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平台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㈠ 阿里巴巴作为第三方交易平台,如果消费者的利益受损,其是否应承担责任若要承担,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1、即使是为第三方提供平台,在提供服务时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比如说发布的商品不能违反法律禁止规定,如果商家是实名经确认的,应该保证商家的真实性,发布的商品不能明显侵犯他人隐私权等。
2、但是是否侵犯商标权,应该没有这个注意义务。
3、如果消费者利益受损是基于阿里巴巴的某种承诺,或者他们违反某些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他们没有完成应该作到的注意义务等,可以追究他们的责任。
㈡ 阿里承担了什么社会责任
不同的商业模式直接决定了其当下的发展路径,阿里巴巴在“新零售”的战略下,更深层次的践行了其“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宗旨,并且一改电商冲击传统零售的刻板印象,而亚马逊则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更重要的是,阿里效应在客观上产生了巨大的正向社会价值。
在全球宏观局势变革,传统零售行业遭遇瓶颈的时候,阿里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零售业的新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全球零售著名品牌宝洁、欧莱雅、星巴克等都在积极与阿里合作,不仅是简单的流量导入,而是全面的数字化改造,提供一种新的发展驱动力。此外,通过更多元的方式帮助零售品牌进行营销和销售,比如直播。
亚马逊也开始效仿阿里巴巴的直播模式,但其死板的形式备受诟病。而在淘宝直播平台上,月收入达百万级的主播已经超百人,近百名珠宝引导销售额过亿元,电商主播经纪公司逾600家。从这个角度而言,阿里巴巴不仅帮助商家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和销量增长,更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平台模式的一大特点即“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可以看到,阿里生态中已经囊括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包括金融、物流、营销等等,创造和拉动了无数的就业机会。截至2018年,阿里巴巴创造的直接就业岗位和间接就业机会达4082万个,更驱动了一大批相关企业业绩增长,比如物流,2012年,中国快递总量56.9亿件,2013年菜鸟成立,整合国内物流行业,2018年快递总量超过500亿件,揽签时效提升2.5天。
阿里并非慈善机构,但其平台模式在客观上却将社会价值与商业利益完美结合,形成与社会共荣共生的格局。因此,阿里的利润主要在于增量越做越大,而亚马逊的自营模式一大部分则在于竞争中的成本控制,比如税收。
㈢ 阿里巴巴集团被罚182.28亿元!阿里巴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因为阿里巴巴出现了运营上的错误,触犯了我国的《反垄断法》。在我前几天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很震惊,因为阿里巴巴是一个很大的公司,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用这个公司的产品。从逻辑上讲,这么大的公司在经营公司的时候,肯定会非常小心,以防自己的同行撬走自己的客户和生意。但是没想到这次居然被罚了这么多,也让很多人怀疑阿里巴巴这次到底做错了什么。
阿里巴巴集团的处罚也让国家开始重视垄断行为了在之前,垄断行为之前可能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毕竟很多人觉得可能离自己太远了。但是随着阿里巴巴被罚款,各大企业如何在人们的生活中实现垄断的方法和手段逐渐被发现,这也使得这些行为越来越受到重视,也使得其他企业不敢像以前一样肆意进行垄断行为,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绑架”消费者。从长远来看,这对消费者非常有利。
㈣ 据报道,阿里巴巴集团被罚182.28亿元,到底缘何被罚
据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作出处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那么阿里巴巴是什么原因被处罚呢?
根据文件说明,阿里巴巴集团滥用该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商家提出“二选一”要求,禁止平台内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或参加促销活动。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㈤ 阿里巴巴被罚182亿元,遭到如此判罚的缘由是什么
据了解阿里巴巴遭到如此判罚的缘由是因为“二选一”被调查,但平台二选一罚款上限是200万元。这次阿里被罚的182.28亿,远远超过了200万的上限,是迄今为止比较大的罚款额度。
阿里本次被罚理由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罚款额是2019年国内销售额的4%。
罚款目的是为了惩罚阿里的垄断,防止阿里一家独大。但还没有使用分拆的惩罚。
分拆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的,阿里对经济发展还是有贡献的。
于是市场上较大的那块蛋糕就切给了蚂蚁,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早前蚂蚁没有上市,如今被处的巨额罚单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流量太大,数据太大,稍微一个扑腾,可能就是惊涛骇浪,所以加强监管是必然的。
㈥ 阿里巴巴集团被罚182.28亿元,被罚的原因是什么
我看到了这个消息是很震惊的,因为阿里巴巴这个公司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司,基本上大家都会使用这家公司旗下的产品,按理来说,这么大的企业,在经营公司的时候,肯定是会非常小心,防止自己的竞争对手抓住自己的把柄来打击自己,但是被罚款这么多,也是让不少人都觉得好奇,这次阿里巴巴是做错了什么。
㈦ 阿里被罚182亿,这是怎么一回事
主要原因是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的垄断行为开展反垄断调查然后做出的处罚。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责任】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立案调查。其实主要的处罚原因还是“二选一”在商业市场不来就是客大欺行,行大欺客,阿里的主要还是做的太过了。才被查。
㈧ 人民日报再评阿里巴巴被调查,大型网购平台需要具备什么责任感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因二取一等涉嫌垄断行为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查处。此举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发展平台经济的思考。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反垄断法之外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网络经济的治理规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新课题。为了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产业平台,我们的监管一直非常谨慎。但互联网公司也需要守法。2008年实施的《反垄断法》对国内外投资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大中型企业、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一视同仁,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虽然平台经济领域的竞争呈现出多边市场、动态竞争、跨境竞争、网络效应等新特点,但反垄断法律法规的本质和本质仍然适用。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完善法律法规,为平台经济发展营造透明。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完善互联网领域的监管,加强反垄断监管,这是为了确保行业竞争的有效性,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㈨ 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阿里巴巴集团被罚182.28亿元,你觉得冤吗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阿里巴巴因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罚款182.28亿元,我觉得不冤。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就对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了立案调查。经过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的调查,发现从2015年以来以后,阿里巴巴就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的商家提出二选一的要求,例如禁止在京东或者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假奖惩措施的保障二选一要求的执行。
我们应当反对垄断,造福百姓,企业家也应该心系国家和百姓,做到达则兼济天下,做任何事情都要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及企业的底线,也是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法宝。因此,阿里巴巴集团这一次的处罚我并不觉得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