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在的法律追究以前的责任
A. 法律咨询:一个新的法律或者司法解释颁布后,在没颁布之前犯的该罪会不会被追究
新法律都是颁布后生效。但司法解释是“两高”在运用法律中,对已有的法律条文进行注解及运用指导,其效力来源于已有的法律条文。所以司法解释不受公布时间的限制。
B. 法律制定之后会追究之前的违法行为吗
法律制定后原则上不会追究之前的违法犯罪行为,这就是不溯及既往原则,但是,有时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可以溯及既往。
法律分析
法律制定并生效后,原则上不会追究之前的违法行为,这是国际通行惯例,我国的立法法也明确规定,法律不溯及既往。但是,有原则必有例外,有时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法律会作出特别规定,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法律会溯及既往,追溯法律生效前的违法行为。
以我国的刑法为例,刑法规定本法生效之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即便现在的法律认为是法律,也不能适用现在的法律追究行为的刑事责任,也即是说适用当时的法律,而不适用现在的法律。另一种情况是,一种行为,行为当时的法律也认为是犯罪行为,那就需要比较一下行为当时的法律和现在的法律规定,如果现在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或者现在的法律处罚较轻,那就适用现在的法律,即认定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应当适用较轻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三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C. 犯罪嫌疑人十五年前犯的法,现在追究责任十五年的话怎么判
分别以二种情况进行分析,一是十五前犯的法当时没有被公安机关立案。其罪行可能判处十五年以上,现在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若依照当时的法律处罚较轻,依照当时的法律。若依照现在的法律处罚较轻,依照现在的法律进行处罚。其罪行可能判处十五年以下,现在已经过了追诉期,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即不判刑。二是当时公安机关已立案。现在判刑依照当时的法律与现在的法律,依照处罚较轻的法律判处。
D. 如果说以前做的事情不违法,但放到现在的法律里面是违法的,以前的行为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吗
你好
不会的,法律上有个原则叫法不溯及既往
法不溯及既往
通俗版地讲,就是不能用权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过。法国民法典规定: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在我国,“法无溯及力”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希望可以帮到你
E. 现在颁布的法律法规适用于以前吗
现在颁布的法律不适用于以前
法律的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就现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一,行为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如果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不能根据新实施的刑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这种情况下,旧法本来就比新法要轻,所以不存在你所提出的轻法溯及力问题。
二,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现行法律也认为是犯罪,并且在追溯时效内。这时候,就可能存在你所说的轻法溯及力问题了。因为如果新实施的刑法,他的法定刑比过去的刑法要轻,那么就适用新的刑法。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轻,是指新、旧法律条文中所规定的最高刑和最低刑之间的比较。而不是说,同一个案子用新法判一遍再用旧法判一遍然后再比较,不是这样的。
三,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是新实施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则适用新法。
这三种情况中,其中,二、三都是有可能符合你所说的轻法的溯及力问题。但是这并非就是说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因为所谓罪刑法定原则,其内涵来源于拉丁文中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在其发展初期,其宗旨为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因此在实践当中禁止刑法效力溯及既往。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观念从禁止司法权利的滥用过度到了保障社会和人权,因此,禁止事后法的规定也就过度到了从旧兼从轻的规定。这事实上,也是从刚性的刑法适用向软化的、追求双重合理性的目标过渡和发展。
因此,你所说的允许轻法溯及力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相反,恰恰是罪刑法定原则其内涵的体现。
F. 新法律会不会追究过去的责任
不会,不溯既往是现代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新法律实施前已经发生的行为应当按照新法处理,但要看新法是否有追溯力,有追溯力的新法不管已经发生的行为发生在何时,都按照新法实施;没有追溯力的新法,只有在实施之日后的行为才按照新法施行。新法的行政处罚规定不能溯及新法以前的行为。
法律分析
违法行为发生在旧法实施期间,且连续到新法实施后被查处,以查处的时间为准,不溯及既往。但行为是可持续的在新法生效之后仍然持续的,就是新法生效以后的行为,可以处罚新法生效以后持续的行为。违法行为一直在持续状态的话,说明违法行为并未结束。在新法实施后被查处,如果新法不认为是犯罪,就不构成犯罪,法无明文禁止不为罪;如果新法旧法都认为是犯罪,要看哪一个处罚较轻,适用处罚较轻的法律。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了法律法规等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余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因此新法的处罚不能溯及新法以前的行为,但行为是可持续的在新法生效之后仍然持续的,就是新法生效以后的行为,可以处罚新法生效以后持续的行为。要审查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就要查清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规范生效时间、失效时间及有无溯及力问题。同时要查清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处理的行为或事项的时间。如果被处理行为和事项发生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具有法律效力期间,其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适用法律规范具有时间效力。反之,不具有时间效力。行政相对人的行为或被处理的事项发生在新法生效之前,行政机关处理在新法生效之后的,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该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外,有关实体问题原则上应适用旧法规定,程序问题适用新法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七条 实施行政处罚,适用违法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但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法律、法规、规章已被修改或者废止,且新的规定处罚较轻或者不认为是违法的,适用新的规定。
G. 以前犯法用以前的法律吗
法律分析:适用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现在不犯法。当遇到一个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颁布以前,此时要考虑的是先适用旧刑法,即行为时的法律规定(从旧)。如果是适用旧法更有利于被告人的话,如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是旧法规定的刑罚更轻时则对被告人适用旧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二条 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H. 立法前的犯罪,当立法后要追究责任吗
立法前的犯罪,当立法后不会追究责任。中国的刑法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的或是处于刑罚较轻的,按照新法处理。
I. 刑法不得追溯既往
简单说吧,就是一部新的法律或一条新的法律条款制定颁布后,就从颁布之日起开始生效,以后发生的与之相对应的犯罪行为就要受到该部法律或法律条款的制裁,而在这之前发生的就不受法律制裁,也就是说不认为是犯罪.
我给你举个例子:如过去刑法中虽然有“拐卖妇女儿童罪”,但如果是一个人拐卖了另一个成年男人,因为这个男人既不是妇女也不是儿童,法律就难以制裁他。现在刑法中增加了“拐卖人口罪”,再出现此类情况,法律就可以制裁他了。但也只能制裁“拐卖人口罪”增加后新出现的犯罪,该条款增加前已经发生的拐卖成年男人案例,则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不能用后来制定的法律或法律条款来追究以前发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