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资质法律效力
A. 各种协会发布的规则,有法律效应吗
行业协会出台的条例不是强制性的。
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一种民间性组织,它不属于政府的管理机构系列,而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行业协会属于法律规定的社团法人,是中国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的一种,即国际上统称的非政府机构,属非营利性机构。
行业协会颁发证书属违法,没有法律效力,现在很多协会乱颁发证书,国家已经在2008年颁布相关法规清理这种现象了。全面清查本行政区域和本系统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情况,包括资格设置、资格类别、实施机构、资格相关培训、资格证书印制和发放等工作情况。
行业协会具有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这也决定了它在组织形成、人员编制及财政来源等诸多方面与政府组织存在极大差异。其区别具体体现在:
1、由有关组织自愿组成,不是依政府命令而产生;
2、其组织具有自主性,在内部实行自我管理,一般不受政府的直接控制,但有时要受政府监督;
3、其工作人员不属国家公务员系列。
4、主要经费来源不是国家财政拨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第二条 各地区和各部门要按照管辖范围和职责权限,全面清查本行政区域和本系统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情况,包括资格设置、资格类别、实施机构、资格相关培训、资格证书印制和发放等工作情况。对于各类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面向社会设置或组织实施的职业资格及相关考试、鉴定、发证等活动,由其业务主营单位负责清理规范,民政部门配合。对于企业面向社会设置或组织实施的职业资格及相关考试、鉴定、发证等活动,由所在地区负责清理规范。
B. 建委资质和行业协会的资质可以同时有效吗
建委,即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国家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只是一个民间组织,不能行使行政权利,所以,他们两者之间的资质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建委的资质在公开的招、投标过程中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业协会的资质在公开的招、投标过程中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在正规的评标过程中第一次评标就淘汰了。
所以,行业协会的资质与建委的资质是不冲突的,现有行业协会的资质是可以去建委办理一份资质的。
C. 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含金量如何企业是否认可
行业协会的证书,还要看具体的证书是什么,有些行业协会的,企业还是认的。但是大多数的行业证书,不会认,像你说的国际信息化IIAA这个,含金量是有限的。
社会上很多协会乱发证的现象是很严重,客观上给行业协会的认证培训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是实际情况。但行业协会发证也要区分看,比如: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注册会计师》证书、律师协会的《律师》证书等均是社会认可度高的权威认证,持证人在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大家可以从上面看出规律,这些协会和证书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主管行业协会颁发该行业的权威证书,而且基本都是一个行业只发一个从业证书,这类证书是行业协会的职能体现,协会和学员都会自觉维护行业规范和权威性,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是十分正常的。其它协会由于不具备上述特点,乱培训、乱认证的现象就见怪不怪了。
数据分析师的发证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数据分析业唯一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只开展一个培训认证,即数据分析师,只从事与数据分析相关的人才培养和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具有很典型的主管协会认证的专业特征,所以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证书必然会越来越有价值。
随着国务院连续几年分布取消人社部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的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定,同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制定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由相关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按标准依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颁发证书。因此职业技能证书是国家承认可的!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证书是真实的,是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是全国通用的证书,该证书作为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的证明,是劳动者任职的依据,持证人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格守职业道德。
D. 北京企业管理咨询协会的证书直出合法吗
北京企业管理咨询协会的证书直出不合法。协会颁发证书属违法,没有法律效力,现在很多协会乱颁发证书,国家已经在2008年颁布相关法规清理这种现象了。清理规范职业资格的设置。职业资格必须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规范设置。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工种),国家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
注意事项
对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工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职业标准,建立能力水平评价制度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
对重复交叉设置的职业资格,逐步进行归并。对涉及在我国境内开展的境外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由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专门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E. ·拍卖行业协会颁布认定的资质标准有法律效力吗
有,因为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是唯一的拍卖行业全国性官方组织,拍卖法也赋版予责权任与权力:《拍卖法》第十七条 拍卖行业协会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拍卖业的自律性组织。拍卖行业协会依照本法并根据章程,对拍卖企业和拍卖师进行监督。
F.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的资质有用吗
这个是有用的。
2002年,国务院(国发 [2002]24 号)文件取消的第一批行审批项目就包括建筑装饰资质和室内装饰资质的行政审批。相关工作移交或委托给相关行业协会。
中国“室内装饰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与中国“建设厅”所颁发的“资质证书”是不同等资格的。协会是民间组织。
这就表明:
1、《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后,任何行政部门如果再行使这两项资质的审批(发证),就是违法的。
2、而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开展业内企业资质认证,是合法有效的。
考证地点:
各地方室内装饰协会或相关组织,经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授权,负责授权范围内的室内设计师专业技能(水平)评价认证的实施工作。
室内设计师专业技能(水平)评价认证采取试卷考查制,各级别考试采用全国命题、在线统考的方式。
室内设计师初级、中级、高级考试中的基础理论知识采用在线笔试的考查方式;室内设计师各级别考试中的手绘综合表现部分采用现场手绘并扫描上传到考试系统的考查方式。
G. 建委资质和行业协会资质有什么区别
建委是国家行政部门,而行业协会的资质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建委资质和行业协会资质有什么区别
建委,即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国家行政部门。
行业协会只是一个民间组织,不能行使行政权利,所以,他们两者之间的资质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建委的资质在公开的招、投标过程中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行业协会的资质在公开的招、投标过程中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在正规的评标过程中第一次评标就淘汰了。
行业协会的资质是没有法律效应的,不能进行正常的投标,所以,行业协会的资质与建委的资质是不冲突的,现有行业协会的资质是可以去建委办理一份资质的。
H.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颁发的施工资质是不是不起法律效力!
这类资质不从法律角度谈,我个人认为不具有在市场上竞争的意义。确实是花钱就能买到,在各地都存在此现象,若花钱就能办到的事情可以想象其还有何含金量。我们经常看到在报纸上工程招标都要求的是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的资质可以参加招投标。从来未见过协会发的可以参加招投标,如此来看是否是废纸一张呢,或者是去蒙骗那些不懂的人吧!
I. 协会的证书各部门主管单位认可吗
协会的证书的话,一般是行业内部的认可,主管部门这个很难讲吧,如果是出事的肯定是不认可的,如果没出事应该还是认可的。
J. 协会颁发证书是否具有合法法律性
行业协会颁发证书属违法,没有法律效力,现在很多协会乱颁发证书,国家已经在2008年颁布相关法规清理这种现象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
第二条、清理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清理规范职业资格的设置。职业资格必须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规范设置。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工种),国家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
对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工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职业标准,建立能力水平评价制度(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
对重复交叉设置的职业资格,逐步进行归并。对涉及在我国境内开展的境外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由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专门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凡是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的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予以保留并向社会公布;除此以外的其他各种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予以取消,如确有必要保留,由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研究,按程序通过修改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形成国务院决定予以解决,或调整为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
凡经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设置的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要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确定保留的项目并向社会公布。
其他各类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都要分类进行清理:国务院其他部门、各直属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自行设置的要及时清理,确有必要的,经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后纳入国家统一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其他的一律停止;
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自行设置的应及时清理,确有必要的,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核同意,报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后纳入国家统一管理,并向社会公布,其他的一律停止或调整为专业培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得设置职业资格,已经设置且确有必要的,经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后作为职业资格工作试点,逐步纳入统一的职业资格管理,其他的应立即停止;各类企业不得自行开展冠以职业资格名称的相关活动。
(10)协会资质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
三、清理规范的方法步骤
(一)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职责权限和管辖范围,认真组织对本系统和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职业资格设置、考试、鉴定、培训、收费和发证等活动进行清理规范。各类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设置或组织实施的职业资格及相关考试、发证等活动,由其业务主管单位负责清理规范,民政部门予以配合。
(二)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清理规范工作要于2008年4月30日前完成。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按本通知要求,及时部署清理规范工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清理规范工作情况及时报送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
(三)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送的清理规范工作情况进行汇总,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处理,分期分批向社会公告批准保留的职业资格的名称、设置依据、类别、实施承办的部门和机构。
同时声明,未经批准并公告的不得继续开展与职业资格相关的考试、发证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