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无民事行为能力法律知识

无民事行为能力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5-18 14:28:31

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怎样认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所谓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哪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㈢ 哪些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分析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如果让其实施行为,则可能既不利于行为人自身利益的保护,也会损害他人的利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其主体资格的限制,无法承担民事责任。虽然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承担或在承担民事责任时受到限制,但是他们或她们在侵犯他人权利或利益时应该是直接侵害人,所以他们或她们是不能摆脱成为民事被告的风险。不过虽然他们或她们是被告,但是承担责任或部分责任的主体却是他们或她们的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㈣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构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为“未满八周岁”“完全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即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构成不需要二者都具备,年龄和认识判断能力是“或”的关系,只要二者具备其一即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无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效力一律无效。

民法总则: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上海赠百万房产老人被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

2021年5月18日,水果摊摊主代理律师高律师提供了一份上海宝山法院的民事判决书显示,老人妹妹申请认定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于2021年2月3日予以立案。

申请人诉称,老人于2017年7月因病住院,经诊断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目前老人已无法判断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接受法院委托,于2021年4月14日出具鉴定意见书:

被鉴定人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目前应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2021年5月8日,上海宝山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无民事行为能力

㈤ 如何确认无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不是说由个人进行认定的,而是由法律予以规定。如果对于某具体公民的某个具体民事行为具有争议,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要求法院予以确定。

我国的《民法通则》及其司法解释将公民按照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通常情况下对于民事行为能力认定主要依靠公民的年龄和智力水平:

依照公民年龄划分:
10周岁以下 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具体的民事行为能力由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监护人)代理;未经其代理人同意的民事行为无效。但通常实际生活中,对于部分明显简单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打酱油、买冰淇淋),可以认为该未成年人具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虽然该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该简单的民事行为(简单的口头合同行为)依然认为是有效的;
10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 10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仅能够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超越其年龄、智力范围的民事活动,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而对于该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进行何种行为才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则根据一般人的合理推断认知。如10-16周岁的未成年人购买黄金投资,则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人出面进行购买或者由其法定代理人许可同意;
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 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若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否则依然按照10-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标准进行界定。以其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要求该未成年人须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并通过劳动关系取得劳动报酬,同时所取得的劳动报酬能够基本满足其生活或在其生活中属主要部分。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其可以进行所有民事活动,并对其所有的民事行为承担责任;
18周岁以上 18周岁以上即为成年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法律所许可的所有民事活动,并对于其所有的民事行为承担责任。

但上述依照年龄划分民事行为能力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即该公民精神健康、心智健全,智力水平正常。

在对于成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成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定上,我国《民法通则》虽然仅规定了精神病人,但其司法解释将精神病人扩大解释为包括痴呆症病人,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植物人、脑萎缩病人、脑瘫患者等心智不健全或智力水平低下或智力水平缺失等病人,也可以视为《民法通则》规定中的“精神病人”,但并不包括普通心理或普通精神类疾病的病人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民法通则》第十三条规定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而如果某具公民患有上述“精神病”,则其法定代理人需要申请法院进行确认,法院确认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会进行宣告。经过宣告以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其认识范围以外的民事行为的,该民事行为无效;若法定代理人并未申请法院进行宣告,则对于其某个具体的民事行为,认定其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需要发生纠纷的当事双方通过法律,提请法院进行认定。

㈥ 在法律上小学生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律分析:我国法律规定了,八周岁以下的自然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小学生中8周岁以下的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小学生是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看他的年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㈦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什么群体这些人缺失什么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完全不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相关权利或者履行相关义务的群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已经成年的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像是精神病人也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些人缺失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的能力。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规定

第二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十三条【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与恢复】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以上就是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什么群体?”和“这些人缺失什么能力?”的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法律硕士公派出国读博 发布:2025-02-05 04:33:25 浏览:832
刑法二百一十条 发布:2025-02-05 04:18:29 浏览:512
方涛律师 发布:2025-02-05 03:29:28 浏览:288
法院审执运行 发布:2025-02-05 03:26:23 浏览:366
icu护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5 02:19:18 浏览:200
民法哲学研究 发布:2025-02-05 02:09:11 浏览:464
注会备考攻略2020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1:37:32 浏览:409
吉安市安福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5 01:30:40 浏览:65
深圳律师合作 发布:2025-02-05 01:02:09 浏览:147
经济法自考论文选题 发布:2025-02-05 00:39:48 浏览: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