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路人抢救承不承担法律责任

路人抢救承不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6-02 14:22:22

① 老人休克,有个路人是医生已下班经过,但也只是打了120,导致老人死亡,请问医生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医生路过,打了120,导致老人死亡的原因当然也不是因为医生的这种事情,医生当然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因为医生是在下班的时间是没有义务去给老人治病,因为它也没有嗯器材。

② 给溺水路人做心肺复苏后路人死人,需要负法律责任

给溺水人做人工呼吸,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值得赞扬。虽然溺水者没救过来,但围观群众会为你做见证的,不需要负法律责任。

③ 偶遇需要急救的病人,路人在医护人员远程指导下进行急救,是否需要负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于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版次会议通过权。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其用意是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
善意施救者的责任豁免须具备以下要件:第一,行为人为善意救助者,即具有救助他人的善意;第二,行为人实施了救助行为,在他人处于危难或困境中时,采取了紧急救助措施;第三,善意救助者的救助行为不当,造成了被救助者的损害。具有上述三个要件,就可以依据本条规定,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民事责任。
所以根据上述要件描述,这种情况下路人是不需要负法律责任的(因为路人主动施救已经满足以上三要件)。

④ 男子突发心梗路人用AED抢救,男子是否获救

男子突发心来梗路人用AED抢救,最终源男子获救了。

近日,深圳涂先生上班途中突发心梗倒地,路人见状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附近的AED展开施救。经抢救,涂先生慢慢恢复心跳和呼吸,转危为安。据深圳市急救中心,目前深圳已在全市安装3500台AED。

(4)路人抢救承不承担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使用AED“救人免责”是务实之举

近日,杭州市政府发布了《杭州市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管理办法》,成为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使用的城市。《办法》设立了“好人条款”,明确救助人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杭州市的这个“好人条款”,或许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急救免责”并不缺乏法律规定。比如,俗称“好人法”的《民法总则》第184条明确,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在法律层面厘清权责关系,可以打消救人者的顾虑,使用AED这种“救命神器”,自然也在免责范围之内。

⑤ 有人突然倒地不醒,路人主动施救几分钟还是失去了生命,施救者会承担责任吗

1)一方面,如果救援的人在救助过程中没有过错,最后被救者还是死了,救援者不用担责;
2)另一方面,如果救援者在救助过程中采取措施不当,被救人最后死了,被救人家属诉讼的话,救人者是要承担相应过失责任的,当然,最后法院可能适当减轻救人者的责任。

⑥ 老人休克,有急救能力的路人,由于没有医师证,只是打了120,由于不敢急救,导致老人死亡,要承担责任吗

肯定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老人休克有急救能力的路人,由于没有医师证,只是打了120,由于不敢急救导致老人的死亡,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因为他已经尽了自己的义务,拨打了120

⑦ 见死不救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见死不救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见死不救”作为一种不作为的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

警察本人执行公务时,其见死不救就构成犯罪。警察的职务可以作为法定义务约束其行为,使其在见死不救时承担作为义务。但警察因为其职责就是救助百姓,所以警察见死不救构成一种不作为犯罪,即玩忽职守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⑧ 一个人已经处于濒死状态,而路人不及时施救错失抢救机会,这个见死不救的路人需要法律承担责任吗

(一)一般情况下,见死不救不违反法律,只是违背了基本的道德伦理。而特殊情况下,如果你见死不救。绝对是违法行为。
(二)如果你有“作为义务”,而见死不救,当然是违法的。
(三)我国《刑法》中并没有与“见死不救”相对应的罪名。见死不救是不是犯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刑法理论中,有一种不作为形式的犯罪,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因此,见死不救若构成犯罪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这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救助义务);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医生对病人的救助行为);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把人撞伤了,就有把人送到医院救治的义务)等。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而未履行,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即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⑨ 老人路旁摔倒,路人热心帮忙遇到麻烦,家属要求路人承担急救费合理吗

不合理,因为路人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在这种特别危急时刻,路人能够热心的上去帮忙,已经是特别有爱心的人了,在这种时候如果向路人要急救费,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⑩ 对陌生人实施救助但死亡了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你问的对陌生人实时救助,但死亡了,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我认为对陌生人实施救助。但死亡了。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因为你不救他他很快就死了,你救他没救活那是他。命不该活那谁也没办法。

热点内容
常芬律师 发布:2025-02-02 03:58:35 浏览:638
代理律师为劳动法费用多少 发布:2025-02-02 03:36:12 浏览:635
法院疫情纪实 发布:2025-02-02 03:34:20 浏览:192
九龙坡区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发布:2025-02-02 03:33:54 浏览:653
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 发布:2025-02-02 02:37:24 浏览:122
范莉法官 发布:2025-02-02 02:32:16 浏览:432
民法协议内容 发布:2025-02-02 02:31:48 浏览:299
律师赚多少钱 发布:2025-02-02 02:06:27 浏览:674
南京森林法院 发布:2025-02-02 01:53:24 浏览:99
上海市司法局的电话 发布:2025-02-02 01:49:57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