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的法律责任
① 突发!千亿P2P平台彻底爆雷,该公司都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违反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家公司的行为严重的侵犯了这些投资人的权益,所以法律会对他们进行严惩。
② P2P平台跑路了,运营人员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分以下几种情况:
1、平台跑路,运营人员没有参与进来,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普通营运人员只是工作,并不知道公司的真实运营情况和资金流向。平台如果依法经营,经营过程中没有构成任何的违法行为,平台没有触犯刑法,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平台由于经营不善关门,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运营人员知道平台犯法,并卷款跑路的时候参与进去,并知法犯法,这是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的。
我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运营参与到了与公司高层一起犯罪的情况下,知法犯法,则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投资者应在投资前详细了解拟投资平台,不要被高息和各种所谓安全保障迷惑,应尽量选择行业内口碑好、排名靠前的平台,分散投资,以降低碰雷概率,同时密切关注平台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撤出,不可存侥幸心理,如不幸平台跑路,应保留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2)p2p平台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针对p2p跑路采取的措施
第一,建立征信系统中关于P2P平台管理人员的黑名单,对于有金融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采取限制进入的措施,对进入黑名单的人员限制公共服务,比如乘坐火车、飞机,出境须缴纳一定的保证金
第二,通过统计全国所有P2P平台的从业人员和平台数据,形成P2P大数据系统,对P2P平台进行即时检测,对于存在问题的平台能及时控制责任人和查封相关涉案资产;
第三,对于目前发生的跑路事件从重从严从紧处理,对于出现提现困难的平台加强监控,调取数据调查是否存在犯罪情况,从而消除隐患;
第四,加强对P2P宣传的管理,禁止虚假、夸大的宣传,提高P2P准入门槛,禁止利用虚假背景欺骗人民群众。我是一名平台受害者,对方领导是政法专业毕业,对法律研究深入,通过钻法律空子不断拖延时间,不跑路不配合,还虚假宣传以延缓经侦调查。
③ p2p公司跑路了业务员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这个要看公安局经侦的态度了,如果为大家力追赃款的,会要求业务员退回收入所得,不追究责任。但是很多不会追业务员的
④ P2P网贷平台性质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
法律分析:P2P网络借贷在实质上是一种民间借贷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金融模式,在具有传统民间金融特点的同时,其网贷平台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仅限于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主体身份,一些P2P网贷平台还充当了居间人、担保人等身份P2P网络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
1、借款合同。关于不具有金融业务许可资质的企业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的效力。随着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出台,采取了有条件认定有效的思路,但对于司法解释规定的“为生产、经营需要”的标准,则需要以指导案例的形式进行明确。关于标准的认定,建议采取从宽掌握的原则,如果掌握过严则容易使该条款没有实际意义。
2、居间合同。P2P网络平台作为居间人,发生纠纷后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按照倾向性意见,P2P网络平台作为居间人,发生纠纷后需要承担责任。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否承担责任,应按照合同法中关于居间合同的规定,以居间人是否尽到如实报告义务为标准来判定居间人是否承担责任。关于责任大小,应当结合借贷双方及居间人三方各自过错大小来确定居间人的责任。
3、保证合同。在一般情况下,在不具有合同法、担保法规定的无效事由情形下,第三方提供担保应认定有效。但应当注意的是,如果P2P网络平台引入的第三方在提供担保之时,资金有限,并不具备清偿全部债务能力,则网络平台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涉嫌非法集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