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考试时间
① 我想知道考法硕士的具体情况,法律硕士的考试要分科吗有侧重方向吗怎样备考
不分--
全部考的都一样
全国统考
报名考就是了
1、考试科目: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 ③专业基础(含刑法和民法)④综合考试(含法理、宪法、中国法制史)。其中政治理论和英语试卷满分值各为100分,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专业基础和综合考试满分值各为150分, 命题由教育部委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
2、入学考试业务课参考书目: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06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2006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② 北大法硕
首先,想要考北大的法硕现在这段时间就要考试复习了,北大法硕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本科的学校不够好而担心,每年北大都有很多本科并不好,甚至没有上过本科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所以一定要加油,好的方法,勤奋努力加上科学的辅导,一定能够成功!
其次教材方面我看到一个很合理的说明:
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重要程度:★★★★★
推荐理由:考试的核心。也是官方确定的教材。而且从近年的趋势上看越来越重要。分析是主观题答案的来源,也是我们法硕需要记忆的部分唯一的依据,尤其是在综合课部分显得尤为重要。重点内容一定要按照分析的说法尽量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运用时间:所有时间段(温馨提示:切忌盲目等当年的分析,每年分析出版的都较晚,但每年变动都不是很大,在新的分析出版之前完全可以按照前一年的分析来复习)
2:考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重要程度:★★★★☆
推荐理由:指南是起到开始复习法硕的第一本教材的作用,相对于分析而言,论述较为充分,比较适合初学者,在某些方面,如刑法分则部分能够和分析起到互相补充的作用。在分析没有出现之前,指南就是法硕非官方的指定用书,虽然近几年地位稍有下降,但是仍然是任何一个法硕考生都不能或缺的资料。
运用时间:复习初期(后期背诵以分析为准)
3:《考试大纲配套练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重要程度:★★★
推荐理由:它按年份按部分按题型把历年真题给你分类好了。而且告诉了你每年考哪部分考多少分,这样你就能找到复习的重点。比如:法制史唐宋是重点。所以我唐宋那部分就比别的部分看的多的多。而且还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哪些主观题近年考过,不要背了。再有强调下出版社很重要。我曾经买了一本法律出版社的也就什么大纲配套分析结果一点不靠谱。
运用时间:在看分析两轮,听课一轮后。背主观题之前以及最后冲刺阶段把做错的题目反复分析记忆的时候。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看一章做一章,这样你会觉得自己很牛,都会做。还是要复习完了,当考试来做。毕竟真题就那么多做一遍就没了。下次再做都是做过的了有了印象就没意义了。复习完N轮候再做,不会时再看答案和翻分析印象深刻。
4:标准化题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重要程度:★★★★
推荐理由:名为题库,你既可以理解为你练习的题库也可以理解为出题人的题库,你懂我的意思,也就是说,每年都有原题或是稍微变化的题目是这里面的。不过既然名为题库,题量自然是非常多的,因此还是推荐给复习时间比较充裕的同学,可以说你把题库都吃透了,你可以考中国的任何一所法学院!
运用时间:因为它不是按照章节来编排的,所以你只能复习完完整的一门之后才能做,比如刑法全部复习完了才能做刑法部分的题库。因此大概是还剩两个半月到两个月考试时开始做。大题部分可以作为背诵的题目。
5:联考大串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重要程度:★★★☆
推荐理由:它其实就是指南的精简和升华,书中的一些图表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你简洁明了的记住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还有就是民法和法制史部分,每个知识点后有它可能作为大题的出题点,每年都有原题出现。非常重要!
运用时间:建议和指南一起看,加深对指南的理解。放在后期作为知识的串联也可。
6:考前最后5套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重要程度:★★★
推荐理由:市面上一直没有质量较高的模拟题,人大出版社还有一本十套的模拟题。按质量和难易程度而言,是十套的更好一些。这本5套的,实在是太简单,而且有些不是很对目前的出题思路,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又推荐它,又说它不好呢?答案是,因为它几乎每年都有原题,明白了吗?而且上考场前总归是要做几套题模拟一下的,它还算比较合适。
运用时间:考前两星期,一直到考前。
另外
推荐给零起点的考生:
《以案说法》中的刑法和民法分册
本套《以案说法》并不是我们法硕的辅导用书,而是科普读物,但是它的作者是我们指南的编者,也就是书中的观点和知识都是和我们法硕相吻合的。其次,顾名思义,它是一本通过案例来讲解法律知识的,这对于我们广大的对法律几乎一无所知的同学简直就是福音,生动的案例加上专业的分析,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书中的疑难问题,你就不会一看到指南就感到晦涩和艰深了。
北大的复试并没有面试,都是笔试的,非常公平
辅导班方面,推荐燕园学思给你,北大近三届的法硕状元都在这里,学费不便宜,效果没得说
③ 法硕要考几门课各自的分值多少
一个考法律硕士的考生要考:英语,政治,专业课(共150分,包括刑法,民法),综合课(共150分,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共四张卷。
其中刑法学和民法学各占75分,法理学占60分,中国宪法学占50分,中国法制史占40分。2009年法律硕士考试仍然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四科均为180分钟。
可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48所学校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政法学院、兰州大学。
北京科教园的法硕在全国做的是最好的,有面授也有网课,都是请的名师授课如果你想考法硕,向你推荐科教园。
④ 现在想考在职法硕是什么时间报名,什么时候考试呢
一月份的考试有法律硕士,并且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证都可以报考的。
但是,一月份考试的法律硕士录取后必须全日制上课。
如果是在职人员的话,很少能达到这个条件的。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⑤ 我想报考北京大学深圳分校国际法律硕士专业,麻烦知情者告诉一下那里怎么样就业怎样
LSAT考试每年举办四次,分别在二月、六月、十月及十二月。中国大陆地区六月和十二月在北京大学有固定考试。部分中国大陆地区考生会选择在二月丶十月时到香港参加在那里举办的LSAT考试。
⑥ 今年北大法硕,考试时间是20号下午五点结束么谢谢
20号下午五点结束最后一门专业课。
⑦ 10月份单独考试的法律硕士与1月份考试的有什么区别
6月20日 11:46 一月份的不需要经验。
10月份的是联考,需要工作经验。
北京大学2005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J.M)
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高政法系统及其他政府部门从事法律实际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2005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05]36号)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在北京大学校本部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同时招收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现将招生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及招生对象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龄5年以上(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期为2005年7月31日)、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业绩比较突出的法院、检察院、政法委、司法、公安等政法部门人员、人大系统干部以及有关部门(如银行、工商、税务等)从事法律实际工作者。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法系统考生,持经本单位同意和省级主管部门审查盖章后的资格审查表进行报名和资格审查;其它部门人员的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非政法系统考生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我校当年录取限额的20%。
招生名额:北京大学校本部150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20名
二、报名方式、时间、地点
考试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中、下旬(广东省为:7月8-23日)。各省级学位与研究
⑧ 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多久进行呢谢过来人!复试需要准备多长时间呢
印象中北大一直是:最早公布分数和排名的、最早举行复试面试的、最专早进行录取的属。
北京大学的法硕复试,您可以网络网上很多学长学姐经验,做为参考,很有难度,因为是综合能力测试型,不是考死记硬背,但最后要以各校随后将发布的复试通知为准(招生简章中可能也涉及了复试要求)。请认真阅读永平法硕网站政策专栏的指导专文《我谈法律硕士复试政策经验与技巧(6.0版)》,我在该文会全方位指导您如何应对法硕复试。
复试的心态平和最重要。
⑨ 北大法学专业考研科目
北大法学专业考研科目如下:
1、法学(知识产权法):
(1)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670知识产权法学、931法学综合卷;
(2)法学综合卷考试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刑诉、民法、民诉。
2、法学(商法)
(1)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645商法学、931法学综合卷;
(2)法学综合卷考试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刑诉、民法、民诉。
3、法学(国际经济法)
(1)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53法语或254德语、646国际经济法(含国际私法和海商法)、931法学综合卷;
(2)法学综合卷考试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刑诉、民法、民诉。
(9)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考试时间扩展阅读:
北京大学2019年研究生复试有关要求:
1、复试前对考生的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应届考生)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2、参加复试考生的初试成绩应达到复试分数线。
3、复试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具体差额复试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招生院系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
4、复试将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通过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对考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考核。
5、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大研招网下载相关表格,在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的研究计划、毕业学校正式成绩单、科研成果等。
6、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规定执行。
7、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8、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将于2019年3月份进行,具体考试安排届时见北大研招网的有关通知,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成绩合格才能录取。
9.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及格者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排名为准。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法学院招生目录
⑩ 法律研究生
一、什么是专业学位?
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为了拓展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1991年来,针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不同行业背景、不同类型、不同规格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等专业学位。
截止到2001年,全国56所高校有权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已授予学位3026人,就读规模已达13890人;28所高校有权授予法律硕士学位,就读规模达3628人;29所高校有权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就读规模达1700人;70所高校有权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就读规模达5690余人;43所高校有权授予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就读规模1678人;12所高校有权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己授予学位200人。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改变了我国学位类型、规格单一的状况,推动了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学位制度。经过多年的试点和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成立了由培养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共同组成的全国性教育指导委员会,如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法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等,这些指导委员会作为国家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组织,在制定培养方案、师资培训、教材与案例的建设、质量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的由来?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的一种,是在借鉴美国、欧洲等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实际而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类似于美国的J.D(Juris Doctor),但两者在内涵和层次上又不同,美国的J.D主要是培养律师的,而且在层次上属于Doctor(博士);我国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对象比较宽泛,涉及律师、法官、检察官以及法律服务、法律监督和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专门人才,在层次上属于Master(硕士)。根据这种情况,为了叫法上的方便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借鉴MBA的做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对应名称为Juris Master,简称J.M.
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法律”是指职业领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它的特点是:
第一,它是一种专业学位。它虽然与法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同一规格,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根据培养方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中级以上专业和管理岗位的专门人才。
第二,它是以法律为职业领域的,或具有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这使得它不同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等其他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
第三,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位。这是因为法律专业的特点决定的,这个学位的培养目标就是以能够胜任法律实务工作为基准。要达到“实践部门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与管理职务的任职要求”。这就是说,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法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是高层次的、即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一种学位。
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的区别?
我国的高层次法律研究生教育包括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法律教学、科研和实务部门的专门人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含同等学力者),不再划分具体专业,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的通用人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与法学硕士学位处在同一层次上,各有侧重。前者是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后者是学术型、专业型高级法律人才。从长远来看,随着法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应主要通过法学博士学位教育来培养,法学硕士学位将逐渐减少,最终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并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承上启下的学位,一方面为法律实务部门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将为法学博士学位教育提供宽广的生源基础。
五、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院校有那些?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始于九十年代中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八所高校首批试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到2001年国家已批准28所高校有权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它们是:
1996年批准的第一批: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
1997年批准的第二批: 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
1998年批准的第三批: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
1999年批准的第四批: 清华大学、辽宁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
六、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种类 有那些?
目前,我国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参加每年一月份全国28所高校联考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应届或往届的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同等学力者);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100分)、外语(100分)实行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150分)和综合课(150)分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用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录取类别包括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培和计划外自费,学习方式有全日制脱产学习和在职不脱产学习,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第二种是参加每年十月份全国28所高校联考的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即“五部委法硕”),招生对象为具有法律或非法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年龄在45岁以下的法律实践部门在职人员;考试科目为四门: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题,外语、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实行全国联考,考试用书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德语)考试大纲》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录取后全部是委托培养,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多种方式学习,毕业时只获硕士学位证书。
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如何报名?
每年一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只招收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本科同等学力考生一般要求具备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后工作两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或两年以上,有些院校对同等学力考生还附加一些其他条件,具体可参看当年的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规定,下列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
1.法学
2.经济法
3.国际法
4.国际经济法
5.劳动改造法
6.商法
7.公证
8.法律事务
9.行政法
10.律师
11.涉外经济与法律
12.知识产权法
13.刑事法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与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的报名手续、报名时间相同。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报名,考生可直接到所报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名,也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现在,许多招生学校开展了网上报名,方便了广大考生。根据教育部规定,参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的考生,可同时报联考院校中的两所高校,分数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线后,第一志愿未被录取,第二志愿仍有可能被调剂录取。
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的初试和复试?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共有四门考试科目:政治100分、外语100分,使用全国统考试卷,专业基础课(含刑法学75分和民法学75分)、综合课(含法理学60分、宪法学50分、中国法制史40分)使用全国联考试卷。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一月下旬,考试地点一般与报名地点相同。考试范围是:政治、外语的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国统考考试大纲,专业基础课、综合课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
初试结束后,参加复试的分数线由教育部统一制定。2000年是往届考生325分以上,应届考生330分以上;2001年是往届考生340分以上,应届考生345分以上;2002年是往届考生340分以上,应届考生345分以上。对于西部地区的考生,每年的复试分数线要降低5分左右。
从2003年开始,各招生院校加大了复试的力度,原则上参加复试的考生总数,应为本校招生规模的120%左右,从而提高了复试的有效性。对于同等学力考生,复试还需进行笔试,科目一般不少于2门,考试时间每门3小时,试卷满分100分,而且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九、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包括:
1.计划内非定向培养:按国家招生计划录取,学生户口和人事档案转入学校,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毕业后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就业。
2.计划内定向培养:按国家招生计划录取,招生时定向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签订定向培养合同,培养经费由国家提供,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
3.计划外委托培养:招生时委托单位、学生和学校三方签订委托培养合同,不转学生户口和人事档案,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承担,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委托单位工作。
4.计划外自筹经费:招生时学生和学校签订合同,培养经费由学生自行承担,学生户口和人事档案将转入学校,毕业后由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就业。
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收费标准各校有所不同,一般在每年7000元到14000不等。
十、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安排?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脱产和非全日制不脱产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为二至三年,非全日制学习不超过四年。在教学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案例教学,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采用学分制,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为30学分,总学分不得低于45学分。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导师组由各专业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组成,并吸收法律实务部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硕士学位论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原专业背景有所侧重,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
十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择业?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和企业管理等实际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的规定,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担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均应当具备法律专业硕士学位以上文化程度。
另外,有相当多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了法学博士研究生。因此,对于广大非法律专业考生来说,考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在高起点上直接从事法律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