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刑事责任年龄下调
❶ 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多少岁
法律分析: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对12至14周岁的人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做了详细规定,有着严格的程序规定: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必须四个条件同时满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❷ 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此次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13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草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所以对于此次刑法年龄下调我是很赞成的,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更相信的是有些孩子是性本恶,他们并不是分不清善恶,而是本能就带着恶的基因,家人再纵容这群人的犯罪几率就非常大,年龄下调以后,好多家长应该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不敢在纵容孩子犯罪,这样也能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率。
❸ 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对未成年有啥影响
此次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事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将能够有效地减少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产生威慑作用。
根据新条款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该条款与已满14周岁的人尚未满16周岁不同的地方在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法律刑事责任年龄下调扩展阅读:
TA不再只是个孩子
本次刑法修正案对此争议的一锤定音,回应了人们对朴素正义的期待。此后,已满十二周岁而不满十四周岁的这类人,不被追求刑事责任的“优厚待遇”随即被取消,年龄不再是他们加持的“护身符”。“他还只是个孩子”瞬间变成“他不再是个孩子”,“他”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虽然立法者意图通过刑罚的威慑力来遏制低龄未成年人的恶性犯罪行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并不会因为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而彻底解决。
其他“问题少年”,可能还会“故伎重演”,甚至“变本加厉”转向犯罪;受过刑罚惩罚的未成年人,也还可能会制造出更大的社会危害。惩罚从来都不是目的,司法实践中也一直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❹ 刑事责任最低年龄调整到十二岁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将特殊情形下的刑事责任最低年龄降低到十二周岁,即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已满十二周岁的行为人只有在实施特定犯罪行为造成特定后果且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才应当被追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❺ 如何看待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
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十分的合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会更早的懂得各种道理。而这些年未成年犯罪的时间发生的越来越频繁,而且手段十分的残忍。
但是因为在法律的规定之下,这些未成年人都只是受到了简单的教育,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的事件一直让人们愤愤不已。
虽然下调至十二个能够彻底的解决未成年犯罪行为,但是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未成年犯罪的概率,我认为未成年犯罪主要的责任还在于家长的教育,很多的,未成年犯罪之后,他们的家长都会选择逃避,而不是由于去承担责任。
正因为未成年保护法这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远离了原来的环境,那么就可以重新展开正常的生活,殊不知在这样错误的教育之下,孩子只会在犯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认为能够将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十二周岁,也是用了很多无辜的未成年孩子的性命所换来的。还是希望法律能够更加的健全,社会也能够更加的稳定,孩子们也能成长的更加安心。
❻ 最新刑法修正案施行,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意味着什么
因为近年来未成年的犯罪越来越多了,必须做出相应的决断,未成年不再是免责金牌。据报道,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案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引发网络热议。近年来,包括我省在内多地发生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恶性案件,律师介绍,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视,同时,此次刑法修正案多处修改以保护未成年人。
此次刑法修正案中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对未成年人犯罪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❼ 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到多少岁
法律分析:我国的刑罚修正案十一出台后,将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这12周岁,如年满12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在经最高检核准后,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❽ 法定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官方对此有何具体说明
我国现行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一定程度上使得刑法无法对犯罪低龄化趋势予以有效遏制,较高的刑事责任年龄起点设置对涉恶性案件低龄未成年人形成了显著的“拦坝”和“隔离”效应,阻碍了刑法保障和防卫社会秩序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意味着立法上应当对社会客观变化做出相应的回应。实际上,我国修订的《民法总则》将最低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定年龄,从过去的10周岁下降至8周岁,也体现了对未成年人认知能力的提前。“从我国社会情况来看,未成年人在小学毕业后,理应能对严重的犯罪行为有所辨认和控制,而小学毕业大致在12周岁,因此,本次刑法修正案二审稿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到12岁符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同时有利于遏止低龄暴力犯罪化倾向。”刘经靖分析说。
实践中还应通过落实附条件不起诉、累犯排除以及犯罪记录封存等特定刑事法律制度,适度柔化刑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刚性作用,增强刑事治理效果。推动我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❾ 3月1日起,最低刑责年龄下调至12周岁,低龄犯罪会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俗话说: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但由于某些父母缺乏对孩子正确思想教育,过分溺爱,孩子身上出现了许许多多问题,给社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甚至出现低龄化违法犯罪… 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满12周年的孩子触碰法律红线将负刑责!
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调整!对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将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