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法律知识题
❶ 关于法律的趣味问答题
第五届省直机关女干部健身趣味运动会知识问答题 一、A类题:1、《全民健身条例》自 ( 2009 )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A、2009年9月1日 B、2009年10月1日
C、2009年9月30日 D、2009年10月31日
2、( B )应当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A、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市级地方人民政府
D、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3、国家支持、鼓励、推动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的( C )的发展。
A、体育消费 B、体育产业
C、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 D、竞技体育
4、国家推动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建设,鼓励( A )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A、体育类社会团体、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 B、体育行政部门
C、竞技体育运动队
D、乡镇以上政府部门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 )依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
A、可以 B、适当
C、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D、应当
6、国家鼓励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 D )。有关组织可据此享受税收优惠。A、社会资助 B、政府扶持
C、企业投入 D、捐赠和赞助
7、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 A )。
A、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B、全民健身宗旨
C、工作方针 D、体育工作重心
8、国家定期开展( C )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A、学生体质监测 B、老人体质监测
C、公民体质监测 D、残疾人体质监测
9、公民体质监测由( B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A、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B、国务院体育主管部门
C、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D、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
10、学生的体质监测由国务院( A )组织实施。
A、教育主管部门 B、文化主管部门
C、卫生主管部门 D、体育主管部门
11、自2005年启动的浙江省体育强县、强镇创评以来,5年时间,全省共有( B )通过考核验收,并分别获得省政府和省体育局表彰。
A、25个县(市、区)和330个乡镇
B、32个县(市、区)和566个乡镇
C、60个县(市、区)和800个乡镇
D、10个县(市、区)和120个乡镇
12、( B )根据公民体质监测结果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结果,修订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A、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市级地方人民政府
D、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在( D )时会同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A、“两会”召开 B、随
C、领导要求 D、本级人民政府任期届满
14、《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 C )为全民健身日。
A、6月8日 B、6月18日
C、8月8日 D、8月18日
15、( D )和其他组织应当在全民健身日结合自身条件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外资企业 D、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16、《全民健身条例》包括( 5 )章( 42 )条,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
A、6、42 B、6、40 C、5、40 D、5、42
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在( D )组织开展免费健身指导服务
A、传统节日 B、健身节
C、双休日 D、全民健身日
18、近年来,浙江花大力气进行基层体育骨干队伍的培训,使之成为我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生力军、播种机。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 C )。
A、十万多人 B、三千多人
C、九万余人 D、五万余人
19、( A )应当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与农村生产劳动和文化生活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活动。
A、县级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
B、县级政府
C、文化部门
D、乡镇和街道
20、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 工间(前)操 )和业余健身活动;有条件的,可以举办( 运动会 ),开展体育锻炼测验、体质测定等活动。
A、健身、比赛 B、旅游、球赛
C、休养、运动会 D、工间(前)操、运动会二、B类题
21、工会、( B )、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应当结合自身特点,组织成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A、街道、社区 B、共青团
C、志愿者组织 D、党委
22、( D )应当将普及推广体育项目和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列入工作计划,并对全民健身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
A、体育基金会 B、健身活动站点
C、体育俱乐部 D、单项体育协会
23、根据《全民健身条例》规定,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站点、体育俱乐部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宣传( C )。A、体育法规 B、文明新风
C、科学健身知识 D、体育项目
24、对于依法举办的群众体育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设置审批和收取( B)费用。
A、立项 B、审批
C、行政许可 D、场地审批
25、根据《全民健身条例》规定,( C )等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报道,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增强公民健身意识。
A、社会体育指导员
B、体育工作者和健身人群
C、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和互联网站
D、健身人群
26、学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 A )的规定,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A、《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
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C、《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D、《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27、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 C )的体育活动。
A、半小时 B、45分钟
C、1小时 D、1个半小时
28、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 A )全校性的运动会;有条件的,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远足、野营、体育夏(冬)令营等活动。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29、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学校、家庭应当加强合作,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 D )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等应当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A、课堂体育 B、业余训练
C、体育文化 D、校外体育
30、根据新的统计标准,浙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比例达到( B ),处于全国前列。
A、 45% B、31.3% C、30% D、42%
3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健身活动从事宣扬封建迷信、违背社会公德、扰乱公共秩序、( D )的行为。
A、损坏社会公共利益
B、损害公民财产权
C、违反法律秩序
D、损害公民身心健康
3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 B ),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
A、政府项目经费 B、本级财政预算
C、健身经费 D、财政拨付体系
33、根据《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按照国家有关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由体育主管部门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于( C )。
A、竞技体育事业 B、体育产业
C、全民健身事业 D、文化建设
34、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管理、保护和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提供服务,应当遵守( D )的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B、《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C、《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D、《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35、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当与当地( B )相适应,方便群众就近参加健身活动。
A、财政状况 B、经济发展水平
C、文化发展水平 D、体育发展水平
36、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 A )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公办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A、节假日 B、休息日
C、寒暑假 D、法定假日
37、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安排( D )。居民住宅区的设计应当安排健身活动场地。
A、体育健身辅导站 B、文体俱乐部
C、聚会场所 D、全民健身活动场地
38、2003年,浙江与上海、江苏体育局在杭州举行了“长三角体育圈”联席会议,拉开了共建“长三角体育圈”的序幕。在此基础上,( B ),上千名来自三地的体育爱好者欢聚杭州,举行了首届长三角全民健身大联动,并形成制度,轮流坐庄,成为“长三角”地区开展合作、交流的体育盛会。
A、2003年6月 B、2004年6月
C、2004年10月 D、2005年6月
39、在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之前,浙江省已于2007年11月23日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我省第一部专为全民健身而设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该条例自( B )实施。
A、2007年11月23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12月1日 D、2008年8月8日
40、国家对不以收取报酬为目的向公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服务的( C )实行技术等级制度。
A、体育工作者 B、健身人群
C、社会体育指导人员 D、健身教练三、C类题
41、国家对以健身指导为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实行( D )制度。
A、合格证书 B、从业资格证
C、就业资格证 D、职业资格证书
42、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符合条件的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B )内进行实地核查,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A、15日 B、30日 C、 60日 D、90日
43、全民健身片区展示,是浙江倾力打造的一项极富地方地域特色的综合性群体活动,如今已经成为浙江的一项品牌性体育盛会。该活动现在已经突破原先的区域概念,向浙江山川湖海的地域特色转变,从2007年开始,活动也从原来的体育部门牵头,扩充到与宣传、工会系统组织合作的( A )。
A、“种文化”活动 B、迎奥运活动
C、全民健身联动 D、体育竞赛
44、申请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业主,应当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到( D )依法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A、体育管理部门 B、税务管理部门
C、民政部门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45、国家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者和健身场所管理者依法投保有关( D )。
A、社会保险 B、保险
C、人身保险 D、责任保险
4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履行( B )。
A、项目审批 B、监督检查职责
C、行政许可 D、备案制度
47、学校违反《全民健身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 )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未经批准,擅自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
A、文化主管部门 B、体育主管部门
C、教育主管部门 D、行政部门
48、与奥运会比赛项目不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就是要让老百姓成为体育的真正主人和实践者。因此,浙江近年来大力发展非奥运会项目,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在全省建立了地掷球、轮滑、龙舟、门球等( C )个非奥项目基地27个。
A、7 B、20 C、14 D、10
49、未经批准,擅自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3万元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上( B )以下的罚款。
A、5万 B、10万元 C、15万 D、20万
50、未经批准,擅自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 C )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A、5倍 B、3倍 C、2倍 D、1倍
51、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者取得许可证后,不再符合《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条件仍经营该体育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 A )。
A、许可证书 B、申请资格证书
C、变更资格证书 D、合格证书
52、利用健身活动从事宣扬封建迷信、违背社会公德、扰乱公共秩序、损害公民身心健康的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 B )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5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A )。
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过失责任
54、制定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应当充分考虑学生、( B )、残疾人和农村居民的特殊需求。
A、中年人 B、老年人
C、青少年 D、儿童
55、对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 D )。
A、支持 B、表扬
C、政策优惠 D、表彰、奖励
5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的( B )。
A、监控 B、监督管理
C、登记 D、治理
57、学校可以根据( B )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
A、器材购置 B、维持设施运营
C、管理成本 D、设备更新
58、浙江积极履行“体育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的政府职责,利用“体教结合”的优势,在全省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创建工作。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建有( 110 )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 8 )个省级青少年户外营地。
A、80、10 B、300、50
C、100、20 D、110、8
59、( B )是中国老年体协对浙江近年来开展老年体育工作的高度提炼和充分褒扬与肯定。
A、三千精神 B、浙江现象
C、小庙高僧 D、三落实
60、根据《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社会各界都有义务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对各级党委政府而言,必须做到“三纳入”,即分别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 两会”报告)、(财政预算)、社会发展规划 )。
A、政府规划、经费预算、文化工程
B、政府议事制度、文化建设工程、财政拨款
C、“两会”报告、财政预算、社会发展规划
D、政府文件、财政补助、社会规划
❷ 求贴近生活的宪法法律趣味小常识和选择题
呵呵,居然有我回答不了的问题~
❸ 法律趣味知识
不公正的“法官”
我国东晋时期伟大的无神论者王充著有《论衡》一书,书中记载了古代法官皋陶在审理案件时,常使用一种怪兽来帮助判断某人是否有罪。审理案件时,若怀疑某人有罪,就叫这只怪兽用角触被怀疑的人,谁被触到,谁就是有罪的人,这就是古代神明裁判的方法之一。
神权思想是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科技不发达时期的产物,大多产生于原始社会。那时候,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非常片面,对许多怪异现象解释不清。就把大自然的力量看成是超人的、神圣的力量,他们普遍认为人类和自然界之外存在着一个造物主,这个造物主能支配一切。他的喜怒哀乐就表现为人类的福祸灾异,加上后来的奴隶主和封建主将王权与神权联系起来,宣传王权神授的理论,神权思想广泛传播。审判案件时,则常常借助于神来帮助裁决。
古希腊人常将嫌疑犯投入大海中,或迫使其跳下悬崖;非洲原始人令嫌疑犯饮毒剂,或游过充满毒蛇与鳄鱼的池塘。他们相信神对于无辜者的生命是不会坐视其死而不加以保护的。这时候,神不但是案件的裁判者,同时也是执行者。但在更多的原始部落中,一般采用使嫌疑犯尝受肉体痛苦的测验法,神只起判明作用,执行部分则由法官决定。这类测验法,名目繁多,各地不同。有的令嫌疑犯将手伸入沸水锅中捞取某件东西;有的让嫌疑犯手拿烧红的铁器走一段路;有的令嫌疑犯赤脚走一段路,然后根据嫌疑犯有无伤损,或伤损后包扎一段时间看是否痊愈来判断其有罪或无罪。根据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第2条和第132条规定,被控告行妖术的人和通奸的妇女,为了表白自己无罪,应投入河中,接受测验。还有一些神判法是借助巫术、占卜、发誓、宗教法或野兽、毒虫来测验的。这些形式的检测,都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如果被告人取得控告人同意,也可以用赎金免掉神明裁判。
这种神明裁判的办法,在中国也出现过。在封建社会时期,许多官吏遇到十分棘手的案件,往往到城隍庙去焚香,祈求神助,也采用过以“神蛇”断案的方式。我国少数民族中则一般采用捞油锅、捞开水锅、抓火炭等办法处理。由于神判法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且容易被一些人操纵舞弊,已经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到公元13世纪以后,欧洲各国逐渐以刑讯取代了神判。
另一方面,神判的变种——司法决斗也渐渐风行。决斗同样是一种肉体考验法,如果有人向法官控告某人犯了罪,而被告却声称原告是扯谎,法官便让这两个人决斗。人们都认为,这样的决斗是“上帝的裁判”,是绝对公正的。有罪的一方定将失败,或被杀死。如果失败一方没有死,他必须接受制裁。决斗成为中世纪以来欧洲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上流社会的一种风尚。
“请君入瓮”的由来
唐朝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排除异已,废中宗为庶人,逼杀太子于巴州(今四川省巴中),从而登基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女皇帝。但是,这种史无前例的“男事女主”,使李唐王朝的宗室和一些大臣怨恨不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除了动用军队、消灭反对自己的武装外,还大兴冤狱,用酷吏、施酷刑来镇压一切心怀不满之人。她重用来俊臣、周兴、索元礼等酷吏,“以刑法治理天下”,鼓励告密,乱杀无辜,滥施法外之刑,其手段之残酷,令人发指。
这些酷吏对捕来的嫌疑犯或“罪犯”,每次提审,不问原由,不分轻重,就用刑罚,如,醋灌鼻子、用泥将人脑袋糊严、竹签钉指、悬发熏耳、膝跪碎瓦、方梁压踝、断粮数日而昼夜审讯等等,直至“犯人”忍熬不住,求饶认“罪”为止。这些酷刑都是酷吏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毫无法律依据,随意施用。其中“请君入瓮”也是当时酷吏以毒攻毒施用的一种法外之刑。
公元691年,有人欲谋反,被武则天发觉,予以严惩。后来,武则天又追查出他们的同谋还有大臣周兴,便命令来俊臣审理此案。
来俊臣接圣旨后,便马上设计实施。一日,他以请客为名将周兴邀来喝酒。酒过三巡之后,来俊臣对周兴说:“有个犯人,不肯认罪,所有刑罚都用过,此人还是不招供,请问老兄有何妙计?”周兴不知是计,遂献计说:“可找来一个大瓮,用炭火从四面围烧灸红,请他入瓮,保管他望而生畏,何事不招?”随即,有人抬来一大瓮,以火环烧后,来俊臣陡然变色,对周兴说:“现在有人告发老兄谋反,女皇命小弟来审间你,那么就请君入瓮吧!”周兴半信半疑,说:“老弟,别开玩笑了,快快给老兄斟酒吧。”话音未落,上来几名武士将周兴五花大绑,准备放入瓮中。周兴见势不妙,惶恐地跪倒认罪,连连磕头求饶。按照唐律规定:“谋反罪,应当处死”。武则天因周兴以往告密有功,又曾助自己排除异已,所以,将他免死,流放岭南。但是由于周兴平时作恶多端,害人无数,行至半程即被仇人用刀碎剐而死。
无独有偶,暴君用酷吏,酷吏用酷刑,中外皆然,相传,古希腊雅典也有类似的事情。一个名叫匹瑞勒斯的人,曾为阿加里筒塔的暴君法拉利制造了一只铜牛作为刑具。行刑时,刽子手把犯人送入铜牛,在牛肚子下面烧火,活活把人烫死。法拉利看后很高兴,认为这是一个发明,于是,他下令让铜牛的发明者匹瑞勒斯第一个来试验,结果,匹瑞勒斯被这只铜怪物活活折磨死了。
后来,人们就把用某个整治别人的办法整治某个人自己叫“请君人瓮”或“请君入牛”。
周福清的舞弊案
清朝末年,浙江一带发生了一起科举考试舞弊案,案犯是鲁迅先生的祖父周福清。
光绪十九年癸巳(1983年)乡试,殷如璋受命去浙江主持考试。船过苏州时,周福清遣仆人抵船呈函,内有纸两张,一张为1万两银庄银票,另一张上写有鲁迅祖父等5个考生的姓名,并注明试卷中都有“宸衷茂育”字样,另有周的名片。据说周殷二人为同科进士。殷接函后,并未声张,继续与副主考闲谈,船下仆人久候不见回执,便叫喊着要回条,致使事情泄露。苏州知府受案查办,周福清先是逃躲,后怕祸及家人,便投案自首。主办者想以周神志有病不了了之,谁知,大堂之上周概不承认有病,并振振有词,历数某科某人皆有贿赂考官之事,他不过是依样做一次。主办不敢再追查下去,判其极刑。呈报朝廷后,改判坐狱8年。1901年,刑部尚书奏准,按投罪自首处,予以释放。此案典型地反映了清末官场与考场的实际状况。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根据“择优录取”原则选拔人才担任政府官职的考试制度。自隋朝创立至清末废止,这一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对中国社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于考科举是通向仕途的“敲门砖”,被录取的人便可光宗耀祖,青云直上,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遂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封建统治者也极力利用科举选拔人才,为其役使,巩固统治。但科举考试的舞弊事件随之发生,历朝历代屡屡不断。
唐朝科举制尚处于未完备阶段,但舞弊之风却已刮起,其中最著名的科场案是唐穆宗氏庆元年(821年)的礼部试,朝廷处罚厂数名有关官员以平民愤。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趋成熟,对考试程序、考试形式与内容、考试管理、考官的任命、阅卷、录取、舞弊的处置等,都作了严格规定。尽管如此,科场舞弊风仍日渐盛行,揭露的舞弊案也日益增多。如,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会试,江阴大地主徐经向主考官行贿,得到考题。后事情败露,主考官被革职,考中者不予承认,并取消考试资格,江南才子唐寅也遭牵连入狱受惩罚。
清代科举舞弊之事发生最多,所以清代科场把防弊视为要政,朝廷多次发诏,三令五申不许舞弊,遇有作弊之事,执法甚严,绝不姑息,使得因科场案送命者不计其数。如,康熙五十年(1711年)发生的江南乡试之案,副主考赵晋,勾结两江总督噶礼贿赂“关节”,盐商子弟多被录取。一时间,群情激愤,千余考生聚集抗议,并用纸糊的贡院门额,改“贡院”二字为“卖完”。噶礼先发制人,诬蔑考生聚众闹事,将为首者逮捕,投入大狱,上报判罚。朝廷命尚书张鹏翮会同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重审,张伯行查明事情真相,上报朝廷,参劾噶礼等人营私舞弊,噶则反劾张。康熙再命张鹏翻查核,张庇护噶,朝廷又命穆和伦审理,穆也偏护噶。康熙不信,命九卿、御史三审,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张伯行复职,噶与主考官被革职,赵晋等人立即被砍头,其余凡有牵连人全部严加惩处。此案审理数年,颇费周折,牵连不少高级官吏。
更多的趣味故事就在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SZJY/TS013017/0024_ts013017.htm
你自己去看吧,就不一一罗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