律法规的概念
二、卫生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与特征
三、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卫生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二、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卫生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失
四、卫生法律关系与责任
第三节 卫生法的渊源与体系
一、卫生法的渊源
二、卫生法的体系
三、卫生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
四、卫生法的效力等级体系、实体法与程序法体系
第四节 卫生法律法规的作用
一、卫生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
二、卫生法律法规的社会作用
第五节 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课程的目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课程的目的、意义
二、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课程的方法
第二章 卫生立法与实施
第一节 卫生立法概述
一、卫生立法的概念、依据
二、卫生立法的基本原则
三、卫生立法的程序
第二节 卫生法的实施
一、卫生法实施的含义及形式
二、卫生法的适用及效力范围
三、卫生法的遵守
四、卫生法的解释
第三节 卫生行政执法
一、卫生行政执法的概念与特征
二、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
三、卫生行政执法的方式
第三章 卫生行政救济
第一节 卫生行政救济概述
一、卫生行政救济的概念与特征
二、卫生行政救济的途径
第二节 卫生行政复议
一、卫生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
二、卫生行政复议的原则
三、卫生行政复议的管理范围
四、卫生行政复议的主体与程序
第三节 卫生行政诉讼
一、卫生行政诉讼的概念
二、卫生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三、卫生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四、卫生行政诉讼的程序
第四节 卫生行政赔偿
一、卫生行政赔偿的概念、特征与构成要件
二、卫生行政赔偿的范围与程序
三、卫生行政赔偿的方式与标准
第四章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医疗机构管理法律规定概述
一、医疗机构的概念与分类
二、医疗机构的管理立法
第二节 医疗机构管理的法律规定
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条件与原则
二、医疗机构的审批
三、医疗机构的登记
四、医疗机构的执业规则
第三节 医疗机构的监督与评审制度
一、医疗机构的权利、义务
二、医疗广告管理
……
第五章 卫生技术人员管理法律制度
第六章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第七章 药品管理法律制度
第八章 献血法律制度
第九章 母婴保健法律制度
第十章 公民生命健康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与控制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祖国医药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 医学科学新技术中的法律问题
附录
选择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卫生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热点内容
法院的业务庭 发布:2025-02-05 20:06:51 浏览:974
黄骅司法辅警 发布:2025-02-05 19:26:40 浏览:910
怎样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发布:2025-02-05 19:07:27 浏览:407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
法家法治国误导 发布:2025-02-05 16:14:19 浏览:427
很多公司上班时间与劳动法不一致 发布:2025-02-05 16:11:11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