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工承担法律责任吗
⑴ 合同工在单位干十多年了会被辞退吗
合同工在单位干了十年了一般不会被辞退的。
⑵ 合同工能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合同工可以成为滥用职权罪的主体。
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渎职罪主体立法解释》)明确规定:”
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从这一立法解释可以看出,滥用职权罪(渎职罪)的主体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现象。
有学者根据上述立法解释将渎职犯罪的主体进行了以下分类:
(1)基本型。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授权型。即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委托型。即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聘用型。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可见,立法机关是采用“职责论”的观点对渎职罪的主体进行界定的。即不管是否属于正式编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要代表国家行使职权时,就应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可以成为渎职罪主体。“身份论”在渎职罪主体认定方面已无立足之地。据此,滥用职权罪的主体包括以上四种类型。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立法解释的效力适用于刑法的施行期间,对于刑法实施后和在立法解释发布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渎职罪案件,应当依照立法解释的规定办理。第二,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发生冲突时,以立法解释为准。
在认定本罪主体时,可抛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这个框框,只要审查:第一,是否履行国家公务;第二,其职权的来源是否正当。第二方面一般都有据可查,如果嫌疑人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要审查其职权的产生有无法律法规授予,或是否来自于国家机关的委托或国家机关的聘任。
⑶ 伪造高中毕业证应聘合同工,被发现了要负什么相关法律责任会坐牢吗
这是违法的,如在没造成很大伤害和影响下可以从轻处理,对方不追究可以免坐牢。
⑷ 劳动法对事业单位合同工的规定
事业单位合同工可以随时辞职吗
不可以随便辞职。事业单位的合同工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即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后的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事业单位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事业单位适用本法,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其录用工作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不适用本法。
2、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的是劳动合同,适用本条的规定。
3、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有的劳动者与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就要按照本条的规定执行;有的劳动者与单位签订的是聘用合同,签订聘用合同的,就要按照本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另有规定的,就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没有特别规定的,也要按照本法执行。
事实上,正儿八经的可能是在私企工作的这些员工的工资收入都是比较高的,像是事业单位或者是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收入虽然说比较稳定,但跟现在的物价水平相比收入并不算高。可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是比较特殊的,所以,像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这些工作人员,都不能随意在外兼职。
⑸ 单位雇合同工,合同工在工作期间做违法的事,单位有法律责任吗
如果您所指的工作期间是指它在正常工作时间做了违法的事情,那版么单位至少有失察和疏于权管理之责,但这种责任通常只是受到批评,不会太严重。如果他是在工作时间之外,做的违法的事情,虽然他是单位的员工,单位也应该没有什么责任。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为他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⑹ 在豪客来做了几天签了合同工 打算不做了 会不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劳动者可提前做出离职申请,待用人单位审批同意后可离职,若自离则违法《劳动法》,用人单位将扣发工资。
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而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按自动离职处理是用人单位的行为。按有关行政复函规定,这里讲的按自动离职处理,是指用人单位应依据《用人单位职工奖惩条例》有关规定,对其作出除名处理。为此,因按自动离职处理发生的争议,应按除名争议处理。
⑺ 什么是合约工
合约工也叫做合同工,是指各个企业和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签订的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
此外,在现行的企业用工中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劳务派遣工,其性质和特点是“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不属于用工单位的正式职工,而是用工单位临时租赁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
(7)合同工承担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合同工改革历程:
1986年中国用工制度改革以后招收的各类工人一般都是合同工。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指出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除国家另有特别规定者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
企业招用合同工采取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保险制度。退休养老基金由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缴纳,退休养老金不敷使用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
而实行合同工制的目的在于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真正实行各尽所能和按劳分配。
⑻ 合同工和劳务工有什么区别
发生劳动关系不同、福利不同、本质不同等。
1、发生劳动关系不同
合同工是工人直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劳务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上岗协议,与用人单位不产生直接的劳动关系,劳务工工人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2、福利不同
合同工所有的福利待遇均在所属单位享受;劳务工的福利待遇由所属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共同承担。劳务工的福利如何享受,都由两家单位约定的。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话,应当由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3、本质不同
劳务工本质就是临时工;是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劳务工是单位或公司编制外的工作人员,有些公司或者单位人员编制有限定,但是工作又干不过来,有时候也会招收一些劳务来做非临时性的工作。做的好的转为合同工。 合同工自然就是和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并且享受保险和各种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