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施工过程中受伤的法律责任

施工过程中受伤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6-02 19:20:48

❶ 装修工人施工中受伤责任承担

法律分析:请人装修工人受伤,有两种情形。第一,请的是装修公司的人,与装修公司是合同关系,工人受伤属于工伤,由用人单位,也就是由装修公司来承担赔偿责任。第二,请的是个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关系,工人受伤,由雇主或者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业主和装修公司或者包工头之间是承揽法律关系,如果包工头找来的装修工人在工作中受伤了,这个装修公司或者包工头又没有相关施工资质的话,那么业主就因为选任过失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条 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或者自己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❷ 公司工程外包给施工队,施工人员受伤,责任谁来付

确认各当事人在整个法律关系的地位。根据题主描述,应当是房主与承包人签订建筑施工合同(口头或者书面的),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分包人,分包人雇佣工人(实际施工人)干活,工人在干活途中意外受伤。

分包人作为工人(实际施工人)的雇主,对工人受到的伤害根据过错大小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不同于工伤,劳务损害按照过错责任确定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实际施工人自己也有过错(比如因为自身疏忽大意),对于自己遭到的损害应当承担部分责任。笔者办理过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法院通常会判决工人(实际施工人)承担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赔偿责任。
如果某一环节违法,由招聘工人的主体与其前面合法环节的主体连带承担工人受伤的法律责任。比如,房主合法建房,承包人没有资质承建房屋,承包人招聘的工人受伤,承包人与房主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承包人有资质建房,承包后又违法分包,分包人招聘的工人受伤,分包人与承包人承担连带责任,房主不承担责任。
如果房主违建或违法发包,就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一承包人违法承包或违法分包,就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以此类推到与实际招聘工人的主体承担连带责任。

承包人与雇主是否要承担责任,视情况而定。
1、承包人与雇主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在我国,对于建筑领域,法律规定了很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就是建筑工程施工必须要有相应的施工资质,业主一方必须将需要施工资质的工程发包给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禁止将工程发包或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如果题主描述的建筑工程需要施工资质,那么业主和承包人就是违法发包和分包。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三十五条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施工工程为劳务承揽合同,那么根据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定作人对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即使业主违法发包,也是根据自己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连带赔偿责任。
2、承包人与雇主不承担赔偿责任。不是所有的建筑施工都需要相应的施工资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不需要施工资质。农民自建低层住宅一般是指两层(含两层以下)的住宅,对于这这个能建筑,雇主发包或分包给个人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最后提醒一句,建筑施工是否需要资质可由业主方面证明,或者待法院查明,建议工人(实际施工人)与承包方、业主、分包方协商不成时,将分包方、承包方、业主都列为被告,起诉到法院,由法院来划分各被告应承担的责任比例。

❸ 建筑工地操作不当导致意外受伤,责任由谁承担

建筑工地操作不当导致意外受伤,是不划分责任的。
工伤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使因为职工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同样要承担职工的工伤赔偿。已经认定为工伤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企业;赔偿主体则是企业跟工伤保险机构。首先需要确定某一事故是否工伤事故,然后才能要求用人单位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赔偿责任。而构成工伤事故要件如下:
1、职工与用人单位必须存在劳动关系;
2、职工必须有人身损害事实;
3、职工的损害必须是在其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发生;
4、事故与职工受到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5、事故不是由于职工自身故意引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第四十二条 1、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2、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第六十三条 1、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2、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3、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❹ 工人在工地施工意外摔下受伤,责任该如何划分

工人工地施工时摔伤,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一)款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人在工地施工意外摔伤,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保险,不需要划分责任。
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书。
工伤认定并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进行工伤保险待遇结算。

热点内容
常芬律师 发布:2025-02-02 03:58:35 浏览:638
代理律师为劳动法费用多少 发布:2025-02-02 03:36:12 浏览:635
法院疫情纪实 发布:2025-02-02 03:34:20 浏览:192
九龙坡区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发布:2025-02-02 03:33:54 浏览:653
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 发布:2025-02-02 02:37:24 浏览:122
范莉法官 发布:2025-02-02 02:32:16 浏览:432
民法协议内容 发布:2025-02-02 02:31:48 浏览:299
律师赚多少钱 发布:2025-02-02 02:06:27 浏览:674
南京森林法院 发布:2025-02-02 01:53:24 浏览:99
上海市司法局的电话 发布:2025-02-02 01:49:57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