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测机构法律责任
Ⅰ 我在检测站检车检测站工作人员把车开坏了谁来负责负责。
虽然检测员都有一定背景,但我去检车时都是提前告诉检测员,如果我车被你搞坏了,这辈子咱们就是熟人了,故事情节你自己想。
Ⅱ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未取得检验资格许可证书擅自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安检机构超出批准的检验范围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撤销安检机构检验资格。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撤销安检机构检验资格: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检验资格证书的;
(二)未按照规定参加检验能力比对试验的;
(三)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检验结果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保存,逾期未改的;
(四)未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擅自迁址、改建或增加检测线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
(五)拒不接受监督检查和管理的。
第三十三条 安检机构使用未经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安检机构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撤销安检机构检验资格。
第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提交年度工作报告或检验信息的;
(二)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维修、保养的;
(三)推诿或拒绝处理用户的投诉或异议的。
第三十五条 安检机构停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3个月以上,未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或未上交检验资格证书、检验专用印章的,或停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未向社会公告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安检机构不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未经检验即出具检验报告等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 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人员在检验活动中接受贿赂,以职谋私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撤销其考核合格资质;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追究责任。
第三十八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安检机构监督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Ⅲ 机动车检测站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机动车辆检测中心的性质是事业单位,公安局下属单位,是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国家级综合性机动车检测机构,是非营利性中立技术机构。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是汽车后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对参加道路运输的车辆加强技术管理,确保汽车安全行驶,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监督,整体性掌握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建立车辆使用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与措施。凡是在我国从事道路运输的单位和个人都属于此规定的管理范围,并且要求车辆技术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和的原则,对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
(3)车辆检测机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目前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0亿辆,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1.06亿辆。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汽车的安全、动力、环保、经济、可靠、可操作和行驶的稳定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对机动车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提高机动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公安部和交通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依据标准对机动车进行检验,要求机动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依据标准对从事运营的机动车进行检验。
Ⅳ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按规定检验会怎么样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按规定检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所收检验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并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处罚标准依据以下内容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由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对机动车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四条规定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所收检验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并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信息来源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Ⅳ 车辆检测报告能看出多少责任
等车辆检验报告出来后,如对方的损失没有超出交强险限额,或者超过了交强险限额,但对方没有进行诉前财产保全的,三日后交警就应该通知你放行你的车辆了。 尽量想办法筹钱提车,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出来后,你们双方可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向法院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之规定, 交警部门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临时扣押肇事车辆。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对因检验、鉴定需要扣留事故车辆及其行驶证的,交通警察应当当场制作“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交付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扣留车辆、证件的期限。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交警有权扣押事故车辆,最多不超过60天。相关知识延伸阅读:交通事故车辆扣押的法律依据 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三十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四十四条 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对驾驶人逃逸的无主车辆或者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仍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三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2、根据《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对因检验、鉴定需要扣留事故车辆及其行驶证的,交通警察应当当场制作“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交付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扣留车辆、证件的期限。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交警有权扣押事故车辆,最多不超过60天。
Ⅵ 机动车检测相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 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 机动车 第十五条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由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对机动车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设备进行检定,对执行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
第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第十七条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时,机动车行驶证记载的登记内容与该机动车的有关情况不符,或者未按照规定提供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的,不予通过检验。
Ⅶ 汽车检测站是干什么的
汽车检测站是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汽车实施不解体检测的机构。汽车检测站在检测车辆后,对合格的车辆会发放机动车年检合格标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由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施。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对机动车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计量认证管理,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设备进行检定,对执行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
(7)车辆检测机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对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单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予以检验,任何单位不得附加其他条件。对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发给检验合格标志。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的地方,任何单位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检验。
Ⅷ 机动车检测工作依据法律法规及国标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5.1执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管理目录(国质检[2005]145号公告) 4、机动车登记规定(修订稿)(公安部令2008第102号) 5、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国质检监(2009)121号,替代2006—87号] 6、国质检监(2009)521通知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替代2007第369号]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办理程序[替代2006第378号文]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替代2006第379号文]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审查员管理规定[替代2006第380号文] ·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和检验专用章管理规范[国质检监(2009)521] 7、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监管的通知(国质检监联〔2010〕126号),3.20发 8、关于印发《交警系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通知2010年201号 关于印发《交警系统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九项措施任务分解》的通知2010年238号 9、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1990第13号) 10、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9第11号
Ⅸ 机动车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根据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提供与证券发行相关的虚假的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保荐等证明文件,情节特别严重的;(二)提供与重大资产交易相关的虚假的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等证明文件,情节特别严重的;(三)在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工程、项目中提供虚假的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证明文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有前款行为,同时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一款规定的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出具的证明文件有重大失实,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