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中国疫苗事件的法律责任

中国疫苗事件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24 00:18:52

⑴ 关于疫苗接种的法律法规

第一条为了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促进疫苗行业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本法所称疫苗,是指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第三条国家对疫苗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科学监管、社会共治。
第四条国家坚持疫苗产品的战略性和公益性。
国家支持疫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疫苗研制和创新,将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疫苗研制、生产和储备纳入国家战略。
国家制定疫苗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疫苗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鼓励疫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升疫苗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平。
第五条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加强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负责。
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保证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依法承担责任,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
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疫苗安全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疫苗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疫苗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疫苗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疫苗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疫苗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预防接种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疫苗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疫苗监督管理工作。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承担药品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下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疫苗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预防接种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疫苗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疫苗监督管理有关工作,定期分析疫苗安全形势,加强疫苗监督管理,保障疫苗供应。
第十条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疫苗追溯标准和规范,建立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整合疫苗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追溯信息,实现疫苗可追溯。
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与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相衔接,实现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最小包装单位疫苗可追溯、可核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应当依法如实记录疫苗流通、预防接种等情况,并按照规定向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提供追溯信息。
第十一条疫苗研制、生产、检验等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生物安全风险,加强菌毒株等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操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保证菌毒株等病原微生物用途合法、正当。
疫苗研制、生产、检验等使用的菌毒株和细胞株,应当明确历史、生物学特征、代次,建立详细档案,保证来源合法、清晰、可追溯;来源不明的,不得使用。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疫苗行业协会等应当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等活动定期开展疫苗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预防接种知识等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

⑵ 用生理盐水制作假新冠疫苗被抓,犯罪份子将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犯罪分子索要承担的责任是比较重的,肯定被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假充好,不合格产品,销售额度满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会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销售额达到了200万元以上,有可能会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甚至有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严重的还要没收财产。对于这个疫苗用生理盐水制作的,本身就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所以对于这样的产品要没收查处,同时对犯罪分子要严厉打击。

在当下疫情比较严重的今天,我们确实应该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就算要接种疫苗也应该要到正规的疾控中心去进行接种。千万不要到那些私人的诊所,或者说一些不是很正规的机构去进行接种疫苗,很有可能这些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给我们注射的是违规的疫苗。当然还要在网络上查询一下相应的信息,看看现在这个区域以及你所在的地方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种,如果没有就不要贸然相信。

⑶ 研发疫苗属于法律事件吗

属于疫苗管理法草案(简称“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作为疫苗管理领域的专门立法,草案三审稿加大了对疫苗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罚款额度,增加处罚种类。草案还补充规定了一些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比如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对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劣药等违法行为,加大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的罚款处罚力度;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增加行政拘留的规定。

草案三审稿加大了对疫苗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特别增加了“从重追究刑事责任”“增加相应的违法处罚”等方面的条款,应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有助于提高法律的严肃性和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⑷ 中国的疫苗事件如何处理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问题疫苗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因“狂犬病疫苗生产记录造假”事件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3天后,长春长生再因2017年10月被调查的“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事件被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罚款344万余元。近日来,疫苗事件在舆论场中引起发热议,也让公众普遍产生了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⑸ 非法疫苗事件相关人员触犯了哪些法律

案例: 2016年3月19日晚,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内储运输销往24个省容市,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此次涉及疫苗买卖线索的共胡24个省份近80个县市。根据山东济南非法疫苗案的线索,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深入追查,目前立案69起,犯罪娣人130余人。一、阅读案例,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涉案人员违反了什么原则?涉案人员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解析:本题考查行为分析,题干中非法疫苗案的涉案人员,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二、案例中的儿童、成人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儿童、成人的人身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受到了侵犯。解析:本题考查消费者的权利,题干中非法疫苗案的涉案人员,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⑹ 疫苗事件到底谁的责任

“疫苗事件”是制造者和监管者的共同责任;
疫苗制造者是以营利为目的,以次充好。而疫苗的检查、监管部门是把关部门,工作要是认真负责,就不会出现“疫苗事件”。

⑺ 中国1000剂新冠疫苗被盗,4名嫌犯被捕,将会被如何判决

虽然我国的疫情形势已经得到基本的控制,但是在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重,而新冠疫苗就是应对疫情的重要“法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最近却发生一起盗窃疫苗的案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国1000剂新冠疫苗被盗,4名嫌犯被捕

据悉,1000多剂中国疫苗被4个印尼人盗窃。凶手曝光后不久,4名印尼人因这起事件被捕。相关报道披露后,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亚洲,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纷纷猜测幕后黑手是谁。据调查,这些印尼人在偷完疫苗后,选择以每剂25万卢比(约合112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印尼人。

所以很多国家其实抵制美国疫苗,而英国和印度的疫苗也有很多类似的黑料。至于俄罗斯疫苗,虽然性能稳定,但生产能力相对有限。相比之下,中国疫苗经过临床验证,可以放心使用,生产能力也很强。目前,中国已经免费为本国人民接种了数亿剂疫苗。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内容了。对此, 你怎么看?

⑻ 中国的疫苗事件怎么处理

法规条文白纸黑字摆在那里,但“问题疫苗”非法交易依然屡禁不绝。而疫苗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人们期待,在及时查清公布涉事疫苗及制品的来源与流向之外,痛定思痛,追根溯源查堵生产、流通、购销、使用等环节的监管漏洞。相关职能部门应恪守职责,用高效透明、严丝合缝的监管措施阻遏非法疫苗流通,确保疫苗安全。(新华社) 建国以来,中国的疫苗全靠自力更生,而且研发的好多疫苗是国际领先的,比如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世界上公认中国的疫苗是好的,又比如中国研发的天花疫苗的天坛株,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好疫苗,而中国自主研发的甲肝减毒活疫苗还销往亚洲多个国家。总的来讲,中国国产疫苗的质量是过关的,但是因监管不严,个别厂家疫苗的质量出现问题,也有一些不法商贩乱生产,但不能以偏概全。大家怀疑国货的质量,包括怀疑国产疫苗,是因为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都会让信任缺失、怀疑滋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

⑼ 公司组织自愿接种新冠疫苗,出了事故责任算谁的

公司组织针对新冠的自愿疫苗接种,并与公司签署了自愿疫苗接种责任书。如果有事故,算本人责任,但公司没有责任。然而,国内新冠疫苗现在是安全的,不会发生任何事情。
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国成功分离出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病毒,3月16日20时18分,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4月13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3]。同一天,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名科学家、医生、捐赠者和制造商组成的专家组发表公开声明,承诺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疫苗的研发。6月19日,中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临床试验。10月8日,中国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2021年6月15日,据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冠疫苗接种量突破9亿剂,覆盖人数超过6亿人,接种人数和覆盖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二、新冠接种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后,应观察该部位30分钟。接种当天,注射部位应保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妥善安排休息。接种当天不要洗澡或剧烈运动。接种疫苗后一周内避免食用平时没有吃过的食物,尽量不要饮酒、辛辣食物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推荐免疫程序为2次注射,间隔2-4周,接种应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接种间隔不能提前,但可以推迟,因为不能及时接种。建议尽早接种疫苗和早期保护。一般反应无需治疗即可自行恢复。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疫苗与其患者的任何灭活疫苗相似。
疫苗接种成功率不是100%,少数接种者可能在疫情期间患病。在没有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仍然很容易传播。因此,接种疫苗后应继续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场所。

⑽ 中国新冠疫苗致死找谁赔偿

法律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该职工的死亡是不是有疫苗引起,此人有没有其他疾病或病症,心脏病脑卒死等原因都可以,需要临床医学来确认,如果死与疫苗有直接的关联,算医疗事故处理比较好认定,不在工作现场肯定是不可以的,如果在工作场所,也是打疫苗后发生,那就看看企业的情况了,可以算工伤,主张医疗事故也可以,需要解刨认定才可以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第五十二条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二)因疫苗质量问题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第九十六条 因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受种者损害的,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因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公司颁布规章制度后的结束语 发布:2025-02-04 10:37:18 浏览:907
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10:37:10 浏览:358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确定 发布:2025-02-04 10:35:44 浏览:605
招募刑辩法律援助律师 发布:2025-02-04 10:08:03 浏览:559
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 发布:2025-02-04 10:02:38 浏览:631
2016年诉讼法收费标准 发布:2025-02-04 09:55:14 浏览:841
商法之商 发布:2025-02-04 09:23:02 浏览:154
工商局合同科向群众宣传合同法 发布:2025-02-04 09:09:19 浏览:363
疫情防控司法所 发布:2025-02-04 08:50:42 浏览:856
法律援助中心特邀监督员 发布:2025-02-04 08:49:16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