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智力残疾与法律责任

智力残疾与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5-29 05:25:01

Ⅰ 智力残疾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智力残疾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有:如果智力残疾人是属于精神病人的,那么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Ⅱ 大脑二级智力残疾因为盗窃2000元左右能服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智力残疾的人犯罪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要分具体情况分析。
1、如果智力残疾的人经过鉴定是完全的无刑事责任能力,则不构成犯罪。
2、如果智力残疾的人经过鉴定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则需要负刑事责任,不过应当对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Ⅲ 智力残疾人犯罪如何量刑

法律分析:智力残疾人犯罪根据其所犯罪名以及犯罪情节进行量刑;如果是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要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Ⅳ 智力残疾小孩做出不妥行为需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不是,根据刑法规定,只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时候才不负刑事责任。第三级智力残疾不一定是精神病人。
没有这个说法,智力残疾不代表你可以违法。如果触犯了法律,还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精神残疾,应该是精神障碍,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无责任。
处理三级伤残罪不应该有刑事责任,但是要追究家长的责任。

Ⅳ 儿子26岁,是智障身体残疾,因受刺激而砍伤人,父母应当什么责任

第一,儿子既然是智力残疾,那么父母应该是监护人。第二,如果是智力残疾无意识伤人的,可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民事赔偿少不了的,当事人无法承担,由监护人负责。第三,智力残疾有伤人行为的,应该送医院治疗。

Ⅵ 智力残疾人违法如何处罚

智力残疾人如果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但是智力残疾4级经鉴定属于属于精神病人,不能控制和辨认自己行为的,则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民事责任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监护人来承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Ⅶ 智力残疾人打人能否拘留

智力残疾人打人,一般不能拘留。
三级智力残疾是需要拘留的,若智力残疾4级经鉴定属于精神病人,不能控制和辨认自己行为的,则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民事责任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监护人来承担。智力残疾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需要看其在实施犯罪时是否具备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
智力残疾,别称“智力落后”,是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智力损伤和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导致的痴呆,可以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
造成智力残疾的原因很多,先天性因素,如怀孕和产期因素、遗传因素、母亲疾病、母体营养不良、不良理化因素(抽烟、喝酒、吸毒)。分娩期间致残因素,如产伤、新生儿颅内出血、接生时意外事故、脑膜炎、脑积水。社会因素,如近亲结婚、父母一方低智力,恶劣环境和恶劣的教育条件会使孩子智力落后,环境污染、缺碘等也造成智力残疾。
另外,若正常人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Ⅷ 智力残疾罪会判刑吗

智力残疾受刑事处罚。智力残疾与正常人犯罪量刑是一致的。若是智力残疾的人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时不负刑事责任,需要受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Ⅸ 智力障碍残疾人造成国家钱财损失付什么法律责任

智力障碍残疾人造成国家钱财损失由于智力思维能力欠缺不需要承担责任,但是监护人对其负有监护不力责任,承担相应经济赔偿责任,情节严重者负有法律责任

Ⅹ 智力残疾受刑事处罚吗

法律分析:视情况而定。按规定智力残疾和精神病人犯罪是特殊犯罪主体,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