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批复的法律效力
当然是有效的了,在没有明确的规定是要具体失效以前,这个都是有效的。
2. 法院的答复是什么意思,答复具有法律效果吗
原则上,答复不是司法解释,按《立法法》的规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但现实中,回下级法院可答以参照执行,因此实践中是有指导意义的。
我国法律适用原则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行政法规,规章,等, 另一种是司法解释,行政解释,这些都是有法律效力的。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在审判文书中直接适用。
最高法院的答复,复涵等,不是司法解释,是针对各省高级法院对某一类案件或某个特别的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的请示,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它可以指导下级法院的司法实践,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可以根据最高法院的批复、答复等精神来进行判决,但不能在判决文书中直接引用。
3. 最高人民法院复函其法律效力相当于司法解释吗
复函抄法律效力不及司法解释广袭泛。
因为司法解释相当于最高法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及规范性文件在司法实务领域中具体含义的阐述和下级法院在对法律理解性问题及具体操作中请示的批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适用性,各级法院必须执行。
复函分二种。实体案件复函和纯程序性复函。
实体性复函又称具体案件复函一般指仅对下级法院(省高院)就某个个案中定性或存疑点进行答疑,一般下级法院报请时会附上审委会倾向性意见,以便最高院审核。就其效力只涉及本案。当然,最高法院会将其一系列函复汇编,供法律人士在同案或相似案中参考执行。
至于纯程序性复函是指对下级法院就司法实践中某个程序问题的复函。因为司法程序具有共性化,也较稳定,故下级法院一般就该问题均会作为依据。
4. 最高人民法院法发号文件的法律效力
最高法来以前的司法解释是以“法发源”字号发布的,后来规范了司法解释的制订与发布,司法解释改为以“法释”字号发布,其规范效力体现在,在审判案件需要适用时应当在裁判文书中引用。
规范了司法解释的制订与发布之后,以“法发”字号发布的文件不再具有司法解释的上述规范效力,但很多仍属司法政策性文件,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仍会参考,只是不在裁判文书中引用。
所以从事法律工作的人仍应了解后来以“法发”字号发布的司法文件。
5. 最高法的判决可以作为依据吗
法律分析:不仅是可以,而且是应当作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属于司法解释,对法院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在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如果本案的事实已被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无需举证证明了,但是,对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生效判决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九条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6.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是不是才有法律效力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二审法院的判决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7. 最高法院的批复是否对所有法院有约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对所有的法院都有约束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而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
所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是属于一种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所有的法院都应该按批复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司法解释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
第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第六条 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
对在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某一法律或者对某一类案件、某一类问题如何应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解释”的形式。
根据立法精神对审判工作中需要制定的规范、意见等司法解释,采用“规定”的形式。
对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请示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批复”的形式。
修改或者废止司法解释,采用“决定”的形式。
8. 在中国,最高院的批复是否算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对个案的回复具有司法解释的效力。司法解释本身是对法律的补充。也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最高院的批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解释。但是该批复绝不是法律。二者区别明显。
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终审判决和裁定何时发生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抄关于刑事案件终审判决和裁定何时发生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
(2004年7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0次会议通过)法释〔2004〕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案件终审判决和裁定何时发生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已于2004年7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2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7月29日起施行。
二○○四年七月二十六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近来,有的法院反映,关于刑事案件终审判决和裁定何时发生法律效力问题不明确。经研究,批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百九十五条和第二百零八条规定的精神,终审的判决和裁定自宣告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此复。
10.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意见法律效力如何
这个问题在实践中经常令很多法官和律师困惑,一较真谁也说不好答案。
关于回司法指导文答件、司法解释的定义的问题。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最高院对司法解释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在这之前凡属于对应用法律、法令解释的,不论形式,不管是通知、纪要、决定、答复等等,全部归于司法解释。比如最高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就是司法解释。其余的除去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之外的,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的,属于司法指导文件,即你所指的“意见”一类。
关于司法指导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最高院的司法指导文件不能作为裁判依据,即不能在裁判文书的裁判依据部分写“依据最高院×××的意见之第××条之规定”。但是,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用于说理,也就是说司法指导文件在实际上法律效力还是很高的,因为它是最高院用于统一裁判的规定。
本答案的依据:由周强院长主编的《司法解释汇编》(迄今为止周院长唯一挂名主编的书)一书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面梳理司法解释,作出了以上说明,绝对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