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责任的特点包括哪些

法律责任的特点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6-04 03:25:07

法律责任名词解释

法律责任:广义指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所负有的遵守法律,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的义务;狭义指违法者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责任同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只有实施某种违法行为的人,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点在法律上有明确具体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由国家授权的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行使此项权力,法律责任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经济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包括个人负责,不株连原则,重在教育原则,追究法律责任原则。
法律责任的特点如下:
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法律的构成如下:
1、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认为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3、损害事实。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对财产,对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损失和伤害;
4、主观过错。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② 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特点

经济法律主体的法律责任具有以下三点特征:
1、按照承责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责任分为调控和规制主体的责任,以及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的责任;
2、按照追究责任的目的,可以把经济法责任分为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3、依据责任的性质,还可以把经济法责任分为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或称为财产性责任和非财产性责任。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法就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股票、公司债券、存托凭证和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适用本法;本法未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的上市交易,适用本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资产支持证券、资产管理产品发行、交易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依照本法的原则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③ 法律责任不同于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实版施的行为规权范;
第三,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第四,以规定权力义务为主要内容。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④ 简述法律责任的特征

法律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法律性。法律行为是法的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人的行为,由此区别于一般的社会行为。第二,社会性。法律行为作为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法律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其他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或一个方面。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应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一定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

⑤ 法律责任主要有什么

法律责任一般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几类。这几类里面,民事责任主要版是经济赔偿,恢复权名誉,赔礼道歉,修理重做之类的,刑事责任有罚金,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行政处罚也有罚款,限制人身自由,警告之类的。

⑥ 公司法中法律责任的特征有哪些

《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特征:
1.责任主体的专法定性。属公司法上法律责任的主体是狭义的,必须由《公司法》明文规定的主体。主要包括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经理、清算组及成员、有关责任人员、评估机构,验资机构和验证机构等中介机构及其他人等。只有《公司法》明文规定的主体,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责任形式的全面性。《公司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涵盖了法律责任的所有形式。公司法在第十二章“法律责任”中主要规定了各种主体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基本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关于刑事责任的规定,只用一个条文进行描述,主要在《刑法》中加以具体细化,但是,犯罪行为的基本形态在《公司法》已有所指。
3.责任内容的多样性。《公司法》对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既规定了制裁的形式,又规定了惩罚的内容。如行政责任中规定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取消资格、吊销执照等形式,罚款又根据情节的不同规定多种不同幅度。同时采用了列举式的方式规定各种违法行为,几乎列举的各种行为都对应着相应的责任内容。

⑦ 公司法中法律责任的特征有哪些

《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特征:
1.责任主体的法定性。公司法专上法律责任的主属体是狭义的,必须由《公司法》明文规定的主体。主要包括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经理、清算组及成员、有关责任人员、评估机构,验资机构和验证机构等中介机构及其他人等。只有《公司法》明文规定的主体,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责任形式的全面性。《公司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涵盖了法律责任的所有形式。公司法在第十二章“法律责任”中主要规定了各种主体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基本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关于刑事责任的规定,只用一个条文进行描述,主要在《刑法》中加以具体细化,但是,犯罪行为的基本形态在《公司法》已有所指。
3.责任内容的多样性。《公司法》对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既规定了制裁的形式,又规定了惩罚的内容。如行政责任中规定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取消资格、吊销执照等形式,罚款又根据情节的不同规定多种不同幅度。同时采用了列举式的方式规定各种违法行为,几乎列举的各种行为都对应着相应的责任内容。

⑧ 法律责任的特点是什么

法律责任有其自身的特征:
第一,它是与违法行为相联系的。没有违法行专为,就谈不上法律属责任。由于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因而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相同。
第二,它的内容是法律规范明确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强制性法律措施,必须由有立法权的机关根据职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或者地方政府规章来加以明文规定,否则就不构成法律责任。
第三,它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或者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强迫违法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象社会责任中的道德责任,只能通过舆论监督等途径保证执行,而不能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第四,它是由国家授权机关依法实施的。对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国家有权的机关,主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有关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进行。

⑨ 公务员法律责任有什么基本特征

一是明确性与精确性。法律责任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法律责任是一个公开的系统,它的具体各项规则都必须以特定方式制定并公布出来,并且,为了追求更严密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法律一般不仅在实质性的内容上作出要求,甚至在程序上也作出特定的规范。

就法律责任而言,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不是以公意为衡量标准,不是公意认为是就是,公意认为非就非,而是按照明文规定的法律规范的特定标准,由专门的司法机关来进行认定。

二是公平性与稳定性。法律的精神就是公正,法律之所以受人尊重,依靠的不是强制力,而是法律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无论是个人与组织还是组织与组织之间,也无论是国家与公民还是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法律都是一视同仁的。

就公务员的法律责任而言,公务员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否需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与参照系统,并且由专门的机关加以认定,因为要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就必须坚持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司法权由法院法官独立行使,法院和法官的审判活动只依据宪法和法律,不受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即使这个外在压力是大多数人的要求也不例外。其次,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也只能在其具体审判时进行程序上的干涉,而一旦在审判结果作出后便不能随意变更,只能依据法定上诉程序请求重新审判。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正是基于司法的公正精神,可以说,公务员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也就不是民主,而是公正。当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与行政相对人发生某种法律关系时,法律要做到的就是平等公正地维护双方的权利与利益。

法律责任的规范作用在于引导人们的正确行为。要发挥这种作用,在保持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法律规范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想让人们的行为按规定轨道进行,就必须让人们对法律有稳定的预期。如果法律变动过快,朝令夕改,此时合法的行为就会成为彼时非法的行为,人们就无法明确自己行为的后果,人们的行为就会受制于盲目的、自发的力量和各种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导致法律的无效和法治的失灵。

三是监控性与调节性。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与保障便是宪政体制,在宪政体制下政府不仅是法治的主体,更是法治的客体和法治的对象,政府也不再只是单纯的管理者、治人者,更是被制约者。

现代宪政体制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促使国家执法者依法行使职权,使政府履行其政治责任,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宪法所赋予的各项权利。

宪法授予政府权力的同时,更限定了政府权力要保护而不得侵犯人民权利的边界与范围,规定了政府公务员行使权力的合法程序与手段。

权力一旦突破界限,势必会侵犯公民的权利,造成公民利益的损害与萎缩。因此,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对自己违宪违法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务员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必须首先以一个普通公民身份在行为上遵纪守法,同时作为执法者必须在公务活动中知法懂法,模范守法,依法行政,即要做到执法者守法。执法者守法中前一个“法”字是指普通法,是广泛针对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所作出的规范约束性要求,也就是立法机关制订的各项法律。而后一个“法”字的含义不仅包含第一个法字所涵盖的全部内容,而且对于公务员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主要是指专门用于调整和规范公务员行政执法活动及行为规范性的行政法及其相关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是对公务员作为特殊的政府权力行使者而提出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格的公务行为的纪律规范,主要用于调节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对外行使职权时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法调整的三种政府及其公务员与外部的关系中,政府及其公务员作为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只是各种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共同构成相应关系的双方。

例如:在行政管理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构成关系双方主体;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构成关系双方主体;在行政救济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救济机关构成三方主体。

换另一个角度来看,法律责任实质上也就是调节政治责任双方关系,协调双方责任关系的一种基本保障,其目的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保证政府实现其政治责任的。

热点内容
法治新讲堂 发布:2025-02-01 19:26:37 浏览:156
法官法第十六条解释 发布:2025-02-01 19:02:15 浏览:926
立法文案 发布:2025-02-01 18:50:31 浏览:232
依法治国何时提出来的 发布:2025-02-01 18:50:22 浏览:880
警旗司法警察 发布:2025-02-01 18:33:14 浏览:350
后厨人员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1 18:24:07 浏览:971
民法典美术 发布:2025-02-01 18:24:00 浏览:186
最高人民法院鉴定中心 发布:2025-02-01 18:23:54 浏览:727
浙江温岭律师 发布:2025-02-01 18:20:41 浏览:404
上海二中院姚法官 发布:2025-02-01 18:10:04 浏览: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