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有法律效力
1. 交通事故协议书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
交通事故协议书参照以下模板写具有法律效力:
贴偿义务人(甲方):xxx
身份证号
赔偿权利人(乙方):xxx
身份证号
全权委托代理人:
身份证号:
2014年x月x日x时x分,乙方李xx驾驶二轮轻便摩托车在 镇
路段与甲方张xx驾驶的正三轮货运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乙方受伤住院治疗。对此交通事故,xx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张xx对过错行为负此事故的主要责任,李xx对过错事实负有次要责任。现甲方与乙方就该交通事故的赔偿事宣,经双方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受伤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事故车赔偿费、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伤残补偿等一切赔偿费用共合计人民币__拾万元(¥ 元)整,本协议签订之日起甲方以现金方式付给乙方人民币_拾
万元(¥ 元)整。
乙方投保的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由甲方委托诉讼代理人向保险公司主张权利,所得赔偿款全部归乙方所有。
三、本协议签订后,本起交通事故引起民事、刑事及行政责任等一次性处理终结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向甲方主张任何权利。
四、本协议订立生效后,乙向有关司法机关出具谅解书。
五、本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生效。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双方各持一份,公安机关备案一份
赔偿义务人(甲方) 赔偿权利人(乙方)
见证人:
年 月 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2. 车祸的赔偿协议书怎么写有法律效力吗
车祸协议书包括以下内容就具有法律效力:
1、车祸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情况;
2、车祸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赔偿的具体内容;
4、事故双方签字确认,并注明日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3.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是有法律效力的。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是双方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所签订的,以证明双方就该交通事故赔付事宜协商一致。如果事故双方在签订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过程中,如果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等情形,那么该赔偿协议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 交通事故现场协议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一般来说,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是在双方自愿、合法的基础上所签订的,因此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该赔偿协议如果是存在重大误解的、显失公平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等情形签订的,那么该交通事故赔偿协议属于可撤销的合同,或者其他情况的无效合同,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十四条 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取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等方式固定证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后报警:(一)机动车无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无保险标志的;(二)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