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股东补充赔偿责任的法律意思

股东补充赔偿责任的法律意思

发布时间: 2022-05-20 09:46:14

㈠ 什么是补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补充赔偿责任的含义是指在能够确定加害人时,由加害人或其他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补充责任人不承担责任;只有在加害人无法确定时,由补充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第一千二百零一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实施的人身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㈡ 什么叫补充赔偿责任 在什么情况下才适用

补充赔偿责任,是指多个行为人基于各自不同的发生原因而产生数个责任,造成直接损害的直接责任人按照第一顺序承担全部责任,承担补充责任的责任人在第一顺序的责任人无力赔偿、赔偿不足或者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在能够防止或减少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且可以向第一顺序的直接责任人请求追偿的侵权责任形态。

1、补充赔偿责任由法律明确规定或当事人约定。

2、补充赔偿责任是两种责任的竞合状态。即基于直接侵权行为的直接赔偿责任和基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的补充赔偿责任的竞合。

3、补充赔偿责任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如《人损解释》第六条规定,经营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是在“能够防止或制止损害的范围内”,第七条规定学校等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是在“未尽职责范围内”。

4、补充赔偿责任是一种非终局责任。所谓非终局责任,是指责任人承担的补充赔偿责任只是一种暂时性责任或形式性责任,行为人承担责任后可以依法向直接责任人行使追偿权而进行救济,最终承担责任的是直接责任人。

补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行为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条件,也就是说行为人在何种条件下需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补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为四个,即:

1、第三人侵权直接导致损害事实的发生;

2、行为人未尽合理安全保障义务;

3、损害事实与行为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存在因果关系;

4、权利人向第三人(直接侵权人)求偿受阻。

(2)股东补充赔偿责任的法律意思扩展阅读:

补充赔偿责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补充赔偿责任由法律明确规定或当事人约定。

这一特征,体现了补充赔偿责任产生的法律依据。与其他形式的民事责任相比,其有着独特的责任适用规则和构成要件。

为了避免补充赔偿责任的滥用和维护相关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或当事人有约定的情形下才能适用。对于法律规定的情形,目前主要体现在《人损解释》第六条、第七条,且是过错责任。

当然出于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我们也不应该反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补充赔偿责任进行约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补充赔偿责任的随意滥用。

2、补充赔偿责任是两种责任的竞合状态。

这种责任竞合状态是由于两个侵权行为产生同一损害事实,为弥补这一损失而发生的两个责任的竞合,即基于直接侵权行为的直接赔偿责任和基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的补充赔偿责任的竞合。作为共同责任形态的一种,其与连带责任、按份责任等责任形式一样,是解决多个责任人对同一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问题的。

3、补充赔偿责任有一定的范围限制。

补充赔偿责任并非一定是对全部的责任都承担补充清偿义务,在不同的情形下,其可能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份额是不一样的,这种份额与过错程度相关。如《人损解释》第六条规定,经营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是在“能够防止或制止损害的范围内”,第七条规定学校等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是在“未尽职责范围内”。

参考资料:网络-补充责任

㈢ 什么是补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从法律的层面规定了“补充责任”(见该法的第三十四条、三十七条和四十条),这对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也是比较新的概念,对一般老百姓来说就更不用说了。 结合学理、法学家的论述、司法实践的表述,我认为补充责任应该是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基于合法约定具有保障他人安全的主体没有尽到法定义务,并因第三人侵权造成他人损害(含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在具体侵害人不能承担赔偿责任或数额不足的情形下,由安全义务保障人承担“补足差额”的法律责任。在很多学理、学术论述或者司法解释中,也有叫补充赔偿责任的。 补充责任在程序法上如何操作,应当进行比较统一的规定,以免出现五花八门的判决破坏了此立法的初衷。笔者认为应当在侵权损害赔偿的一个程序里直接进行诉的合并,将直接侵权人和补充责任人作为共同被告起诉(直接侵权人找不到的另论),在诉讼请求中分别请求注明责任形式提出,在判决中也应当用两项判决分别作出判决(如果实际侵权人没有找到或者程序上不能送达,能否直接全额作出判决也应当明确,因为补充责任和侵权责任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在执行中,应当先执行直接侵权人,并可以告诉补充责任人积极提供直接侵权人的财产线索,尽量公平、均衡处理。

㈣ 名义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的具体意思。谢谢

假设名义股东在公司注册中表明投资10万元,但实际没有注入资本,或者注入资本不够10万元,则名义股东就要承担入资不实的责任,向公司赔偿10万元或者差额。

㈤ 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情形

法律分析:公司股东可能会承担无限责任或赔偿责任的六种情形如下:1、公司注册资金不到位,出资不足的(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2、股东抽逃公司资产,导致公司履约能力不足的,应在抽逃公司资产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3、公司的实质股东仅一人,其余股东仅为名义股东或者虚拟股东的,名义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4、名为有限责任公司实为自然人的独资企业,企业主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因股权转让导致股东为一人,在6个月内既未吸纳新股东,又未进行企业性质变更登记的,该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5、因规定情形致使公司与其股东或者该公司与他公司难以区分,控制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6、股东资产与公司资产混同、股东业务与公司业务混同的(关联交易),公司的人格即被股东所吸收而不再独立,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十三条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的利益;滥用出资人权利造成法人或者其他出资人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的,应当对法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八十四条 营利法人的控股出资人、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法人的利益;利用关联关系造成法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㈥ “连带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连带赔偿责任是指各个责任人对外都不分金额,不分先后次序地根据厉害关系人的请求承担赔偿责任。在厉害关系人提出赔偿请求时,各个责任人不得以超过自己应承担的部分为由而拒绝。比如,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那么厉害关系人可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或者被审计单位任何一个承担全部或者部分赔偿责任。
补充赔偿责任,是指多个行为人基于各自不同的发生原因而产生数个责任,造成直接损害的直接责任人按照第一顺序承担全部责任,承担补充责任的责任人在第一顺序的责任人无力赔偿、赔偿不足或者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在能够防止或减少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且可以向第一顺序的直接责任人请求追偿的侵权责任形态。
补充赔偿责任,比如,认缴出资为300万,实际出资200万就不再出了(或者投资300又撤走100万),那100万不管抽逃还是虚假出资,公司资产不够赔的,该股东应在100万范围内继续承担责任。
连带赔偿责任,比如,就是如果你和张三一起欠李四钱,如果是连带责任的话,那么李四就可以要求你一个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你赔偿以后,可以去找张三要求。

㈦ 请问股东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什么情况下承担有限责任两者有什么区别谢谢

一般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份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因公司法规定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而在达到实缴条件而股东未实缴的情况下,应在应实缴而未实缴的范围内承担责任。但实践起来有一定难度,对一般企业公司法并未规定应在多长时间内实缴。对于企业破产或解散清算时,仍有股东为实缴注册资本的,应先实缴注册资本。

㈧ 认缴股东在认缴期限内投资未到位时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认缴制下注册资金不到位,股东应承担法律责任和规定如下:一、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公司法》司法解释明确,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由于在认缴制下,出资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理论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二、在公司破产清算时,未缴纳的出资加速到期。1、《企业破产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2、《公司法》司法解释规定,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三、公司人格否认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1、《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2、实践中,如果股东实缴的资本与公司经营规模和所需财产极不相称,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导致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就有可能认定股东滥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责任规避债务,将经营风险外化给债权人,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三条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佳的部分承担补充赔信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由于在认缴制下,出资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理论上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长。

第二十二条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信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实践中,如果股东实缴的资本与公司经营规模和所需财产极不相称,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导致公司不能清传到期债务,就有可船认定股东滥用了法人地位和有限责任规避债务,将经营风险外化给债权人,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将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责期限的限制。

㈨ 连带赔偿责任与补充赔偿责任都是啥意思啊

连带责任是指各个责任人对外都不分份额,不分先后次序地根据权利人的请求承担责任。在权利人提出请求时,各个责任人不得以超过自己应承担的部分为由而拒绝。依连带责任产生之原因不同,可以将连带责任划分为法定连带责任和约定连带责任。连带责任虽对债权人有利,但对债务人,无疑是一种加重责任。

补充责任是指因同一债务,在应承担清偿责任的主责任人财产不足给付时,由补充责任人基于与主责任人的某种特定法律关系或因为存在某种与债务相关的过错而承担补充清偿的民事责任。究其实质,相当于一种保证责任,与保证中的一般保证类似。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183 发布:2025-02-05 00:31:10 浏览:803
民法典实施日 发布:2025-02-05 00:19:43 浏览:379
businesslaw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0:15:55 浏览:721
中学生法律知识漫画 发布:2025-02-04 23:56:24 浏览:968
法律服务护航产业占 发布:2025-02-04 23:31:48 浏览:366
法院审判部门 发布:2025-02-04 22:39:56 浏览:385
法治宣教外包 发布:2025-02-04 22:30:31 浏览:541
肛门周围长猴子土方法治疗 发布:2025-02-04 22:22:02 浏览:805
政府制定规章的程序 发布:2025-02-04 21:28:54 浏览:274
2014年陈印法规讲义 发布:2025-02-04 21:17:34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