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疫情期间不如实申报健康情况的法律责任

疫情期间不如实申报健康情况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17 12:10:48

❶ 有疫情可以压制不上报吗

不可以,必须上报。

疫情期间不报备是违法的,目前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疫区返回的人员,一律主动向社区报备,要如实报告来株洲前14天的旅居史,尤其要对是否去过疫区的情况进行如实申报。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疫情期间如果不如实申报,因此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的,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有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疫情期间,在医院看病时一定要遵守医院分级诊疗的秩序和安排,如实回答医生的问题。如果是近期从疫区回来的,要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尤其是不能因为害怕被隔离而故意隐瞒出入疫区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医院降低防护措施和用错诊疗方案。如果不幸患有新冠肺炎还会造成传染给他人的严重后果。

疫情期间,已经被政府要求进行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的人员,要自觉遵守隔离制度,不能随意出行。

❷ 疫情期间不报备是违法吗

违法的,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疫情期间如果不如实申报,因此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的,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有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❸ 从疫情严重区域返乡人员不如实报告的怎么处罚

从疫情严重区域返乡和与此类人员有无防护密切接触的个人、单位不如实报告或隐匿;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之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❹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为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对于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下违法犯罪行为:

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为

2、拒不配合隔离措施的行为

3、暴力伤医、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4、故意传播疾病的行为。

5、哄抬物价的行为。

6、制假售假的行为。

7、造谣传谣的行为。

8、利用疫情诈骗的行为。

9、出售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

10、其他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

❺ 从疫情回来不报备有什么后果

疫情期间不报备是违法的,目前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疫区返回的人员,一律主动向社区报备,要如实报告来株洲前14天的旅居史,尤其要对是否去过疫区的情况进行如实申报。若没有及时报备,导致感染新冠病毒从而扩散,毒害大批人,将会承担法律责任,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且,那时候也要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❻ 去过疫区不上报会怎样

去过疫区不上报会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判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去过疫区不上报属于违法行为。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疫区返回的人员,一律主动向社区报备,如实报告前14天的旅居史,尤其要对是否去过疫区的情况进行如实申报。在疫情期间从疫区或者是国外回来的人员都需要向社区报备,不报备属于违法行为,若是导致大范围扩散,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患者不配合隔离治疗,拒不执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其行为涉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

❼ 国企疫情报备不全会怎样

国企疫情报备不全,造成恶性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是要负法律刑事责任的。
如果隐瞒行程不及时报备,有关部门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应责任。因未主动报备造成疫情传播,将给自己和身边更多人带来很大麻烦。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每个人都应紧绷防疫之弦,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根据《刑法》第330条规定,疫情期间不如实申报,因此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的,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有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传染病防治法》第1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❽ 入境时,勿瞒报,防疫期间你可知道不遵守法律法规的后果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年初,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越来越厉害,尤其是武汉地区,当这件事传开后,武汉地区有的人慌慌张张的想要逃离武汉,因此,他们有的出国,有的想转移到别的城市,这样一来,就给地区与地区之间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在出入境时,很有可能导致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从一国传播到另一国,那这种风险就是极大的。那么,倘若真的有人在疫情严重期间来我国境内,并且还隐瞒了自己的行踪及所接触的人员,他们会承担很严重的法律后果,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判刑。

在国家防疫法中,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明知道自己有携带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还故意传播,四处游走的人,国家应根据情形进行适当的量刑。这一规定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加以整治,那么就会造成一传十,十传百的现象,那么后果将很难想像。整个国家的局面也会十分混乱。这将很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❾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您好,一切个人在疫情防控面前均应当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配合检疫、排查、消毒等防疫措施的义务,其中对于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可能的病原携带者),还应当依法配合履行相应的检疫、隔离等防控措施。否则根据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当事人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承担相应的民事及刑事责任。
1.首先,对于已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
如果此类人群拒绝隔离治疗、定点医学观察或在隔离期、观察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观察,并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可能会面临以下责任:
(1)治安管理处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此类人群将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也可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受到公安机关依法给予的处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最高为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
(2)民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公民享有生命权、健康权等民事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法》)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3)刑事责任。根据行为人的不同行为,可能会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故意伤害罪,情节或后果特别严重的,最高量刑可及死刑。
2.其次,对尚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
如果故意隐瞒或谎报旅行史、居住史、工作史、接触史,并故意与他人接触,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可能会面临这些责任:
(1)民事责任。尚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在接受相关防疫部门排查或医院询问时,故意隐瞒、谎报相关信息避免强制措施,并主动与他人接触,导致他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应对被感染者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2)刑事责任。故意谎报、隐瞒重要信息,避开强制措施,并故意与特定个人接触,导致他人感染的,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其故意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并导致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基于合理理由进入公共区域,并采取相应预防传染措施,但最终仍导致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则可能触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再次,对按规定应居家隔离观察者
如果违反隔离观察期内的相关规定,与他人接触,并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可能会面临这些责任:
(1)民事责任。居家隔离人员违规接触他人,行为具有不法性,且其违背强制隔离措施的行为具有一定主观过错,并最终导致他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损害后果,故应对被感染者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2)刑事责任。情节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触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最后,对出入道路、车站、机场、医院等公共场所者
如果你拒绝接受道路卡点、公共场所等防疫、检疫排查、消毒等措施,致使相关防疫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面临这些责任:
(1)治安管理处罚。可能面临最高十日以下拘留,并处最高五百元以下罚款。
(2)民事责任。如个人采取暴力方式拒绝接受检疫等措施,损害相关工作人员人身、财产权益的,则应当依据《侵权责任法》向被侵权人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相关人员如拒不配合防疫措施,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相关防疫公务人员进行检疫、消毒等措施的,如冲撞道路检查管卡、殴打或威胁防疫公务人员等行为,则可能触犯妨害公务罪,最高量刑为三年。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行政法规立法程序是什么 发布:2025-02-05 13:51:27 浏览:52
昆明市司法鉴定 发布:2025-02-05 13:30:52 浏览:984
李晨被法院 发布:2025-02-05 13:19:50 浏览:10
考研刑法学硕 发布:2025-02-05 12:21:09 浏览:764
永远居留条例 发布:2025-02-05 12:05:08 浏览:796
美国律师守则 发布:2025-02-05 11:15:41 浏览:138
李金律师 发布:2025-02-05 10:43:25 浏览:36
法学背书知乎 发布:2025-02-05 10:16:42 浏览: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发布:2025-02-05 10:08:49 浏览:990
省司法厅张敏 发布:2025-02-05 10:08:43 浏览: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