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微商的法律责任
A. 做微商需要带法律责任么
微商其实就是商家,要保证自己的商品质量符合自己的承诺和国家行业标准,其余的也没有什么。诚信经营吧,祝成功!
B. 做微商代理需要付法律责任吗
如果销售的产品出现问题,微商代理人作为实际销售者,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
C. 微信群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推荐了一个卖假货的微商,发现微商售假,群主也被骗了,请问群主有法律责任么
你好题主 这种情况下群主其实是要付次要责任的 因为群主的举动虽说不是故意回 但是因为是假货 所以造答成了不良影响 而且已经卖了出去 我指的是假货 那这种情况下 肯定就要付一定的法律责任了 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到你 你其实可以看一下消费者权益法 上面写的很清楚 谢谢!望采纳!
D. 微商产品有问题付什么法律责任
民事 行政以及刑事责任都有可能
民事上侵权
行政可以勒令召回问题产品 没收产品 没收违法所得 追加罚款
刑事上可以以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 偷税漏税罪处罚
E. 微商乱价要付法律责任吗
民事 行政以及刑事责任都有可能
民事上侵权
行政可以勒令召回问题产品 没收产品 没收违法所得 追加罚款
刑事上可以以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 偷税漏税罪处罚
F. 在网上报名了微商现在不想做了我需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一,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报名微商,实际上是网站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一些审核把关程序,赋予一部分人做微商的资格,是一种权利授予,而不是一种义务。题主放弃一项权利,并不违法。
G. 微商非法经营行为会面临的几种刑事法律风险
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微商作为一种新型电商,较之于传统电商经营存在诸多监管漏洞,对于销售产品的来源与质量缺乏审查保障机制,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在朋友圈微商销售的产品中,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情况经常存在。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满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本罪是典型的数额犯,要求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多次销售未经处理的,数额累计计算。所以,微商经营者销售伪劣产品累计数额达5万元以上,就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涉嫌诈骗罪。由于微商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具有很大的隐秘性。有的微商经营者与客户谈好生意,待客户付款后,便将客户“拉黑”,导致客户再也联系不上微商经营者。对于这种“只收钱、不发货”的微商经营者,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就会涉嫌构成诈骗犯罪。
涉嫌虚假广告罪。微商经营者如果为推销商品,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伪造交易记录,欺骗消费者,情节严重的,根据刑法第222条规定,将涉嫌构成虚假广告罪,可能被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微商经营者如果明知是侵权复制产品而予以销售的,就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犯罪。根据刑法第218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217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刑法第217条规定的情形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涉嫌非法经营罪。微商经营者如果未经国家许可,经营销售国家特许经营产品,就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根据刑法第22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从事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当然,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低门槛、轻成本、微创业”的新型商业模式,既要正视其可能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风险,也应看到其给消费者带来的便捷,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健康发展:
其一,完善法律法规,坚决惩处不法经营者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的缺位、执法的不力,违法成本过低,是不少微商经营者敢于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针对新型领域细化立法,明确微信平台对微商运行的监管职责,强化对微商运营审查、监督机制。
其二,强化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与法治思维方式。有些微商消费者面临侵权时,由于缺乏应有的维权意识,认为损失数额不大,嫌麻烦,不了了之,无形中纵容了不法微商经营者。有的消费者即使想要维权,但苦于证据意识不强,在微信聊天交易时没有保存好相关证据,导致维权困难。因此,应当加强宣传、释法,强化消费者自身的法律意识与证据意识,支持、鼓励消费者维权。
H. 如果做微商一但产品出现问题我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产品有问题的话一般是需要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的,就是说顾客可以先起诉这个销售的人,销售者可以事后向厂家追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三倍的惩罚性赔偿,如果三倍之后不足500,按照500算。
I. 如果微商诈骗商家跑了代理要付法律责任吗
那肯定代理也是受害者,既是受害人同时也是。需要负责任的人。
J. 微商犯法吗
法律分析:微商不犯法。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说做微商犯法,但若涉及经营行为不合法、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损害、无正规来源渠道,则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微商属于新型主体,属于商业,无专门法律,需要遵守基本的法律法规。1、目前阶段,没有法律对微商有明确的规定。2、只要不涉及违法犯罪,就不能说其违法。3、微商就没有健全的制度,主要是依附微信的第三方平台,并且不是微信官方的交易平台,其中太多杂乱的各类微商,良莠不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第九条 本法所称电子商务经营者,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本法所称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是指在电子商务中为交易双方或者多方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服务,供交易双方或者多方独立开展交易活动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本法所称平台内经营者,是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