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女法律知识答题小结

妇女法律知识答题小结

发布时间: 2022-05-17 02:26:38

『壹』 保护妇女的法律

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规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含有保护妇女权益条款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法》、《企业法》、《义务教育法》、《监狱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1、《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于妇女的人身权利作了如下规定:

第三十三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

第三十四条、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三十四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六条 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六条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五十八条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第五十九条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5、《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贰』 妇女权益保障法100问的简介

各级妇联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妇联组织的法定职责,增强法制观念,结合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进一步健全维权机制,提高依法维权水平,使妇联的工作真正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为了方便各级妇联及其工作人员学习、理解、把握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有关内容,并对广大妇女和社会各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全国妇联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和参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工作人员共同编写了这本《妇女权益保障法100问》,将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主要内容以及修改的重点问题用通俗的语言,以问答的形式讲述出来。该书是为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普法活动提供的重要辅导教材。

『叁』 亿万妇女学法律、家庭平安促和谐”法律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22.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以下对上述原则的理解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B

A. 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是绝对的,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

B. 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放弃辩论的权利,对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予以承认

C. 当事人的处分行为一旦作出,不论是否出于自愿都具有法定效力

23. 合议制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的审判组织形式,关于合议制的认识正确的是__B_。

A. 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可以取代合议庭对案件作出判决

B. 合议制是民主集中制在民事审判工作中的体现

C. 民事案件都必须由合议庭进行审理

24. 在某民事案件开庭审理时,原告发现合议庭成员之一与被告有亲戚关系,此时原告可以____B____。

A. 决定回避

B. 申请回避

C. 自行回避

25.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____B_____。

A. 一律不公开进行

B. 经当事人申请可以不公开进行

C. 由法院决定是否公开进行

26.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管辖制度,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时_____B____。

A. 应当就近向人民法院提起

B. 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

C. 应当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27.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类案件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议选择第一审管辖法院? B

A. 侵犯名誉权的案件

B. 购销合同案件

C. 继承权案件

28. 当事人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主体,下列属于当事人的是____A____。

A. 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B. 诉讼代表人

C. 为原告一方出具医疗鉴定意见的鉴定人

29. 房东起诉租户要求其交付拖欠的租金,租户则提出房东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家电、家具作为反驳,对于后一个主张____B____。

A. 应当由房东加以证明

B. 应当由租户加以证明

C. 应当由法院依职权查明

30. 我国的民事案件实行___B__的审级制度。

A. 四级三审

B. 四级两审

C. 三级两审

31.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需要___B___。

A. 有律师代理

B.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C. 有被告在场

32. 在法院宣告判决之前,当事人可以申请撤诉,一旦法院准许则__B___。

A. 原告不得再次起诉

B. 诉讼程序终止

C. 被告获得胜诉

33.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应当在_____C_____内提起上诉。

A. 5日

B. 10日

C. 15日

34. 一审判决经过上诉期无人上诉或者二审判决作出以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如果认为判决确有错误的,可以___B___。

A. 向人民检察院上诉

B. 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C. 向人民法院抗诉

35. 民事判决生效后,如果承担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____B____申请强制执行。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法院

C. 人民检察院

36. 犯罪构成的要件包括____C_____。

A. 犯罪人、犯罪目的、犯罪行为、犯罪对象

B. 犯罪主体、犯罪动机、犯罪行为、犯罪对象

C. 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37. 以下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减轻刑事责任主体的是____C____。

A. 盲人

B.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C. 醉酒的人

好多的B啊。。。。

『肆』 求《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什么时间开始施行。( )

a、1992年10月1日 b、2005年8月28日 c、2005年12月1日

2、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几章?多少条?( )

a、六章、五十四条 b、九章、五十四条 c 、九章、六十一条

3、 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 )、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a、学习 b、教育 c 、培训

4、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是我国法律第几次明确对性骚扰说“不”。( )

a、首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5、哪个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

a、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6、对于怀孕( )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6个月 b、7个月 c、8个月

7、禁止录用未满( )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十四周岁 b、十六周岁 c、十八周岁

8、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占有、(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a、分配 b、使用 c、行使

9、夫妻对共同财产处理未取得一致意见,一方不同意,另一方( )。

a、可以强行处理 b、不得擅自处理 c、可以隐瞒对方,自行处理

10、夫妻一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对方( )。

a、赔偿损失 b、孩子抚养权归无过错方 c、离婚后不能再结婚

11、受害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致害人予以( )。

a、警告 b、拘役或管制 c、行政处罚

12、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有不少于( )的产假。

a、三十天 b、六十天 c、九十天

13、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 )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a、哺乳期 b、事假 c、病假

14、婚前医学检查包括:( )、指定传染病和有关精神病。

a、生殖系统疾病 b、地中海贫血 c、严重遗传性疾病

15、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对涉及( ),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

a、有关妇女问题的 b、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 c、男女平等问题的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男方在哪三个时期不得提出离婚?( )

a、女方在怀孕期间 b、分娩后一年内

c、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d 、哺乳期内

2、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了:( )

a、国民经济规划 b、妇女发展规划

c、社会发展规划 d、妇女医疗保健规划

3、目前被我国列为基本国策有:( )

a、科教兴国 b、男女平等

c、环境保护 d、计划生育

4、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教育妇女要树立“四自”精神,“四自”指自尊、自信和( )。

a、自立 b、自重

c、自爱 d、自强

5、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女方因( )等承担较多义务的,有权在离婚时要求男方予以补偿。

a、抚育子女 b、照料老人 c、协助男方工作

6、《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宗旨是:( )

a、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b、促进男女平等

c、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d、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7、妇女在哪些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文化方面 d、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

8、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哪些事务?( )

a、管理国家事务 b、管理经济事业

c、管理文化事业 d、管理社会事务

9、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哪些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

a、入学、升学 b、毕业分配

c、授予学位 d、派出留学等方面

10、国家发展( ),保障妇女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等权益。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医疗卫生事业

11、妇女的哪些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 )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肖像权

12、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应做到以下哪几点?( )

a、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 b、有适当数量的妇女担任领导成员

c、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 d、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

13、各级妇女联合会及其团体会员,可以向( )推荐女干部。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单位 d、事业单位

14、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的,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要求解决?( )

a、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调解 b、依法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向人民法院起诉 d、向公安机关报案

15、在晋职、( )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a、晋级 b、评定专业技术职务

c、向人民法院起诉 d、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

2、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以立法的形式,将男女平等新增为一条基本国策。 ( )

3、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

4、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按照男女平分共享的原则判决。( )

5、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代表妇女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

6、丧偶妇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继承权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

7、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的,男方和子女不得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的权益。( )

8、各单位在录取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允许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

9、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男女平等的核心内容是男女两性在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

10、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

11、对有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

12、妇女联合会或者相关妇女组织对侵害特定妇女群体利益的行为,不能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并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

13、女职工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30天产假。 ( )

14、妇女享有的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在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不得歧视妇女。( )

15、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

16、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是从婚姻家庭角度,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对妇女的某些婚姻家庭权益加以特殊的确认和保护。( )

17、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 )

18、未经本人同意,可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 )

19、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

20、因为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所以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但没有被选举权。( )

『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问答

妇女权益保障法学习问答

1、《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第1条)
《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目的有三个:
(1)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
(2)促进男女平等。
(3)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什么是男女平等原则?为什么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第2条第1款、第2款)
男女权利平等的基本含义是: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婚姻家庭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不允许以性别为基础而有所歧视,尤其是不允许以性别为基础对妇女进行歧视。
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的政策进入法律,可以运用法律的强制性来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因此,《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灭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这是本次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重大突破和亮点,体现了宪法原则和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反映了广大妇女的共同愿望,履行了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对于做好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消除对妇女的一切歧视与实行男女平等是国际人权法与妇女人权法对国家的义务性要求。《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3条要求缔约国“应承担在所有领域,特别是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领域,采取一切适当措施,包括制定法律,保证妇女得到充分发展和进步,其目的是为确保她们在与男子平等的基础上,行使和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将实行男女平等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其实也是政府在履行国际条约义务。

3、什么是对妇女的权益实行特殊保护的原则?(第2条第3款)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条第3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对妇女权益实特殊保护原则有两层内容:(1)国家依法保护妇女基于其性别特征的特殊权益。如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中的权益,国家应当给予充分保护。(2)对妇女的权益实行特殊保护。为了消除男女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国家有必要在法律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特殊保护措施,逐步完善对妇女的权益保障制度,以保障妇女权益得到全面实现。这也是国家的义务。

4、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负有什么职责?(第6条)
从总体上来说,保障妇女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全社会不能也不可能成为《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执法主体。按照人权法,政府是义务主体,保障妇女权益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因此,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这是其职责所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是保障妇女权益的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按照目前的体制和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是指各级政府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妇联,有规范化的工作管理机制。
为了强化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这里的有关部门,主要是指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教育、劳动保障、卫生、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他们应当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依法履行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定职责。

5、妇联、工会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承担什么职责?
妇女联合会是代表妇女利益的群众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全国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各级妇联的根本宗旨。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工会法》第22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侵犯女职工特殊权益的,工会应当代表女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因此,工会有责任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6、什么是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在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民主权利。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以及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

7、妇女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和形式有哪些?(第10条)
妇女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和形式主要包括:(1)选举、监督、罢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国家事务;(2)以干部身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3)通过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途径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4)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5)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6)参加妇女组织、工会、共青团等,参与民主管理活动。

8、什么是文化教育权利?为什么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第15条)
文化教育权利是重要的人权。所谓文化教育权利,是指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从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文化活动的自由。由于妇女是否享有文化教育权利以及享有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文明程度,关系到妇女自身的解放,因此,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是非常重要的。

9、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在保障妇女文化权利方面承担什么职责?(第21条)
具体地说,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权利应包括但不限于下面几种:(1)参加文化生活的权利;(2)享有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利益的权利;(3)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之利的权利;(4)自由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的权利。

10、为什么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第23条第1款)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劳动法》第13条明确规定了禁止就业机会性别歧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在我国,妇女由于性别原因在劳动力市场受到歧视的现象十分突出。现实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歧视,诸如年龄、身份、户籍、外貌、病残、经验,甚至姓氏、血型等歧视。女性面临多种歧视,一些用人单位招工中用男不用女、用小(年龄)不用大,招工时用青春期,签订劳动合同时避开孕期、产期、哺乳期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而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利益冲突的各方相融,尤其是劳资关系协调,只要存在歧视,社会就不公正。不公正的社会不会和谐。任何人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的行为,均属于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他不仅违反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也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11、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为什么应当坚持男女平等原则?(第25条)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5条规定:“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男女两性在工作职位和晋升机会上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他们之间收入的差异、所获得的社会保障和职工福利的差异,实质上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与男性所存在的差异。应当认识到,妇女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对人类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有助于发挥妇女的聪明才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国家在妇女社会保障权方面承担什么职责?(第28条第1款)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8条第1款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妇女享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卫生保健等权益。”
社会保障项目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其核心是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对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和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给予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制度。我国现行的基本社会保险有五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财务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的制度。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和提高公民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满足公民的共同和特殊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妇女福利的对象是全社会的妇女,目标是保障妇女实现其基于生理特性和生育负担的特殊权益,其主要内容有:建立妇女保健机构,为妇女提供保健服务;为育龄妇女提供孕产福利津贴和孕产医疗服务;为妇女就业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

13、什么是财产权利?为什么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第30条)
财产权利是具有物质财富的内容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包括所有权、债权、继承权、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等。《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0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这是实现我国宪法男女平等权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实现财产权利男女平等,切实维护妇女在财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14、什么是人身权利?为什么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第36条)
人身权,是指人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亦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身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监护权、代理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权、知识产权、环境权、亲权、亲属权、配偶权等。人身权具有非财产性、不可转让性、法定性等特征。《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6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其内容主要是:(1)法律确定妇女人格独立,具有与男子平等的主体资格;(2)法律确认妇女享有与男子相同的人身权利;(3)法律对妇女的人身权利与男子的人身权利给予平等的保护。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是对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和制度的彻底否定,是男女平等在人身权利方面的体现。

15、什么是人格权?为什么要保护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第42条第1款)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2条第1款规定:“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人格权是人身权的一种,是指人所固有的为维护自身独立人格所必备的、以人格为客体的权利。
妇女的名誉权是指妇女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妇女的荣誉权是指妇女获得、保持、利用荣誉并享有其所生利益的权利。妇女的隐私权是指妇女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妇女的肖像权是指妇女对通过造型艺术或其他形式在客观上再现自己形象所享有的专有权。

16、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障妇女权益工作中违法或失职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第57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
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7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障妇女权益工作中违法或失职的,分别情况承担下列责任:
违反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对侵害妇女权益的申诉、控告、检举,推诿、拖延、压制不予查处,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有哪些情形?
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共同所有: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的财产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的财产(指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1条规定:“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得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

※单位在妇女工作和劳动时承担什么职责?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6条第2款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的劳动。”

http://www.jmyy.cn/popbase.aspclass_id=25&id=1314

『陆』 有关妇女保护的法律法规

1.关于保护妇女的法律法规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刑法,民法典。都有关于保护妇女的保护法律法规。

热点内容
考研刑法学硕 发布:2025-02-05 12:21:09 浏览:764
永远居留条例 发布:2025-02-05 12:05:08 浏览:796
美国律师守则 发布:2025-02-05 11:15:41 浏览:138
李金律师 发布:2025-02-05 10:43:25 浏览:36
法学背书知乎 发布:2025-02-05 10:16:42 浏览: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发布:2025-02-05 10:08:49 浏览:990
省司法厅张敏 发布:2025-02-05 10:08:43 浏览:375
公司监事需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5 10:03:50 浏览:68
日本古代刑法图片 发布:2025-02-05 10:03:05 浏览:104
司法考试考点组 发布:2025-02-05 09:29:15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