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技术规范的法律效力

技术规范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5-16 03:49:55

❶ 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 法律规范与社会规范 ,技术规范.

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准则。在我国一般以版成文形式表现出来。权比如法律、法规规章,从其范畴来说是属于社会规范的,而技术规范是其部分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两者在内容上有交叉,比如劳动法规上规定的生产条件安全措施同时也是技术规范;但是一个公司车间制定的设备操作条例则不属于法律规范。社会规范则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社会行为准则。它具有时空性,是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的反映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具体来讲可以是社会道德,风俗习惯亦可是法律规范。而技术规范是有关生产前导程序,执行过程以及结果输出的各个环节中的内部标准或者准则。

❷ 技术法规和以上的法律式行政法规,法律效率谁高谁低

在回答两者效力谁高谁低之前,先要搞清楚两者的定义和特征:如下:
一、技术法规定义:技术法规指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的文件,以及规定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的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也可以是其它的规范性文件,以及经政府授权由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技术规范、指南、准则等。
特征: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特征,即只有满足技术法规要求的产品方能销售或进出口。凡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产品,不予进口。战后有过这样的例子:由于意大利菲亚特生产的500型汽车有一个特点,它的车门是从前往后开的,为了不进口这种汽车,德国禁止生产和使用车门从前往后开的汽车。法国一度禁止进口含有红霉索的糖果,这项技术规定实际上是针对英国的,因为英国的糖果在制造过程中曾普通用红霉素染料染色。法国还曾禁止含有葡萄糖的果汁进口。这项规定一时为人们所不解。后来大家才弄清楚,原来它是针对美国有关货物的,因为在美国这类产品是经常添加这种附加剂的。
二、行政法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国务院推进改革开放,组织经济建设,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国家法律效力的排名是第一层:宪法。第二层:民法刑法、行政法、知识产权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技术法规,像商标技术法规,则属于知识产权法,产品质量标准的具体规定则属于产品质量法。
综上,个人感觉行政法规法律效力高于技术法规。本人才疏学浅,还望高手前来指教。谢谢。

❸ 请问JJG和JJF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吗与GB的法律效力一样吗

你好,是这样的:
JJG是指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在计量检定时对计量器具的适用范围专、计量特性、检定项目、检定条件属、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以及检定数据处理等所作出的技术规定。
计量检定规程是判定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法定技术条件,也是计量监督人员对计量器具实施计量监督、计量检定人员执行检定任务的法定依据。

JJF是指计量技术规范
指国家计量检定系统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所不能包含的其它具综合性、基础性的计量技术要求和技术管理方面的规定。

GB 国家标准
强制性国标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

立法技术规范

立法技术规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总结立法工作实践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针对立法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有关法律结构、文字等立法技术层面的问题制定的立法规范。
立法技术是指在整个立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的经验、知识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体制确立和运行技术、立法程序形成和进行技术、立法表达技术等。
立法表达技术如下:
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
2、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部结构、外部形式、概念和语言表达、文体的选择技术等;
3、法律规范的结构和分类技术;
4、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技术,这主要指法律编纂和汇编技术。
立法表达技术要求如下:
1、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达。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要求,也就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首先,法的名称的表达要规范和统一也就是说,不同的制定法律的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文件,因为其法律效力层次不同必须有不同的名称来表达;
2、法律规范的表达。法律规范的表达要做到完整、概括和明确;
3、立法语言的运用。立法语言的运用要做到准确、严谨和简明。
(1)所谓准确,就是说要用明确肯定的语言表达明晰的概念;
(2)所谓严谨,是指用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法律规范的内容;
(3)所谓简明,是指用尽可能简练明白的语言表达法律的内容。

法律依据
《立法技术规范(试行)》
第一条 立法技术规范包括法律的结构、形式、文体、修改和废止的方法等方面的规则,是起草、修改法律需要掌握的具体操作标准。准确地运用立法技术规范,对保证立法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统一性,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立法工作成绩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法律体系中主要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已基本制定出来。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除了法律门类齐全外,还要求法律体系内部协调、结构严谨,法律之间应当相互衔接。这就要求在立法过程中既需要科学、严密的框架设计,又要求条文表述尽量科学严谨,用语规范统一。
提高立法质量,始终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统一的立法技术规范,为法律的起草、审议和修改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撑,以利于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法律草案,提高立法质量,也可以为下位法的制定工作提供指导。在本规范的起草过程中,地方人大的同志也多次表达了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制定立法技术规范的强烈愿望。

❺ 技术合同中索引的是旧版国家技术规范,没有更新,有效吗

已签合同中旧版还未更新,现在更新了,旧版是有法律效力的。现在签的就要按更新版才有法律效力。

❻ 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是地方环保局执行不到位还是没有法律效力

中国的环保法律是超前的,很多法律在现实中要执行起来很难。就拿饮食业,一般是不允许在居民楼下建设饮食业的,但是如果没有居民楼下建,能单独建一栋楼让你开饮食业?这基本是达不到的。还有,现在很多的开发商,只开通居民油烟通道,饮食业的油烟通道很少有开设专用通道。因为环评阶段,开发商就说,我这小区不进饮食业,但是等建好后,开发商哪里会去管你这些呢?
而且,饮食业也是关系民生,如果都没开了,大家哪里吃饭?只能上酒店吃了。
还有一些饮食业,根本没有通过环评,按理来说,要先通过环评,工商局才能给他们注册,但是现在的工商局常是乱来,未过环评,先给办执照了。
所以,现实中很多事情没办法操作。只能开了,环保局接到投诉的再处理。

❼ 导则、规范、规程、的区别

导则、规范、规程的区别为:意思不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导则:由国家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用于规范工程咨询与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2、规范: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合乎规范。

3、规程:为进行操作或执行某种制度而作的具体规定。

二、出处不同

1、导则:《<艾青诗选>自序》:“‘不倒翁’只能当玩具,却不宜作为做人的导则。”

2、规范:《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这是大人家规范如此。” 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九:“记者在上期通讯里谈过 苏联 最大规范的日报--《真理报》--的最新设备。”

3、规程: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十三章:“我们党有个老规程:只要不是故意捣鬼,错了也是好同志。”

(7)技术规范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规范的近义词:典范

典范

读音:[ diǎn fàn ]

释义: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出处:唐弢 《琐忆》:“ 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

例句:

1、县委书记的典范焦裕禄同志最关心群众的疾苦。

2、他不是只做赔本生意的傻瓜,而是诚信经商的典范。

3、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典范。

❽ 国家标准的法律效力有没有具体的规定

没有,国家标准不是法律,因为不需要通过人大常委会。其中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是质量监督回局的答部门规章。标准的取得是需要收费的,而且有规定,它们是有版权的,不得在网上免费供人下载。相反,若是法律,政府机构有普及宣传的义务,所以国家标准是技术文件而不是法律。

❾ 技术规范能做法律依据吗

不是。
法律条文分为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
规范性条文是直接表述法律规范(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条文,从逻辑上讲,肯定是有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的。
非规范性条文也就是法的技术性规范,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而规定某些法律技术内容(如专门法律术语的界定,公布机关,公布时间,法律生效日期等)。
楼主一定要注意把技术性规范和技术法规区别开来。技术法规指的是把人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把技术标准用法律确定下来。

❿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需要分情况来看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具体规定如下:

1、第十四条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2、第十五条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产品质量认证。

(1)认证合格的,由认证部门授予认证证书,准许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规定的认证标志。

(2)已经取得认证证书的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以及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

(10)技术规范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1、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1)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对于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统一管理。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定,并公布该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网络—国家标准、网络—行业标准

热点内容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
法家法治国误导 发布:2025-02-05 16:14:19 浏览:427
很多公司上班时间与劳动法不一致 发布:2025-02-05 16:11:11 浏览:900
阳泉市矿区法院 发布:2025-02-05 16:10:01 浏览:289
司法拍卖北京房产 发布:2025-02-05 15:50:12 浏览:11
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学费 发布:2025-02-05 15:39:35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