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自杀者的法律责任

自杀者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16 08:51:18

㈠ 如果有人死在店自杀事因店主的有得倍吗

从这个意义上讲,店里绝对不对自杀人承担法律责任。因为无论哪种违约都不要求守约方承担责任,而跳楼事件自杀者是造成死亡的过错方,属于法定的免责事由。

于是有人会问,那我们见到的判决书,怎么总是说要赔偿呢? 其实这是根据民法的公平原则,由致害方或者经济上强势的一方给予的道德补偿,一般不会超过损失的10%。

对于商城而言,五万十万的赔偿确实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对于往往是弱势群体的逝者家属也算一点安慰,避免社会矛盾激化。不过假设跳楼者家庭条件富裕,那自然不会有补偿。

大家对于这种要看开点,包括汽车撞人没责任都要赔一些,这都符合我国国情,一般推定驾车者属于经济上强势的一方。

这种补偿往往都是家属经济确实困难去法院起诉才会形成判决的,都有个案背后的无奈。

事实上,自杀风险其实在我国已经是普通经营风险了,员工若跳楼企业多多少少都会补偿一些。外人其实也是社会一份子,企业的社会责任大点那么国家的社会责任就轻一点,这道理你们都明白吧。跳楼者家属情绪稳定点,社会就多点安定,这道理你们也懂的。

㈡ 自杀算犯罪吗

自杀不属于犯罪。在我国《刑法》中,没有相关对自杀者进行定罪的规定,所以不构成犯罪。但是,在实施自杀行为时,侵害到他人人身财产的权益,或者危害到社会公共安全,该行为可能涉嫌违法,严重的,则可能构成犯罪。在此情况下,如果自杀者实际死亡的,则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未死亡的,仍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如果行为人在公共场所采用爆炸式自杀的,就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威胁。如果实施爆炸后,行为人自己没有死亡的,就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㈢ 跳楼自杀砸死路人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一、刑事责任:
1、如果自杀者未死,则要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2、如果自杀者已死,免去了刑事责任;
3、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民事责任:
1、需要对路人的死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3、具体的赔偿项目和金额的计算标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建议查阅

㈣ 2人吵架后,一方自杀,请问另一方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要赔钱,付民事责任,因为你是间接导致他人自杀,当然付的责任很小,赔点钱了事 不过,在道德上,你是说不过去的

㈤ 轻生的人被救回来需要拘留吗是否要承担什么责任

轻生的人被救回来也是要拘留的。

轻生的人被救回来可以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进行拘留,需要承担行政处罚。但也不一定,这个要看试图自杀者的行为,是真的想自杀还是想此行为发泄情绪。如果真自杀,警方一般不会拘留,在自杀者打消念头之后,做警告处理。警方肯定会这样做,万一自杀者在拘留之后还是自杀了,那样会很麻烦,警方不愿自己制造有理说不清的情况。如果是发泄情绪,拘留是肯定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就是针对“轻生的人被救回来需要拘留吗?”和“是否要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㈥ 讨债不成而自杀+欠债人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债务人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欠钱不还,债权人因此而自杀的,与债务人无关,但对于欠钱不还的情形,债务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法律分析
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性命的危险行为。不属于违法犯罪,由当事人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如果属于教唆自杀或者胁迫自杀的,教唆者或者胁迫者涉嫌故意杀人刑事犯罪,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债务人和债权人由于欠钱不还只是民事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分为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和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其解决机制有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发生了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单位、有关行政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借款人欠钱不还,应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合同约定,在还清本金的情况下,支付利息以及产生的逾期利息。借款人依旧拒绝偿还的,贷款人可以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法院经审理确有借款事实存在的,判决借款人予以偿还。如果借款人依旧坚决不予执行,贷款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借款人财产,那么借款人很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所以,欠债可以起诉,自杀属于自己的行为跟欠债人无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六百七十七条 借款人提前返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㈦ 如果警察救助自杀者而牺牲,自杀者有没有法律责任

这个没有的,警察救人是职责所在,如果不幸牺牲,那么有相应的抚恤。对于自杀者,我们只能道德谴责。

㈧ 老人被打了事后服毒自杀怎么追究对方责任

应当以侮辱罪依法追究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因为,行为人以暴力行为致使老人无法忍受而服毒自杀,情节恶劣。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帮助。

㈨ 如果一个人想要自杀,我是唯一劝过他的人,那我会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自杀者只要是个精神正常的成年人,那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杀这样的行为,他自己负责。

㈩ 自杀在什么地方有罪

般为讲自然死亡后,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公共场合一旦自杀未成就可能犯罪很多人都觉得,我们每个人是自由的,虽然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的死亡,认为我们是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身体与生命的,有的人则不这样子认为,他们决定,无论是谁,都没权利决定自己的死亡
所谓自杀,是指故意用某种手段终结自己生命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
(1)自杀者主观上有戕害自己生命的故意;
(2)自杀行为所指向的客体是本人的生命。
这是自杀与他杀的根本区别。本文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参考国外的一些情况,对有关自杀案件中的法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二、自杀者应否承担法律责任
这是西方学者争论了几个世纪的问题。诸家的思想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主张认为,自杀是人的自然权利,为了逃避人生的痛苦,每个人都有权结束自己的生命。历史上,伏尔泰,卢梭、霍尔巴赫等人都赞成自杀。在十八世纪,甚至把自杀视为英雄行为。
另一种主张认为,自杀并不纯粹是个人的事情,它对社会、家庭和他人造成的影响是沉重的。自杀的牺牲者不仅是自寻短见的那个当事人,其家庭、亲友和集体都因他的自杀而受到波及,所以,自杀是一种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行为。
关于自杀是否为犯罪行为,在英美刑法学家中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自杀是犯罪行为,其理由是;刑罚乃根据犯罪而来。因此,自杀行为完成者,只不过不能对其适用刑罚而已,但仍应视自杀者为有罪。认为自杀不构成犯罪的理论根据是:犯罪的成立以刑罚为要件,自杀既遂者,已无法再对他适用刑罚。因此,自杀为法所不罚的行为,亦即自杀非罪。
从各国法例来看,只有英国早期的普通法、美国若干州的法律及印度刑法等,把自杀作为犯罪。英美普通法把自杀作为谋杀罪的一种,理由是有“犯罪预谋”。“自杀”一词本身就含有“自我谋杀”之意。英国早期普通法,视自杀为重罪,对自杀既遂者,在其死后还要施以羞辱性丧葬,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印度刑法典》第三0九条规定:“任何人企图自杀,并为实现该犯罪而实施任何行为的,应处刑期可达一年的单纯监禁,或罚金,或二者并科。”
【拓展资料】
我们认为,自杀问题并不纯粹是个法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个道德问题,在有些国家还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对自杀问题的探讨必须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要设身处地去考察引起自杀的种种复杂因素。既要看到绝大多数自杀者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同时也不能忽视某些自杀行为对社会和他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样,对于自杀者应否承担法律责任,也不能采取绝对主义的观点,认为一切自杀行为都是合法的,而是应当分别情况,区别对待。我们认为,对以下两种自杀行为进行法律制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一)畏罪自杀。某些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在其罪行败露后,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或掩护同伙,往往畏罪自杀,企图一了百了。有的先行毁灭罪证,制造假象,然后自杀,千方百计阻挠侦查工作的进行。对于这种自杀未遂的犯罪分子,在量刑时可作为从重情节,对于自杀既遂的,如果按其罪行应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就应该宣布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因为,其人虽死,但他还可能享有著作权、荣誉权、社会福利等项权利。

热点内容
黄骅司法辅警 发布:2025-02-05 19:26:40 浏览:910
怎样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发布:2025-02-05 19:07:27 浏览:407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
法家法治国误导 发布:2025-02-05 16:14:19 浏览:427
很多公司上班时间与劳动法不一致 发布:2025-02-05 16:11:11 浏览:900
阳泉市矿区法院 发布:2025-02-05 16:10:01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