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发生口角一方气病复法律责任吗

发生口角一方气病复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2-05-31 20:58:24

Ⅰ 吵架气病了能索赔吗

吵架气病了能索赔。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1、与他人吵架使一方病发作的,另一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
2、如果吵架时不知道对方有病,因双方争吵使对方病发的,另一方要根据自己的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如果知道对方有病,还故意与其吵架的,希望其病发的,那么此时该人就可能涉嫌犯罪。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一)“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二)“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 公平责任原则,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Ⅱ 如果在争吵中,把人气死要付法律责任

如果在争吵中,把人气死要负法律责任。
人被气死,一般早就有疾病如高血压、心梗等疾病。生气诱发疾病,导致死亡。
如果对方知道死者有疾病,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果不知道死者有疾病,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也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Ⅲ 双方吵架把一方气病怎么判

法律分析:是否胜诉需要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认定的,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Ⅳ 两个人吵架,气出病来住院要负什么责任

两口子吵架,一方气病了,双方都有责任,既然另一方生病了,作为夫妻另一方,有义务有责任去照顾生病的一方,这样也可以缓解你们之间的矛盾,以后有矛盾最好通过对话交流去解决。

Ⅳ 如果把一个人气病了,还要负法律责任吗

这要看具体情况,恶语伤人或者故意刺激他人,导致他人死亡的,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受专害人的心胸狭属窄,除了受害人有过错的以外,行为人事要负法律责任的。

如是在公共场合,行为人可能构成了侮辱罪,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

Ⅵ 同事吵架一方生气住院,另一方用负法律责任吗

行为人明知或应知对方存在高危疾病,如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这种情况下言语刺激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在主观上构成过失或故意,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行为人无法得知对方相关身体状况,这种情况下因为缺乏主观要件,造成事故后果属于意外事件,法律上不承担责任,但是也要对对方进行相应的赔偿。
法律分析
这个需根据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及吵架导致事故的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任何恶意,很正常说话,因为对方比较激动导致生病住院。主观上既没有杀人、害人的故意,客观上也没有实施杀人、害人的行为,因此对死者不承担任何责任。双方在主观上都有过错,吵架、斗嘴的环境、用语的激烈程度不同,行为人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另外,双方在公众场合,用语激烈,对受害人进行侮辱、诽谤,受害人无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导致事故发生,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并予以立案追究。按照实际情况,如果对于行为人言语致使他人死亡的,有可能涉嫌侮辱或者诽谤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是指侮辱行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被害人无法告诉或失去告诉能力的情况。综上所述,对于判断公民的犯罪行为是否犯法和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一般都是根据其是否真实有客观的行为的,但是如果仅仅是言语上的攻击而导致此次事故发生,虽然没有实际的作为却也可能成为造成此次事故的真正原因,因此是否犯法还不一定。需要证明自杀和行为人言语过激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有言语过激的程度,如果真的有因果关系就可能构成过失伤害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Ⅶ 老人跟对方发口角犯病了对方互法法律责任吗

这不一定,
首先要看事件起因和经过,不能仅看看结果。
别说是老人,就是任何人,也不可能耍酒疯之后,四处沾边籁不是?
这和普通事情一样,首先看起因和经过,是谁的责任,或者事情双方各自占多少责任,最后才能就着结果说,承担多少责任。
我就不信如果老人去抢劫,或者行凶,人家正当防卫还要负责人?这不符合道理,就事论事,法律会在一定程度上照顾老人,但不是说坏人老了就谁也惹不起,就可以四处碰瓷。

Ⅷ 吵架气的别人住院应当赔偿吗

法律分析:

吵架把人气住院,是否需要赔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行为人只是正常交流,并无主观上的恶意,导致另一方住院的无需承担责任。如果行为人以公然辱骂等手段对他人进行人格上的侮辱导致对方住院的,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严重的则需要负刑事责任。如果明知对方存在疾病不能有较大情绪波动,故意辱骂他人致他人住院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Ⅸ 两人吵架一方气出病怎么办

法律分析: 这属于意外事件。两个人吵架,完全无法预见、没有预见会发生危害结果,也即一方气死,行为人连预见的可能性都没有,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Ⅹ 吵架气死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吵架气死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据情况而定,分析如下:
1、对于吵架气死人的情况,如果气人者主观上没有任何恶意,正常说话,因为对方比较激动导致死亡,气人者客观上也没有实施杀人、害人的行为的,不用负任何责任;
2、如果气人者主观上存在过错的,则根据吵架、斗嘴的环境、用语的激烈程度不同,确定承担责任的大小,一般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想通过气人的方式谋杀他人的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吵架,其最常见的起因与表象是双方或多方对各自的错误只字不提,或者相对轻松地一带而过,却用更加强烈,或许更具有伤害性的语言加于他人。常有伤害性。
跟人吵架解决方法如下:
1、适当沉默。争吵不是一个人的事,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其中一个人适当沉默的话,另外的人也会慢慢沉默下来,等到两个人都冷静下来再好好说清楚就行;
2、及时解决。争吵是因为存在矛盾,所以有矛盾的话,我们就要及时解决。大家可以坐下来好好说话,来解决问题。两个人之间规定在一方说话的时候,另一方要倾听,而不是打断;
3、克制情感。争吵很容易是我们头脑发热,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保持清醒,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不理智的情况发生;
4、不要言语攻击。由于大家相互之间比较清楚,所以不要拿着别人的隐私开玩笑啥的,这样很可能使双方的感情恶化,最后可能无法挽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