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代理报关的法律责任
㈠ 报关企业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以报关企业自己的名义代理报关的行为”就是间接代理报关,报关企业回应当承担与进出答口收发货人自己报关时所应当承担的相同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应该由进出口收发货人承担法律责任,进出口收发货人是委托人,不是代理人。
㈡ 个人可以报关吗
不可以。
根据《海关法》第十一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必须依法经海关注册登记。未依法经海关注册登记,不得从事报关业务。报关企业和报关人员不得非法代理他人报关,或者超出其业务范围进行报关活动。
根据《海关法》第二十四条: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和有关单证。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没有进出口许可证件的,不予放行,具体处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十四日内,出口货物的发货人除海关特准的外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二十四小时以前,向海关申报。进口货物的收货人超过前款规定期限向海关申报的,由海关征收滞报金。
(2)直接代理报关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海关法》第八十七条:海关准予从事有关业务的企业,违反本法有关规定的,由海关责令改正,可以给予警告,暂停其从事有关业务,直至撤销注册。
根据《海关法》第八十八条:未经海关注册登记从事报关业务的,由海关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报关企业非法代理他人报关或者超出其业务范围进行报关活动的,由海关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报关注册登记。报关人员非法代理他人报关或者超出其业务范围进行报关活动的,由海关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㈢ 报关行直接代理,如果申报货物情况与实际货物不相符,责任由谁来承担
货物人
报关员是不负责的
㈣ 在代理报关中,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有区别吗,哪个要报关行,承担法律责任
直接代理报关是以委托人的名义报关,代理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作用于被代理人版;
权
间接代理报关是以报关企业自身的名义报关,报关企业承担其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
我国报关企业大都采用直接代理报关,间接代理报关只适用于经营快件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
㈤ 自理报关与找代理公司报关的区别是什么
自理报关:假如公司有自营进出口权,并且在海关有注册登记,另外公司有报关员,那么报关员就可以自行前往海关报关。
代理报关:如果公司有自营进出口权,并且在海关有注册登记,但公司没有报关员,那么公司就需要委托其他拥有报关资质的专业报关公司(报关行)代理报关,一般都是以贵司的名义去向海关申报,只不过去报关的是报关行的报关员,需要支付代理报关费。
㈥ 自理报关和代理报关有什么区别
一、业务范围不同
1、自理报关只从事与本企业有关的报关业务,企业的业务范围决定了企业报关员的报关业务范围。
2、代理报关只能代理该企业所承揽的货物的报关业务。
二、报关分类不同
1、自理报关: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自行办理报关手续称为自理报关。自理报关单位必须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和报关权。
2、代理报关: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代理其办理报关手续的行为。代理报关根据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又可以分为直接代理报关和间接代理报关。
三、报关部门不同
1、自理报关单位是经经贸管理部门批准,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
2、代理报关企业是具有有关部门批准的对外:贸易仓储运输、国际运输工具、国际运输工具服务及代理等业务经营权,兼营报关服务业务的企业。
㈦ 代理法律责任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代理责任:
1、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负连带责任;
2、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职责,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责任;
3、无权代理造成损害的责任。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四条
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造成被代理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七十六条
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㈧ 在报关中自理报关和代理报关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自理报关和代理报关都是针对货物报关而言,两者必须依法在海关注册登记后才能办理报关业务;
二、区别
1、自理报关单位是经经贸管理部门批准,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自理报送单位可以对外签约,并只能向海关办理本身所签约项下的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手续,不能代办其他单位签约的货物报关手续。
2、代理报关企业是具有有关部门批准的对外;贸易仓储运输、国际运输工具、国际运输工具服务及代理等业务经营权,兼营报关服务业务的企业。代理报关企业是历史沿袭而成的,如外运、外代公司等。它只能代理该企业所承揽的货物的报关业务。
(8)直接代理报关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报关流程
进出口商向海关报关时,需提交以下单证:
1、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一般进口货物应填写一式二份;需要由海关核销的货物,如加工贸易货物和保税货物等,应填写专用报关单一式三份;货物出口后需国内退税的,应另填一份退税专用报关单。
2、货物发票。要求份数比报关单少一份,对货物出口委托国外销售,结算方式是待货物销售后按实销金额向出口单位结汇的,出口报关时可准予免交。
3、陆运单、空运单和海运进口的提货单及海运出口的装货单。海关在审单和验货后,在正本货运单上签章放行退还报关贡,凭此提货或装运货物。
4、货物装箱单。其份数同发票。但是散装货物或单一品种且包装内容一致的件装货物可免交。
5、出口收汇核销单。一切出口货物报关时,应交验外汇管理部门加盖"监督收汇"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并将核销编号填在每张出口报关单的右上角处。
6、海关认为必要时,还应交验贸易合同、货物产地证书等。
㈨ 代理报关中直接代理报关和间接代理报关的区别
代理报关中直接代理报关和间接代理报关的区别:直接代理报关是指报关企业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间接代理报关是指报关企业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以报关企业自身(被委托人、代理人)的名义向海关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
代理报关又分为直接代理报关和间接代理报关。 报关是履行海关进出境手续的必要环节之一。指的是进出境运输工具的负责人、货物和物品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在通过海关监管口岸时,依法代理其进行申报并办理有关手续的行为。 报关涉及的对象可分为进出境的运输工具和货物、物品两大类。我国海关法律把有权接受他人委托办理报关业务的企业称为报关企业。报关企业必须依法取得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许可并向海关注册登记后才能从事代理报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