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
1. 各大APP里的用户协议感觉霸王条款很多,单方面的各种免责,这是否合法
各大APP里面的用户协议霸王条款的确很多,单方面免责不合法。强制性要求用户选同意,有很多人只是为了用APP就会下载下来,一旦点拒绝,就完全进入不了页面,下载下来也没有用,最后也只有下卸载。这种提问虽然已经显示出来是可以选择确认或是拒绝,基本上是一种霸王条款。很多APP在使用时会弹出各种弹窗广告,在买东西时也能感觉到还没有搜索商品名称,自己想要买的相关产品就已经显现在旁边,这都是因为隐私已经被暴露了,那么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总之,很多商家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涉嫌了我们的隐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约束某些APP,让他们不再有可乘之机。
2. 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1、只要协议书的内容没有法律所禁止的规定,并且是在双方公平、自愿的情况下达内成的,就有法律效力。容
2、如果协议中的内容涉及部分法律禁止的规定,也不能完全否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但对法律有禁止规定的条款将无效!
3、自行达成的协议是可以反悔的,但在诉讼中将做为一项考量的参照。经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证部门等主持达成的协议完全有效。
3. 服务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
服务协议等同于服务合同,受《合同法》的保护,因此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规避法律的条款和侵害当事人利益的“霸王条款”没有法律效力。因为这类条款违反合同法原则。
4. 平台注册时默认签订的用户协议,里面有免责说明,属不属于霸王条款这算格式条款吧,有法律效力吗
1,用户抄协议属于合同性袭质,其中条款属于按照合同法的要求在协议中的必要内容,不属于侵权。
2,依《合同法》规定,合同的条件包括:
第十二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5. 在app上两个用户之间签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摘要 看情况:
6. 没看就同意的用户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目前,各种互联网产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应该都发现了,我们经常被要求勾选一个“用户协议”,以表示自己已经了解并同意相关的条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量用户根本没有仔细看过其中的条款,不了解自己拥有什么权利和需要承担怎么样的义务,那么这个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法》中对于格式合同中的条款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由于合同条款制定的时候是没有经过双方协商的,所以《合同法》对于格式合同特别作出了以下规定,以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有提示、说明的义务,应当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予以说明;(2)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3)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因此,只要一份用户协议符合《合同法》中对于格式合同的要求,而且不存在其他法定无效的情形,那么在原则上基本可以认为它具备法律效力。
那么有用户协议,企业就能“为所欲为”吗?
并不是的,这个时候有一个操作,叫做“主张合同无效”。
《合同法》对于格式合同条款的无效判定,在第四十条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此外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颁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中第十七条也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合同格式条款的,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按照公平原则确定交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采用显著的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网络商品经营者、有关服务经营者不得以合同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也就是说,虽然这些条款是当事人双方没有协商就制定出来了,用户也在各种原因下自愿签署了,但如果企业想要依靠这样的协议文件免除自己理应担负的责任,加重用户需要承担的责任,这都是行不通的。在合同条款中存在明显的不平等、不合理之时,用户是有权主张合同文件无效的。
7. 在app上两个用户之间签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这种协议只要是协议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就是有效的,不必经过律师审核。律师审核只是为了保证合同文本对委托人更有利,降低合同风险。有些企业在签订合同前找律师审核,只是在履行内部的法律事务程序,属于内部管理问题,不是法律要求的。
8. 小孩子在家长没同意的情况下同意用户协议有效吗
您好:只要您孩子还没满十八周岁的话,那么用户协议是无效的,因为未满十八岁的孩子没有民事权利的,只要家长不承认,通常同意用户协议是无效的!
所以小孩子在家没有经过家长同意就同意用户协议是无效!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谢谢!
9. 企业如何加强用户协议的法律效力
现行《合同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于用户协议这种格式合同有非常多的要求和限制,那么作为企业一方,应该如何优化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呢?
首先,我们要认真谨慎地审阅每一条格式条款,除了避免字句上表达模糊的情况,还要看是否存在一些不平等、不合理的情况,避免用户因此主张合同无效。
其次,我们可以在一些需要用户特别注意的重要条款上进行加粗、倾斜、下划线等操作突出显示,尽可能地尽到己方提示、说明的义务。在页面设置上,要让用户主动勾选同意后,才能点击下一步,而不能设置默认勾选同意。
上面的一些法律条文听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如果能够妥善用好用户协议这种合同文件,是可以在各种民事活动中保障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10. 协议都有法律效力吗
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协议有效的条件主要有: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各方意思表示真实且一致;
3、协议书内容与签订程序均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