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辞职信有没有法律效力

辞职信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5-17 19:03:22

① 口头辞职是否有法律效力

辞职报告应该是公司有固定的表格
但是貌似不是走那天写一下就行了,而是要根据具体回的要求提前一段时间,答一般是在一个月以内提交辞职报告吧。
你可以向你们的人力资源部门(如果没有,也可以向你们的队长)提出申请,让他给你表格。
如果遭到拒收的话,你可以把你的辞职信以快递的方式寄送给他,找快递公司索要签收单,保留好,30天后即时他不同意你离职也无所谓,你可以合法的离开原公司,而且你有权要求他出具离职证明。
希望能帮助你!

② 单位让写辞职,我就机打了一份,请问有法律效应吗

你好,根据你的陈述,这份机打的所谓
辞职信
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
如果你在
签名处按上手印,那就具有法律效力了,以后,最好三思而后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祝你好运!

③ 电子邮件的辞职申请具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只要符合辞职的相关法律的规定即是有效的,电子邮件作为即时通讯的一种形式,具有证据特点中的“关联性”。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或者通过公证机关对电子邮件内容及源代码等进行公证取证,电子邮件就具备了证据的“客观性”与“合法性”。具备了“三性”的证据在法律上具备合法效力,也可以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电子邮件在到达公司或者公司作出回复之前,只要当事人并未作出任何修改或者撤回的行为,即使公司没有在一个月内发出批复,当事人辞职决定也将在一个月后产生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④ 离职申请和辞职报告有什么区别

辞职申请和辞职报告(辞职信)的区别如下:
1、办理手续时,支付经济补偿金不同
辞职申请书和辞职信两者的根本区别,就是用人单位收到辞职信后给劳动者办理辞职手续时不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用人单位在收到辞职申请书后做出同意的意见或者盖章,则视为双方协商达成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2、方式不同,意义也不同
离职申请和辞职报告,两者都是辞职的表达,但报告是宣告、告诉,而申请是向上级说明理由,提出请求。
3、辞职过程不同
辞职报告属于单方要求,不能作为职工提出辞职的证据使用,而离职申请在经过上级同意审批过后,方可认为完成了辞职的过程。

离职申请和辞职报告的特点:

1、辞职信是辞职者向工作单位辞去职务时写的书信,也叫辞职书或辞呈。辞职信是辞职者在辞去职务时的一个必要程序,通常由标题、称谓、正文、结语、署名与日期五部分构成。
员工提出辞职,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向单位递交正式的辞职信的。辞职信本身,作为员工的一种结束与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是具有法律效力,并且会对劳动关系结束的性质、双方责任的划分产生最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员工在写辞职信时,是需要慎重思考,绝对有必要三思而后行的。
2、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是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实用文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4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这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正常而便捷的方式就是递交辞职报告和批准辞职请求。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人才流动的过程中,辞职报告的写作和求职信一样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考虑有没有申请的必要。辞职报告是辞掉工作的一种报告,报告人一定要事先考虑成熟后再做决定,不可仓促了事,事后后悔不已,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
辞职报告要将报告的事项和理由写清楚,使对方能透彻了解你的要求和具体情况。
辞职报告语言要准确,文字要朴实。
辞职报告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报告。

⑤ 请问一下这个辞职报告有没有法律效力

申请书还是通抄知书,辞职袭时一定要搞清楚!

劳资之友
2018-05-18
关注
辞职申请书
辞职申请书是劳动者按照根据《劳动法》第24条或者《劳动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将自己想辞职的信息向用人单位进行申请,用人单位应当做出答复的一种方法。
常含有“望批准”、“请领导批准”、“申请批准”这一类字眼。
对于这种辞职申请书,公司可以批准,也可以不批准。如果不批准,双方就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辞职通知书
是劳动者按照写信的方式,根据《劳动法》第31条或者《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将自己决定辞职的信息告诉用人单位的一种方法。
即辞职通知送达用人单位满三十日,产生双方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无论用人单位同不同意劳动者辞职,30天后劳动者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写明辞职的时间、原因没有其他特别约定,俗话来说就是“跟你说一下,我将在三十天后离职了,你们准备交接办退工吧”。
对于这种辞职信,公司是否批准都没有法律效力,在此辞职通知签署日起三十天后,就是劳动合同解除日。

⑥ 文盲写的辞职信有用吗

有用。
辞职申请书具有法律效力的。辞职申请书指的是员工不愿意在原单位继续工作,想所在单位提出的书面辞职申请。根据劳动法规定。
员工在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时,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员工离职,在于员工协商沟通后员工放弃离职的,单位书面驳回员工的辞职申请。
一旦你向公司的工作人员包括你的上级主管及人力资源部专员提交辞职申请书后,就代表你主动辞职。

⑦ 没有盖章的辞职信有效吗

没有签名的辞职申请是无效的,不管是谁的辞职申请一定要有本人的签名。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二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

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你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二、你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这样便于保留证据。

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7)辞职信有没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员工提出辞职,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向单位递交正式的辞职信的。

辞职信本身,作为员工的一种结束与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是具有法律效力,并且会对劳动关系结束的性质、双方责任的划分产生最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员工在写辞职信时,是需要慎重思考,绝对有必要三思而后行的。

为了使员工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利,从实践中碰到的员工因为提出辞职而利益受损的几个案例,总结出以下需要注意的方面,供想辞职的员工参考:

1、 了解辞职权利的性质;

作为一名员工,在写辞职信之前,不要仓促行为,也不要意气用事。

想辞职时,就先要想清楚,你想行使的是哪一种辞职的权利,这种性质的判断,是需要一定的法律基础的。

员工辞职的权利,共计有三种,其一是与单位协商,这是不需要员工单独拟写辞职信的。

其二是员工提前三十日提出辞职,这种辞职的权利是一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在现实中还是受到一些限制的,而且有可能会承担向单位支付违约金的责任。

因此,在行使这种权利时,作为员工,应当深思一下;其三是即时辞职权利,这种辞职权利,员工是不需要向单位承担任何赔偿或者违约责任的,但是这种辞职需要法定的理由。

2、 寻找合适的辞职理由;

在想清楚辞职权利的前提下,员工需要确定自己选择哪一种性质的辞职,并且在确定之后,寻找合适的辞职理由。

协商解除,只需要双方同意即可,不需要特别的理由;预告解除,只需要提前三十日通知即可,也不需要特别的理由。

即时辞职,需要特别的理由,其理由形式主要为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保或者拖欠工资或者不付加班费等诸种情形。

⑧ 辞职信拍照具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辞职信拍照留证据没有用,证据需要是原件。毕竟拍照只是证明你写了这么一个东西,但是没有证明你“送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留证据:1、采用EMS的方式提交辞职信,邮寄回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2、直接提出辞职申请,做录音或者录像来证明提交辞职信;3、按照你公司的要求直接递交辞职信,并且要求接到辞职信的人员签字,写上日期。员工对于自己辞职的行为本身、辞职的理由负有举证责任。因此员工在辞职前、辞职时就应当有意识地保留相应的证据。比如领导签过字的辞职申请,自己写的辞职信,单位发的工资条等各种证据,需要切记的是,证据需要是原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⑨ 书面辞职报告有法律效益吗

你好,书面辞职报告只要签字盖章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前提条件,是要提前进行申报签字盖章。

⑩ 辞职信发邮件有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电邮发送辞职信一般是没有效的,一般电子邮件没有经过公证是不能直接作为证据的,劳动者辞职,最好通过快递的形式给用人单位邮寄一份辞职书,保留好快递详情单以及复印一份辞职书作为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热点内容
李金律师 发布:2025-02-05 10:43:25 浏览:36
法学背书知乎 发布:2025-02-05 10:16:42 浏览: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发布:2025-02-05 10:08:49 浏览:990
省司法厅张敏 发布:2025-02-05 10:08:43 浏览:375
公司监事需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5 10:03:50 浏览:68
日本古代刑法图片 发布:2025-02-05 10:03:05 浏览:104
司法考试考点组 发布:2025-02-05 09:29:15 浏览:780
术前签字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5 09:27:47 浏览:399
法院康翻身 发布:2025-02-05 09:25:35 浏览:856
崇阳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5 08:55:02 浏览: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