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公证手写遗嘱有法律效力吗
⑴ 手写遗嘱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公证不是遗嘱有效的必要条件,公证遗嘱只是遗嘱的形式之一。自书遗嘱不去公证,只要其符合遗嘱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⑵ 自书遗嘱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自己写的遗嘱没有公证有效吗
有效。但是公证遗嘱法律效力最高。
遗嘱的形式
一、公证遗嘱
财产凭证(如涉及房产,指房产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契证)、户口本、身份证,到杭州市各公证处办理即可。如公证人员认为老人民事行为能力存在缺陷,可能影响遗嘱的效力的,会要求当事人提供专业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二、自书遗嘱
自书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全文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制作的年、月、日。自书遗嘱不需要见证人在场见证即具有法律效力。
自书遗嘱可按照下列程序订立:
(1)遗嘱人书写遗嘱内容。遗嘱人应亲自书写遗嘱全文,这样既可以真实表达遗嘱人的意志,又可防止他人伪造、篡改、添加遗嘱内容。
(2)遗嘱人在自己书写的遗嘱上写明书写的年、月、日和地点。订立遗嘱的时间对遗嘱的效力有一定的影响,如不同书面遗嘱内容相矛盾时,应以时间在后的书面遗嘱为准。同时,订立遗嘱的时间有时也可证明遗嘱内容的真伪。
(3)遗嘱人亲笔签名。
(4)自书遗嘱中如需涂改、增删,应当在涂改、增删内容的旁边注明涂改、增删的字数,且应在涂改、增删处另行签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公民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确为死者真实意思表示,有人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无相反证据的,可按自书遗嘱对待。
三、代书遗嘱
代书遗嘱是指因遗嘱人不能书写而委托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四、录音遗嘱
录音遗嘱是指遗嘱人用录音的形式制作的自己口述的遗嘱。为防止录音遗嘱被人篡改或录制假遗嘱弊端的发生,以录音形式设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的方法可以采取书面或录音的形式,录音遗嘱制作完毕后,应当场将录音遗嘱封存,并由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五、口头遗嘱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由于口头遗嘱有易于被篡改和伪造,以及在遗嘱人死后无法查证的缺点,所以《民法典》对口头遗嘱作了以上限制性规定。
⑶ 自己写的遗嘱,不经过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虽然我们现在一直在推崇遗嘱进行公证,但说实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要花费一笔钱去进行遗嘱公证还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对一些老年人。所以在现在的社会认识范围内,自己私下里边儿写的遗嘱,就算没有经过公证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只不过它需要一些额外的条件来支撑,那么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医嘱应该如何才能够生效?
第三,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遗嘱方式?
现在我们一直不断的推行遗嘱进行公证,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法律效率是最高的。因为只要拿出来经过公证的遗嘱,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得到大多数政府机关和一些机构的认可。相比较于私下说设立的一些遗嘱,它的公正力以及方便性都是得到极大的提升。
⑷ 自书遗嘱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自书遗嘱不公正也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公证后的法律效力要大于其他类型的遗嘱。
自书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自然人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确为死者真实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签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无相反证据的,视为自书遗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继承法》第五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第二十条规定 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⑸ 手写的遗嘱未经公证是否具有效力
当事人手书遗嘱,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内容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即便不公证也是有效的。如果是继承房产,建议最好进行公证。
依我国现行法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即遗嘱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是遗嘱人处分其财产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遗嘱若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其内容违反社会公德,则也不能有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⑹ 未经公证的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未经公证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⑺ 遗嘱没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遗嘱没公证也会有法律效力。但是公证完毕的遗嘱有着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其他形式的遗嘱之上。在危急的情形下,遗嘱人可以订立口头遗嘱。订立口头遗嘱时,需要有2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在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录音的形式来订立遗嘱的,那么所订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遗嘱处分个人财产】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⑻ 手写的遗嘱没有公证,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国的继承法规则公民能够按照法律规则订立遗言处分个人财富,将其个人财富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能够赠给国度、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为了防止不用要的争议,倡议能够采用公证遗言的方式。
⑼ 遗嘱不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一、没有公证过的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继承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民可以自己立遗嘱除非自己的个人财产,并且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在立遗嘱时,可以指定一个或数个继承人继承遗产,也可以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受遗赠人)。
在相关法律中并没有规定立遗嘱一定要进行公证,公民私下立的遗嘱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不过经过公证处公证的遗嘱在发生纠纷时不会产生争议。
如果在私下立的遗嘱可以由两个以上的见证人进行见证,以避免争议。但是以下人员不得作为见证人:
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2、继承人、受遗赠人;
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同时,除了书面遗嘱之外,如果遗嘱人危急情况的,可以在两个见证人以上的情况下立口头遗嘱,但是在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有能力立下书面遗嘱或者录音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无效。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遗嘱人的遗嘱在财产处分中,只能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不能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在遗嘱人去世后,夫妻共同财产不属于遗产,不被继承,属于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二、如何申请遗嘱公证
在申请遗嘱公证时,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而遗嘱公证通常会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且由承办公证人员全程亲自办理,特殊情况下只能由一名公证人员办理时,应当再请以为见证人在场,且该见证人也应在遗嘱和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而申请遗嘱公证应当准备如下材料:
1、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住址和联系方式;
2、事实发生的地点,情况等;
3、真实、合法的相关证明材料。
在进行遗嘱公证时,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且注明日期,如果是代书遗嘱必须有其他两名见证人在场,且由一名见证人进行代书,注明日期,而且两名见证人和遗嘱人都必须签名或盖章。同时录音遗嘱公证也需要有两名其他见证人在场。
自此,遗嘱公证的就完成了,而时候再有公证人员于公证处进行审查、核实和登记则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⑽ 手写的遗嘱没有公证过,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如果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即使没有公证也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