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信访答复意见书的法律效力

信访答复意见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5-25 03:24:44

『壹』 对信访答复意见不服怎么办

法律分析: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规定的内容可以得知,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对涉法涉诉的信访案件,走司法途径通过法律救济解决。

法律依据:《信访条例

第三十四条 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第三十五条 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复核机关可以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贰』 劳动仲裁与信访复核意见哪个更权威

当然是劳动仲裁,这是法定程序,如果对方不提起诉讼,就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信访只是给你个答复,并没有实质意义。

『叁』 信访意见书有法律效力吗

信访,是指公民、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自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所以它不具备法律效力,仅仅就是一种官民之间的沟通而已。

『肆』 信访处理意见书法院认可吗

不能作为证据。答复意见是对信访事项,回复处理意见或结论。而证据是直接证实案件事实的书证材料、证言、调查询问笔录、勘验鉴定意见、电子数据等。比如,你向信访局控告强拆违法、违规,现场的照片、录像、公安机关的勘验现场记录、调查询问笔录是证据,而信访局答复是否存在违规强拆的意见书不算证据,法院不能采用为证据,但可以将信访局的调查材料作为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4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根据民诉解释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由作出裁定、支付令的人民法院或者与其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执行。认定财产无主的判决,由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将无主财产收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信访处理意见不属于法院的判决、裁定、支付令等不能申请强制执行。信访的事项,法院不受理的。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伍』 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非本人签字是否生效

你签字不签字意见书都是生效的,当然你可以签字不同意。
同时你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复查、复核申请。来继续维护你的权益
不过信访办事效率很低,如果走法律程序会更快一些。
祝你的问题早日解决,希望采纳

『陆』 信访意见答复书,现在有没有法律效力

根据信访条例,该答复书是指导性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有法律效力的只能是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

『柒』 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捏造事实可否行政诉讼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2月8日出台的司法解释,信访答复意见书不具有可诉性。故信访答复意见书不可以进行行政诉讼。

『捌』 信访撤销后信访意见书有用吗

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是不具备法律效力。

国家的各级信访单位都不是立法部门,也无权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任何文件和文书。信访意见书没有法律效力。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所以它不具备法律效力,仅仅就是一种官民之间的沟通而已。

『玖』 收到信访受理告知书管用吗

法律分析:根据信访条例,该答复书是指导性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有法律效力的只能是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告知函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只是起到警告作用,如果催告后不进行处理。下一步对方可能会采取其他行动,比如说到法院起诉。国家的各级信访单位都不是立法部门,也无权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任何文件和文书,信访意见书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信访条例》

第二十二条 信访人按照本条例规定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登记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并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受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有关行政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当场书面答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是,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有关行政机关应当相互通报信访事项的受理情况。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宣传法制、教育疏导,及时妥善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第二十九条 信访人反映的情况,提出的建议、意见,有利于行政机关改进工作、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认真研究论证并积极采纳。

第三十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信访事项或者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十一条 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要时可以要求信访人、有关组织和人员说明情况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听证应当公开举行,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听证范围、主持人、参加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二条 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经调查核实,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处理,并书面答复信访人:(一)请求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予以支持二)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应当对信访人做好解释工作三)请求缺乏事实根据或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不予支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作出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应当督促有关机关或者单位执行。

热点内容
道德经第77章 发布:2025-02-04 05:58:04 浏览:946
民法典司法机关 发布:2025-02-04 05:51:44 浏览:963
道德和情理 发布:2025-02-04 05:48:43 浏览:743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发布:2025-02-04 04:47:18 浏览:415
刑事诉讼法中案情重大的标准 发布:2025-02-04 04:39:23 浏览:498
法治频道忏悔录 发布:2025-02-04 04:37:05 浏览:84
新劳动法岗位调整 发布:2025-02-04 04:06:08 浏览:466
沈险峰律师 发布:2025-02-04 03:50:53 浏览:363
西宁市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2-04 03:44:47 浏览:176
大学生必知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4 03:38:32 浏览: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