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人的法律责任
㈠ 什么是拍卖委托人拍卖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法律分析:拍卖委托人在拍卖委托中有下列权利:
1、定拍卖标的的保留价并要求拍卖人保密。
2、拍卖开始前可以撤回拍卖标的。
3、拍卖成交后,有权取得拍卖品价款。
拍卖人的义务:
1、应当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
2、接受委托后,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委托其他拍卖人拍卖。
3、对委托人交付拍卖的物品有保管义务。
4、委托人、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的,应为其保密。
5、拍卖成交后,应按照约定向委托人交付拍卖标的的价款,并按照约定将拍卖标的移交给买受人。
6、不得以竞买人的身份参加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也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7、不得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的物品或财产权利。
8、不得与委托人串通,损害委托人利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十八条 拍卖人有权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拍卖人应当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十九条 拍卖人对委托人交付拍卖的物品负有保管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二十条 拍卖人接受委托后,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委托其他拍卖人拍卖。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二十一条 委托人、买受人要求对其身份保密的,拍卖人应当为其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二十二条 拍卖人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竞买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并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
《最高网拍规定》
第二十四条拍卖成交后买受人悔拍的,交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内依次用于支付拍卖产生容的费用损失、弥补重新拍卖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的差价、冲抵本案被执行人的债务以及与拍卖财产相关的被执行人的债务。
悔拍后重新拍卖的,原买受人不得参加竞买。
《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拍卖成交或者以流拍的财产抵债后,买受人逾期未支付价款或者承受人逾期未补交差价而使拍卖、抵债的目的难以实现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重新拍卖。重新拍卖时,原买受人不得参加竞买。
重新拍卖的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造成的差价、费用损失及原拍卖中的佣金,由原买受人承担。人民法院可以直接从其预交的保证金中扣除。扣除后保证金有剩余的,应当退还原买受人;保证金数额不足的,可以责令原买受人补交;拒不补交的,强制执行。
㈢ 拍卖法对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何规定
法律分析:法律责任是法律规定行为人从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或不承担(包括不适当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规定法律责任是保证法律规范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拍卖法》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六条分别不同情况,对拍卖活动中各类当事人违反本法有关规定的法律责任,以及具体的处罚都作了详细规定。其内容包括:
一、委托人违反本法的责任。委托人违反《拍卖法》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违法委托拍卖人拍卖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或权利;二是不说明拍卖物品暇疲,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三是参与竞买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竞买拍品的;四是不按时支付佣金的。对于委托人从事这几类行为,给买受人、拍卖人造成损害的,应依法予以赔偿,或依有关法律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拍卖人违反本法的法律责任。拍卖人违反《拍卖法》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擅自设立拍卖企业或从事拍卖活动;二是在拍卖中明知拍品有暇疵未予说明;三是拍卖人及工作人员违法参与竞买或者委托他人代为竞买,以及代他人竞买的;四是拍卖人违反规定在自己组织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自己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五是违反规定的比例收取佣金的。对于拍卖人从事这些行为给委托人或竞买人造成损害的,应负责赔偿,或依有关法律承担责任,对于第一类、第三类和第五类行为,法律规定还应给予一定比例的罚款。
三、竞买人的法律责任。竞买人违反《拍卖法》的行为主要是竞买人之间恶意串通,影响拍卖正常进行的。对于此类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予以赔偿,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一定比例的罚款。至于拍定人拍定后不领取或不及时领取拍品的,在前面有关规定的已确定相应的责任,此处不再处理。
四、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主要是有关国家机关主管人员和有关人员擅自处理拍卖物,于此情况应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给国家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第五十八条 委托人违反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委托拍卖其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拍卖人明知委托人对拍卖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没有所有权或者依法不得处分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四章第四节关于佣金比例的规定收取佣金的,拍卖人应当将超收部分返还委托人、买受人。物价管理部门可以对拍卖人处拍卖佣金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㈣ 私人公司开办公开拍卖会犯法违法嘛
该公司无拍卖资质的,属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拍卖业务的一般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货主把货物运到拍卖地点,委托拍卖行进行挑选和分批,拍卖行编印目录并招揽买主。参加拍卖的买主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仓库查看货物,了解商品品质,拟定自己的出价标准,做好拍卖前的准备工作。拍卖行一般还提供各种书面资料,进行宣传以扩大影响。
2.正式拍卖
正式拍卖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拍卖目录规定的次序逐笔喊价成交。拍卖过程中,买主在正式拍卖的每一次叫价,都相当于一项发盘,当另一竞买者报出更高价格时,该发盘即行失效。拍卖主持人以击槌的方式代表卖主表示接受后,交易即告达成。
3.成交与交货
拍卖成交后,买主即在成交确认书上签字,拍卖行分别向委托人和买主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佣金一般不超过成交价的5%。买主通常以现汇支付货款,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按仓库交货条件到指定仓库提货。由于拍卖前买主可事先看货,所以,事后的索赔现象较少。但如果货物确有瑕疵,或拍卖人、委托人不能保证其真伪的,必须事先声明,否则,拍卖人要负担保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第十条 拍卖人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从事拍卖活动的企业法人。
第十一条 企业取得从事拍卖业务的许可必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拍卖业的部门审核批准。拍卖企业可以在设区的市设立。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未经许可从事拍卖业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㈤ 最高人民法院拍卖规定
法律分析:司法拍卖是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强制执行程序中,按程序自行进行或委托拍卖公司公开处理债务人的财产,以清偿债权人债权的工作。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进行变价处理时,应当首先采取拍卖的方式,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对拟拍卖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对于财产价值较低或者价格依照通常方法容易确定的,可以不进行评估。当事人双方及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不进行评估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对被执行人的股权进行评估时,人民法院可以责令有关企业提供会计报表等资料;有关企业拒不提供的,可以强制提取。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
第三条 人民法院拍卖被执行人财产,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拍卖机构进行,并对拍卖机构的拍卖进行监督,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对拟拍卖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对于财产价值较低或者价格依照通常方法容易确定的,可以不进行评估。当事人双方及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不进行评估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对被执行人的股权进行评估时,人民法院可以责令有关企业提供会计报表等资料;有关企业拒不提供的,可以强制提取。
㈥ 法律是如何规定拍卖当事人的法律责任的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司法解释,对于作为质押,财产保全,以及经济纠纷案件的争议标的物品,在判决生效后,法院有权自行决定拍卖,而不用通知当事人或取得当事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