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论文

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论文

发布时间: 2022-05-19 18:50:54

㈠ 虚假广告的责任认定 及其相关文献资料

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广告经营者是指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所谓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做虚假宣传,主要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的行为。这里可以是商品经营者制作虚假广告交由广告经营者发布,也可以是商品经营者委托广告经营者设计、制作和发布虚假广告。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2项规定,“给消费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主要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虚假广告行为,导致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给消费者造成直接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累计达到50万元以上。这里的“消费者”,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消费者所受到的损失数额,既可以是一次造成的损失,也可以是多次造成的损失。

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或者服务做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经营的管理秩序。根据《广告法》的规定,所谓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虚假广告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对广告的正常管理秩序,而且也会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及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因此,对虚假广告行为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予以严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做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广告管理法规及国家的有关广告的规章制度,主要指《广告法》。所谓虚假广告,是指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广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消息虚假,即广告所宣传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本来是不存在的。二是品质虚假,即广告宣传的商品或者服务并未达到广告中所说的质量或者技术标准。三是功能虚假,即广告所宣传的商品或者服务并不具备广告中所宣传的功能或者服务内容。四是价格虚假,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所支付的费用与广告宣传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不符。五是证明虚假,即广告假借他人的言论或者采用其他带欺骗性的证据宣传商品的质量、功能等。构成本罪,还要求具有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由于使用虚假广告使他人遭受严重损失,或者由于使用虚假广告给用户和消费者以误导,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等。如果行为人只实施了虚假广告的行为,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构成本罪。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
4.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即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应知广告多虚假广告,且虚假广告会给用户或消费者带来误导,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不构成本罪。
本罪的认定
1、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司法实践中,认定虚假广告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广告法规定.所作广告商品要具备有关方面的合法证明。
其次,应当考察虚假广告行为的总体危害程度。
最后,应当考虑广告令人误解的程度。判断广告的真实与否不仅取决于广告本身,而且还取决于受广告引导或影响的人对广告如何理解。对广告令人误解的标准来说,只要广告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解,消费者是否实际受骗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主体不同。虚假广告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仅限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表现不同。虚假广告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往往具有非法营利的目的;诈骗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3)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虚假广告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做虚假宣传;诈骗罪则表现为捏造虚假事实、隐瞒真相,对虚构内容没有限制。(4)侵犯的客体不同。虚假广告罪侵犯的客体是广告管理制度;诈骗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本罪的量刑
根据刑法第222条的规定,犯虚假广告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231条的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㈡ 明星虚假代言的法律责任的相关发条,最近要写关于这方面的论文。麻烦给下具体思路。主要是虚假代言的归责

明星或者其他公众人物代言广告,这种现象早已存在,国外早已有之,然而,近年来新兴医院事件、亿霖事件、SK-Ⅱ化妆品事件、藏秘排油茶事件等等层出不穷,这些事件使得公众熟知的明星们站到了风口浪尖上。尤其是去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这些事件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了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问题上,使他们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笔者不怀疑媒体有炒作之嫌,但基于职业习惯,更有兴趣将明星“代言门”问题引入法律场域加以思辨。
一、明星代言是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消费需求与市场的占有份额往往成为企业的追逐对象,明星和品牌合作自然也无可厚非,最好的结果是:品牌借明星之力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明星也借品牌的推广增加了媒体的曝光度,提升了自己的价值。然而,由于代言广告过分夸大产品的功能与品质,在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而且由于给部分消费者造成了人身以及财产方面的损害。在谴责商人无良、政府失察之余,我们更须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明星代言是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我们知道,明星代言产品或者品牌,是要收取不菲的代言费的,而这笔代言费并非像明星们认为的那样:是商家自己出资给付的。而事实上, 这笔费用最后会计入产品或者服务价格之中,最终由广大消费者埋单。因此,虽然,代言明星没收消费者钱,也没做产品,更没卖产品,根据现有法律体系从技术上分析,明星与消费者之间并不存在法律关系;既然二者之间没有法律关系,就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明星代言引起公众指摘,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非法律问题。然而,利益与风险相一致乃是法律基本原则,高额代言费对应几近于无的法律责任,显然违背了法律的宗旨,法律技术的适用结论与法律原则的内在精神发生了背离,不能就以此表明纯粹根据法律技术推理的合理性。

这首先关涉到法理学上法律调整对象的理论。一般认为,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制不是无界限的,法律必须尊重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此固有理,但法律与道德存在交叉领域,一些重大的、关乎公益的道德问题往往也上升为法律问题。据利益与风险相一致原则可知,这不但是起码的商业伦理,也是基本的法律精神。不能仅仅放任处于彻底的商业逻辑支配之下,更应该将其行为纳入法律调整范围,并且在具体规范设计上寻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利益与责任的平衡,在明星广告泛滥的当下,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和事实上的合理性。

二、明星代言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获高票通过。该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这一条确立了在食品领域虚假广告代言人的连带责任。但是,《食品安全法》毕竟是特殊法,适用的范围也更加有限,除此之外,我国关于明星代言的法律规定几乎属于空白。

基于此,笔者主张再从民法的角度进行具体审思。民事主体之间相对性的法律关系,主要有合同和侵权两种主要类型。根据合同法,合同的核心要素是意思表示,其成立是要约与承诺的合意,但明星代言的本质与合同迥异。首先,明星与特定的消费者并不属于合同的相对方,主体不适格;其次,明星代言并不具有意思表示的因素, 更没有与消费者形成某种法律关系的意图;再者,明星代言通过媒体向不特定的公众发布,这与要约针对特定相对人的特征不符。那么明星代言是否适用侵权法那?毒奶粉致婴儿肾衰竭,属于产品责任这一特定侵权类型,法定责任主体是制造者和销售者。从字面上看,代言明星并不在责任主体之列,根据“法无明文不加责”的原则,法律上似乎无从非难明星。

笔者以为,法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特征,仅仅靠道德来调整是不足以维护大多数人的权益的。不能让代言问题产品的明星们的行为游离于法律责任的藩篱之外。但是,侵权的救济手段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若为一般侵权,那么即使存在问题产品,存在对公众的致害后果,但是这种后果与明星的代言行为似乎毫无因果关系,所以不属于一般侵权,而在几种特殊侵权的规定中显然也没有规定这样的条款。

然而不问良莠唯利是图的代言行为已经使得伪劣产品大行其道、流毒更广,从损害控制的目的出发,明星代言需承担一定的“准侵权责任”。而法律技术上的问题我们可通过扩张解释来实现。

1、主体上的扩展解释。在如潮水般的代言广告中,我们发现不仅仅是明星,在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食品、药品领域甚至所谓的专家、学者也不乏之,如果仅仅局限于明星这一狭小领域,显然不能达到良好的规制效果。所以应该对“明星”做扩张性解释为:为公众所熟知的,能够对人们的心理起到一定引导、暗示作用的社会公众人物。

2、通过对产品责任规范进行目的性扩张解释,将代言行为视为“准销售行为”。这种主张绝非荒谬。其一,收代言费时依据商业规则,代言产品出现事故时却援引道德庇护,这种双重标准有违“利益与风险相一致”原则。其二,高额的代言费意味着明星对产品瑕疵有较高的注意义务,明星在代言时即应当对可能的产品责任有一定预见。其三,明星代言行为属于间接致害行为。人类步入信息社会以来,明星借助各种媒体已深入社会生活,吸聚公众信赖,其代言行为对消费行为的诱导或强制作用不容否认,社会观念上已逐渐认定明星代言与产品损害之间的间接因果关系;同样是具有合理公信力的中介行为,明星代言也应与时俱进地纳入侵权法视野。

3、对于明星代言行为实行差异性的归责原则。根据法学上的共同侵权理论,若明确规定代言问题广告当然承担连带责任显然过重。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在产品责任中,明星与制造者、销售者所处的角色、地位毕竟不能一视同仁。认为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应该不同于生产商的产品质量责任,明星应当承担相应的过失责任,可能导致让明星去承担生产商的责任,因此承担“差别责任”。

这种“差别责任”应当将广告代言的法律责任种类扩大到绝对责任、严格责任或无过错责任,而不仅仅是“过失责任”。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连带责任”本质上仍属于民事上“过失责任”的范畴。

首先,依笔者之见,应当区分明星的主观心态并依据广告代言人他或她所代言的产品与人的权利的密切程度的不同或广告对象的不同来详定法律责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相应的过错责任”。 一般说来,食品和药品,这些东西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权甚至生命权,对于这种与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产品的广告代言人,法律应规定承担“绝对责任、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才符合“损益相抵”的原则。从这个角度讲,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连带责任”还是有些偏轻,而不是过重。这样做是不是太严格了呢。一点都不严格,在有些国家,食品代言就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有些国家干脆规定严格禁止代言药品广告。

其次,还应当从广告对象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实行差别责任。比如对象为儿童或老年人的广告,其责任就应当加重。这个原则在很多国家就是这样适用的。这种差异性也应当在具体的责任承担方式上有所对应。比如代言内衣广告的责任应当重于代言外衣广告的责任。与此类似,代言与皮肤密接触出的化妆品广告的责任就应当重于代言其他与人身没有接触的产品的责任。

如果确无过错,则应当在实际取得代言费的范围内承担有限补充责任,在制造者、销售者或保险公司(如有责任险)无力赔偿情况下始引发这一责任。从合理分配责任的角度来看,较之比照产品责任的思路,也更为合理。

㈢ 小议虚假广告600字的议论文

虚假广告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极大破坏市场规则,也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我们应该予以坚决打击和抵制!

㈣ 虚假广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睢庇搿巴V蛊湟滴瘛钡墓娑ㄎ�姓�鹑危�肮钩煞缸锏模�婪ㄗ肪科湫淌略鹑巍蔽�淌略鹑蔚墓娑āP榧俟愀嫘形�哂形蟮加肫燮�浴⒛康氖侨〉梅欠ɡ�妫�峁��趾λ�说暮戏ㄈㄒ妫�灾饰�秩ㄐ形��匦氤械G秩�袷略鹑巍� 一、虚假广告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广告法》第3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姓名,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主要包括: ①虚假广告具有误导性、欺骗性、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一种侵权行为,必须承担侵权民事责任。但关于民事责任的方式:则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依据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的大小,广告内容的欺骗性、误导性的程度、侵权后果、损害的大小综合而定。 ②虚假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者明知是虚假的广告,仍设计制作、发布、对受害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是共同的侵权人,消费者可以向业主追索损失,也可直接向经营者和发布者追索损失、经营者和发布者应当共同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 ③在虚假广告中广告主、经营者、发布者的连带责任是最基本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但当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真实名称、地址时,广告主无以查找,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告主应承担的责任由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承担,而且是全部责任。 ④一些社会团体、组织热衷于推荐商品,以此牟利、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投其所好,骗取推荐,蒙骗消费者。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广告法》对社会团体或者其它组织推荐商品或者服务的民事责任,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在虚假广告中推荐的商品或服务,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的民事责任。 ⑤民事责任的方式依据《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主要有:继续履行、损害赔偿、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消费者应依具体情况依法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行使请求权。 关于追究民事责任,笔者认为,对于虚假广告行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量,一是作为一种确定性的要约邀请,合同相对人(消费者)可以选择按照合同违约来追究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广告法》作为特别法有规定的,适用《广告法》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二是虚假广告作为一种侵权行为,消费者也可以按照民法理论,适用《民法通则》来追究广告发布者、经营者或者制作者的相关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1.停止发布广告并使用同样的广告费用,在原来发布虚假广告的媒体上公开更正消除影响; 2.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虚假广告发布过程中也有责任的,比如和广告业主串通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或者明知是虚假的还设计、制作、代理、发布虚假广告,或者不按照规定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应当没收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㈤ 谁给个新的角度写“虚假广告的治理和媒体的责任”毕业论文

一般人会从加强监管制度新的管理规则上写,建议你可以从“改革媒体赢利方式”这个角度来写,因为目前绝大部分媒体,举个例子,报纸,报纸发行是赔钱的,也就是说他每卖出去一份报纸,都要赔几分钱,所以必须靠广告来支撑,这就限制了媒体对虚假广告的拒绝,如果能够改变这一点,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㈥ 明星做虚假广告应该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1、首先应该界定以下概念,这里讨论的应该“明星做广告”应该是指明星版作为广告中的演员和形象权代表出现,而不是明星作为广告的发布者、经营者、广告主。
2、明星做广告,要不要承担责任,我认为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广告中的明星只是一个演员,所有的内容是由广告的发布者、广告主、广告经营者等共同策划的,演员并未参与策划,演员只是一个表演者,只是把他人策划的内容表演出来,在其不知道广告内容虚假的情况下,不应该承担责任,而应该由广告的策划者(广告的发布者、广告主、广告经营者等)依法承担责任。所以,广告法也只规定了广告的发布者、广告主、广告经营者需要承担责任,而没有规定广告中的表演人员也要承担责任。
3、如果演员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广内容告是虚假的,明知广告发布后是欺骗消费者,那么演员就存在侵权的主观过错,依法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4、至于如何追究责任,消费者可以起诉演员承担连带责任。立法也可以规定,有关部门可以对演员进行处罚。
以上意见供参考。

㈦ 虚假广告产生的原因分析论文详细的

利益最大化是虚假广告泛滥最根本原因
电视购物近来因虚假广告而备受诟病,解决电视购物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从治理虚假广告入手。而欲谈规制,则需探求其原因。

1.电视购物公司非法追逐利益最大化

虚假广告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广告主能够从虚假广告中获得巨额利益。这种利益是守法的经营者依靠正常经营方式无法获取的,或者至少需要投入巨大的物质成本和精力才有可能实现的。而发布虚假广告却不需要像其它守法经营者一样通过加大投入去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而只需要对商品、服务进行虚假包装,如此节省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为牟取暴利创造了条件。所以,利益最大化动机是虚假广告泛滥最根本的原因。

2.电视广告媒体审查不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经营者有义务对有关证明文件实施审查,这使得广告经营者在广告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广告市场的中心环节。但由于电视购物频道已走向市场,主要依赖广告收入生存,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自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媒体作为广告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槛,放任虚假广告层出不穷,主要因为当前我国大部分广告媒体单位单纯考虑业务数量,片面重视收益,进而不严格履行审查广告之职责,忽视广告的真实性及合法性。

虚假广告的产生固然与一些广告主为追求宣传效果,采取种种手段对广告经营者进行物质引诱,拉拢腐蚀有关。但更为主要的是一部分广告经营者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见利忘义,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

3.监管机构执法不严

工商行政机关是虚假广告监管的主管机关,而广播电视管理机关是电视购物广告播放媒体的主管机关。后者的职责在于管理媒体播放广告,前者的职责为出现问题后的执法处罚。但当前存在的问题更主要是缺乏对执法机关执法不严的监督检查机制。

4.消费者领图便宜的心理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贪便宜的消费心理使虚假广告屡屡得手。大多数虚假广告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以低于商品本身价值较大的价格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被蒙蔽,从而达到虚假广告的欺骗目的。消费者往往为虚假广告的花言巧语或承诺所诱惑,并且许多消费者在上当受骗后自认倒霉的行为更加对虚假广告起了助长作用。

5.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虚假广告呈现无孔不入的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广告管理法律体系的主要法律,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相关的保障。虽然它规定消费者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而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服务,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并可举报发布广告的经营者。但是,众多消费者对其了解甚少,由于专业法律知识的欠缺,因而他们在受到虚假广告的危害后,不善于运用法律工具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此外,一些消费者在受骗后不是积极运用正当合法手段去维护自己权益,勇于揭露虚假广告的真实面目,而是采取了沉默、观望态度,试图等到别人胜诉后自己坐享其成,这种心理使得消费者对揭露虚假广告反应淡漠。因此,尽管虚假广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日益严重,而且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但是消费者缺乏参与广告监管的自觉性、主动性,抵制虚假广告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因而无形中也纵容了虚假广告的存在和泛滥。

6.消费者维权的成本高

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如果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一般都很难协商成功。如果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胜诉得到的赔偿费用也会很低,有时仅仅是退款或换货,因此消费者在受到虚假广告的侵害后,当投诉成本大于维权成本与投诉收益成本时,权衡得失,特别是在损失较小的情况下,只好选择放弃投诉,从而在无形中纵容了虚假广告。

7.消费者与经营者信息不对称

由于经营者的经营信息如产品的生产成本等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是不可能完全对称的,从而使得经营者在交易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消费者的劣势地位显而易见,加之虚假广告主在社会诚信方面的缺乏,消费者的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这种不对称的状况被虚假广告进一步的放大和加剧。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可以利用虚假广告,对产品的功能与性能、产地、原材料、价格、质量等与消费者合法权益直接有关的重要信息进行虚构或隐瞒,造成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错误认识与判断并进而做出错误的消费行为,从而谋取不法利益。在一个新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消费者很难分辨虚假广告所提供信息的真假。而虚假广告之所以能够嚣张的进行与泛滥,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

㈧ 《小议虚假广告》600字作文

可以分三个部分来写1.大概论述广告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影响着各行各业,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无孔不入。2.虚假广告对人们的影响。(适当列举案例说明)3.正确看待广告的作用,不盲目,不跟风,要会鉴别广告的真假,理性消费。

㈨ 5000字法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虚假广告代言人法律责任分析<br>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在产品推销、提高产品知名度、引导消费者消费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r>近年来,虚假广告代言事件频频曝光,直接危及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br>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虚假广告罪的责任追究主体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或广告发布者,但有关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尚属空白,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立法,惩治虚假广告代言人的代言行为,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br>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食品、药品,还是化妆品、保健品,或者是服装,只要在市场上流通,广告的影子便随处可见。广告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广告全力塑造了当代社会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并把这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不遗余力地向社会上的每个人推广,使之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和理想。"但是,广告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问题,仍然处于法律的真空状态。<br>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虚假广告行为的责任追究主体有经营者、发布者等社会团体,但虚假广告代言人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因此,消费者在虚假广告代言人的引导下购买了广告产品,但却不能追究虚假广告代言人的责任,这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br>我国虚假广告代言人制度现状虚假广告的界定对于什么是虚假广告,如何能构成法律调控范围内的虚假广告,现行法律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我国《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均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对商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不得做引人误解的宣传。<br>理论界有学者对虚假广告做了一个大致的定义:"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为牟取非法利益而在广告中采用欺诈性的手段,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做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生高期望值从而做出错误判断的广告。"从概念上可以把虚假广告分为两种:虚伪不实的广告和引人误解的广告。<br>虚伪不实的广告通常指广告的表述与事实不符,比如,把性能甲表述为性能乙,或者把不存在的性能表述为存在甚至夸张表述;引人误解的广告是指广告的表述通常是真实的,却由于表述的技巧而具有引人误解的作用。<br>广告的灵魂和生命在于真实性,广告作为消费者了解商品的一种主要渠道,应当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相关内容做出真实的表述。如果广告对商品做了虚伪不实或者是引人误解的表述,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是侵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比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br>因此,对于虚假广告界定应从严把握,只要广告所提供的信息存在多种不同含义,做出了虚假陈述或者是引人误解的表述,就可以认定为虚假广告。虚假广告危害甚大,经过代言人推广之后,影响更为广泛,尤其是食品、药品虚假广告,造成的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不可估量。即使如此,我国在追究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上仍然面临困境。<br>虚假广告代言人责任追究的法律缺失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虚假广告行为根据情节的不同进行了不同的定性及处罚:其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可以追究广告经营者的行政责任,比如,责令行为主体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或者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在产品推销、提高产品知名度、引导消费者消费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r>近年来,虚假广告代言事件频频曝光,直接危及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br>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虚假广告罪的责任追究主体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或广告发布者,但有关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尚属空白,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立法,惩治虚假广告代言人的代言行为,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br>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食品、药品,还是化妆品、保健品,或者是服装,只要在市场上流通,广告的影子便随处可见。广告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广告全力塑造了当代社会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并把这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不遗余力地向社会上的每个人推广,使之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和理想。"但是,广告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问题,仍然处于法律的真空状态。<br>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虚假广告行为的责任追究主体有经营者、发布者等社会团体,但虚假广告代言人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因此,消费者在虚假广告代言人的引导下购买了广告产品,但却不能追究虚假广告代言人的责任,这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br>我国虚假广告代言人制度现状虚假广告的界定对于什么是虚假广告,如何能构成法律调控范围内的虚假广告,现行法律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br>我国《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均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对商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不得做引人误解的宣传。<br>理论界有学者对虚假广告做了一个大致的定义:"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为牟取非法利益而在广告中采用欺诈性的手段,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做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生高期望值从而做出错误判断的广告。"从概念上可以把虚假广告分为两种:虚伪不实的广告和引人误解的广告。<br>虚伪不实的广告通常指广告的表述与事实不符,比如,把性能甲表述为性能乙,或者把不存在的性能表述为存在甚至夸张表述;引人误解的广告是指广告的表述通常是真实的,却由于表述的技巧而具有引人误解的作用。<br>广告的灵魂和生命在于真实性,广告作为消费者了解商品的一种主要渠道,应当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相关内容做出真实的表述。<br>如果广告对商品做了虚伪不实或者是引人误解的表述,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是侵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比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因此,对于虚假广告界定应从严把握,只要广告所提供的信息存在多种不同含义,做出了虚假陈述或者是引人误解的表述,就可以认定为虚假广告。<br>虚假广告危害甚大,经过代言人推广之后,影响更为广泛,尤其是食品、药品虚假广告,造成的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不可估量。即使如此,我国在追究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上仍然面临困境。<br>虚假广告代言人责任追究的法律缺失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虚假广告行为根据情节的不同进行了不同的定性及处罚:其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可以追究广告经营者的行政责任,比如,责令行为主体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或者。<br>来自:标准论文网,原文: <a href="https://wenwen.sogou.com/login/redirect?url=http%3a%2f%2fwww.bzlunwen.com%2ffl1000%2f42259.html" target="_blank">http://www.bzlunwen.com/fl1000/42259.html</a>

热点内容
icu护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5 02:19:18 浏览:200
民法哲学研究 发布:2025-02-05 02:09:11 浏览:464
注会备考攻略2020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1:37:32 浏览:409
吉安市安福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5 01:30:40 浏览:65
深圳律师合作 发布:2025-02-05 01:02:09 浏览:147
经济法自考论文选题 发布:2025-02-05 00:39:48 浏览:539
刑事诉讼法183 发布:2025-02-05 00:31:10 浏览:803
民法典实施日 发布:2025-02-05 00:19:43 浏览:379
businesslaw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0:15:55 浏览:721
中学生法律知识漫画 发布:2025-02-04 23:56:24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