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简述收养的概念特征与法律效力

简述收养的概念特征与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6-04 06:12:43

A. 收养依法成立后,具有哪些法律效力

具有一切、所有婚生子女相关法律效应。例如:继承,抚养,被继承,被扶养等责任与义务。

望知悉并采纳。

B. 试论收养的法律特征和法律效力

收养关系的成立和终止与自然血亲不尽相同,作为一种独特的法律关系,收养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收养不仅关系着当事人的利益,也涉及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各国法律都对收养行为以及收养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收养的成立、有效,除要求当事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外,还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 (2)收养是变更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收养行为成立后,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产生父母子女间的身份关系和权利义务关系,被收养人与其生父母之间的身份关系和权利义务随之消灭。但被收养人与生父母及其亲属间的血缘关系依然存在,关于禁止近亲结婚的法规对他们仍有约束力。
(3)收养只能发生在非直系血亲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收养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收养行为只能发生在旁系血亲的长辈和晚辈之间或者发生在不具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之间。
(4)收养关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通过收养使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产生如同亲生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也叫"准血亲",即法律拟制的血亲关系。拟制血亲关系不同于自然血亲,它可以依法产生也可以依法解除。
收养成立的效力,是指收养关系成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民事法律后果。依据中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成立后,会形成如下效力:

1、养父母与养子女间产生拟制直系血亲关系。《收养法》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2、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形成法律拟制的直系或者旁系血亲关系。《收养法》第23条第一款规定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法律规定。"
3、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收养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但是,养子女与自然血亲之间的血缘关系并不消灭,《婚姻法》关于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
4、关于养子女的姓氏。《收养法》第24条规定:"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姓,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法律的这一规定,属任意性规定,即不强制要求养子女必须改变姓氏,但现实生活中养子女随生父母姓的现象并不多见。

C. 试论收养的法律特征和法律效力 ..谢谢。

收养是公民按照法来律规定,领养源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拟制血亲关系。
特征:收养是创设和变更亲属身份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是发生在特定主题之间的要式法律行为
法律效果是产生拟制血亲关系
效力: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产生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
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之间产生法律拟制的血亲关系
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

D. 收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首先,收养既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当然具有一切民事法律行为共同的特征(此处从略)。同时,收养还具有自身的、不同于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1)收养行为的身份性收养是一种变更亲属关系及其权利义务的行为,具有法定的拟制效力和解除效力。(2)收养关系主体的限定性收养是一种身份法上的行为,是用来创设特定的身份关系的。因此,收养关系只能发生在自然人之间,而且是非直系血亲的自然人之间。(3)收养关系的可变性收养行为创设的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因而是可以依法解除的。基于收养的效力而发生的养亲子关系,既可在符合法定条件时依照法定程序而成立,亦可在出现法定缘由时通过法定方式而解除。

热点内容
财产损害赔偿责任适用的法律 发布:2025-04-29 07:32:42 浏览:881
现行公司法规定的 发布:2025-04-29 07:31:16 浏览:940
在美国大法官的社会地位 发布:2025-04-29 07:23:12 浏览:802
道德底线新娘 发布:2025-04-29 07:23:08 浏览:986
官渡司法办 发布:2025-04-29 07:23:04 浏览:986
律师的魅力 发布:2025-04-29 07:20:06 浏览:376
法院正常 发布:2025-04-29 07:18:36 浏览:453
司法观点集 发布:2025-04-29 07:18:35 浏览:711
宣传文化法规汇编 发布:2025-04-29 07:02:51 浏览:859
法官晋升规划 发布:2025-04-29 06:45:25 浏览: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