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神经病付法律责任吗

神经病付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2-05-26 04:30:05

A. 神经病违法需要负责吗

法律分析:1、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2、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 我国对神经病扰民有怎样的法律法规

我国对神经病扰民的规定处理,可以去公安局,公安部门有责任对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对本人及他人的安全有威胁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公安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强制约束。公安部门如果不作为,当事人可以到公安督察部门举报。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如果要想免除法律责任,必须得到法律上的确认才可以认定为精神病人,而这是需要经过法定机关做鉴定的,精神病人分很多种,对于间歇式的精神病人等,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应当承当一定的法律责任,无论何种精神病人,如果给他人造成伤害都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是这种责任可能要由其监护人履行或带精神病人履行。要承担停止损害、赔偿损失等责任,该精神病人已经构成对你的侵权,但他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应由他的监护人承担责任,他的监护人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成年兄弟姐妹,你可以向他的监护人请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你可以先找到他的监护人,协调解决,如果可以解决,那就最好不过了。如果不可以解决,你有权起诉他的监护人, 针对精神病人损害他人财物的现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别人损害的,让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如果精神病人的行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在和其监护人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可以报警处理,也可以让村委会介入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 精神病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目前的规定是不追究或者从轻

实际上应当从重
1 防治某些人假借回精神病的名义答来趁机违法
2 精神病本来对社会基本就没什么贡献了,所以如果危害了社会,人道毁灭似乎对社会更好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我们自然是保护和宽恕弱者
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不能让个别的人,毁灭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D. 神经病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法律分析: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E. 神经病打砸了别人车负不负法律责任和倍偿

需要负法律责任,需要赔偿,属于故意破坏他人财物,结合有关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分为了四种,包括: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一千元以上的。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这是一条兜底条款,意图达到法律涵盖范围的最大化。
法律分析
故意毁坏财物刑事立案标准是财物损失在一千元以上或者毁坏财物三次以上。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爱护公园及公共设施,如果故意损坏,导致财物发生损失,金额较大的公安机关要介入处理。立案后,展开后续侦查,该移送检察院的移送检察院起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犯故意破坏财物罪,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造成停产或经营停止,引起重大损失;破坏手段极其恶劣的等等。只要是一般主体其实都是可以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而实际在实施了这样的行为之后,同时要求达到了规定的数额或者符合一定的情节,不然的话也不能直接认定构成此罪。另外还要注意,此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以要是过失毁坏了他人财物的,一般不能成立此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F. 患神经病的人杀人为什么不用负法律责任

因为他们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一般是两类,一类是未达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另一类是因为精神疾病而没有刑法所要求的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
因为不可控,所以不负责。而也因为不可控,他们平时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很多事情他们是不能去做的,这也是一种坐牢一样的限制。图像精神病人,他们就不能乘坐飞机,那他们就不能出行游玩,也不能去住旅馆,这等于是每天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管制,那这种其实也是一种坐牢啊!
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该规定,确认精神障碍者为无责任能力人,有两个标准:一是他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精神病状态。或者说,从医学上看,行为人是基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而实施特定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这一标准即医学标准,也称生物学标准。这里的精神病,应作广义理解,不仅包括精神分裂症、癫痫病等,也包括痴呆症、夜游症、病理性醉酒等,但不包括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性变态等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功能障碍一般都不会因精神障碍而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只有精神病人才有可能成为刑法典第18条规定的无责任能力人;至于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则不属于刑法典第18条所称之“精神病人”。二是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使他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一标准即心理学标准,也称法学标准。只有将前后两个标准结合起来,才能认定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的精神障碍人属于无责任能力人。
间歇性,然后他又在没发病的状态的话,那是要负责的,所以并不是说患精神病的人杀人不负责任,而是要符合上面这么多规矩,心理学标准,各种不可判断,所以如果他是故意杀人的话,那是肯定要负责的

G. 精神病伤人要负法律责任吗

精神病人在发病时虽然不负刑事责任,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规定,过去不知道有精神病的成年人,精神病突发时致人损害的,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如过去有精神病,其突然发病致人损害的按照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的规定,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关于精神病的鉴定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H. 神经病犯法怎样处理!

间歇性神经病人是限制责任能力人,能证明他做出犯罪行为时是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但可以要求他的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针对你的问题,你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他的监护人应当给予民事赔偿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