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任专家法律责任

担任专家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24 20:25:01

A.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有哪些情形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完整解读:根据《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第四专章有关条属款,第二十七条 评审专家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或者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的,由财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评审专家与供应商存在利害关系未回避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评审专家收受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评审专家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其评审意见无效;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评标委员会是指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中,依法由招标人(采购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建,负责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的临时性权威机构。关于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可以来自同一单位吗?评标委员会在评标期间是否有义务核实投标信息真伪?以及评标委员会成员哪些行为是违规操作以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可以来自同一单位吗?
答:根据现行的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2名专家来自同一单位并没有违背相关规定。从实际操作而言,只要判断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不受任何干扰,独立、负责地提出评审意见”,就不会影响评审专家的评审资格和评审结果。
二、评标委员会在评标期间是否有义务核实投标信息真伪?
评标委员会在评标期间没有义务核实投标信息真伪,但是有权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说明。
《招标投标法》第40条第1款规定:“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因此评标委员会只应当对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投标文件的响应进行客观评审。评标委员会没有司法鉴定职责和能力,所以没有义务核实投标信息真伪。但是如果招标文件约定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的投标文件保留查证的权利,则评标委员会基于对投标信息的合理怀疑可以进一步查证,这属于权利,而不是义务。
此外,根据《招标投标法》第39条之规定,评标委员会有权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说明,但是澄清或者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评标结束后,如果其他投标人依法对中标候选人的投标信息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招标人可以组织原评标委员会进行进一步核查;如果投标人进一步提出投诉,行政监督部门在受理投诉后可以另行进行调查。
三、评标委员会成员哪些行为是违规操作?
依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一条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
(一)应当回避而不回避;
(二)擅离职守;
(三)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
(四)私下接触投标人;
(五)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或者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要求;
(六)对依法应当否决的投标不提出否决意见;
(七)暗示或者诱导投标人作出澄清、说明或者接受投标人主动提出的澄清、说明;
(八)其他不客观、不公正履行职务的行为。
以上违规操作评标委员会成员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第一、责令改正,评标委员会成员出现上述违法行为时,应及时予以纠正、以保证评标客观性和公正性。
第二、暂停、取消评标资格。对于出现上述违法行为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将根据情节轻重,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直至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
同时,依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没收收受的财物,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得再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 专家论证专家要承担什么责任

你好,专家论证后出现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专家论证范围的,由专家负责,应追究专家责任,属单位决策的,对项目金额较大,技术参数专业程度高复杂性强的,一般需组织同行专家论证,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修改建设方案,论证时,要专家全面了解项目内涵。

D. 鉴宝专家17万骗画事件,其鉴宝专家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鉴宝专家17万骗画,当然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纵观整件事前后,有点让人哭笑不得,有人利用信息差赚取不义之财,已经达到了如此不择手段的地步,如果这种情况还不受到法律的制裁,哪里还有正义和公平的存在?

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得知,鉴宝专家刘岩一定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先是故意压价买入画,转手卖高价,而后还被发现身份作假,这个情节就很严重了,国内专家作假、学历作假等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在光鲜的灯光和包装下成为权威的代表,实际上却什么都没有付出过,就享受别人的劳动果实,这样的行为也会成为他个人一生的污点,甚至对整个行业都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不受到法律的制裁,真的说不过去。希望尽快让我们看到正义的光,让犯错的人自己承担后果。

E. 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评标专家承担哪些义务

根据《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第十四条 评标专家负有下列义务:

(一)有《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和《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

(二)遵守评标工作纪律,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他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三)客观公正地进行评标;

(四)协助、配合有关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
参考资料: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专业词典”和“政策法规”

F. 保险公司的外聘专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作为外国公民在中国是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作为外聘专家,是否承担相应的责任应该双方在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的。

G. 评审专家泄露评审情况后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评标委员会成员及评标现场的工作人员(包括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的人员)对于评标情况均负有保密义务,如前述人员向他人透露评标过程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由对招标投标活动行使监督权的行政监督部门给予警告;

(2)没收收受他人的财物;

(3)可以依照违法情节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4)取消该评标专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

(5)禁止其参加任何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

(6)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主要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六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评标委员会成员或者参加评标的有关工作人员向他人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给予警告,没收收受的财物,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有所列违法行为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得再参加任何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H. 提供技术审查服务的个人专家可以承担法律责任吗

权利义务对等。没有不承担义务的特权。

I. 请教:工程竣工验收专家对工程质量的评定意见承担法律责任吗

当然要承担责任。

J. 专家论证专家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国刑法抄规定,承担资产袭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他们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可是我们看到,专家论证不同于资产

热点内容
劳动法工龄赔偿从哪年生效 发布:2025-02-04 06:37:54 浏览:922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说法错误的是 发布:2025-02-04 06:32:56 浏览:954
劳动法工资不给 发布:2025-02-04 06:30:44 浏览:602
合同法中对日期的规定 发布:2025-02-04 06:23:35 浏览:131
道德经第77章 发布:2025-02-04 05:58:04 浏览:946
民法典司法机关 发布:2025-02-04 05:51:44 浏览:963
道德和情理 发布:2025-02-04 05:48:43 浏览:743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发布:2025-02-04 04:47:18 浏览:415
刑事诉讼法中案情重大的标准 发布:2025-02-04 04:39:23 浏览:498
法治频道忏悔录 发布:2025-02-04 04:37:05 浏览: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