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疆党规党纪和法律知识考试
㈠ 如何更好的践行党规党纪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作为一名税务干部
党纪管的是党员,和干部没有必然联系
㈡ 对照党纪党规,看律己严不严自查报告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做政治上的 " 明白人 " ,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省、市、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以下gkstk小编为大家提供对照党规党纪看遵规守纪严不严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对照党规党纪看遵规守纪严不严发言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成为一种新常态,党的纪律和廉洁从政要求成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高压线”,也是党长期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今年10月份,中央从立德和立规两个方面,重新制定并向全党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我感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用《准则》和《条例》衡量和把握自己,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到遵规守纪、廉洁自律是党组织的刚性要求,是民心向背的基础,是应对挑战的需要,是事业发展的保障,真正做到知规矩、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一是强化意识,知规明纪。要在深刻学习和领会《条例》和《准则》的基础上,把对思想理论、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的学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要强化严守党的纪律方面的意识,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做到了然于胸、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勤于自省。要注重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使廉洁自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理想信念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时刻以正反两面典型为镜鉴,筑牢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义利观,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高度,切实把《条例》和《准则》刻印在心坎里,落实在行动上,确保自己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言行都合乎党组织的要求。
二是依规办事,知行合一。要坚持以《条例》为“底线”,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频共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安排部署、工作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同时牢记自己的党员领导干部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画好自己的“框”,定位自己的“界”,自觉带头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正确处理好组织和个人的关系,不搞山头主义、不搞小圈子,站在党的立场说话,维护党的团结,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与各种不正确言行作斗争,始终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要坚持以《准则》为“红线”,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时时刻刻注重立德立行立言,自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自觉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是敢于担当,知责有为。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为官不为、当太平官的心理。要把握好严守纪律和干事创业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把“严”当作约束个人思想言行的“紧箍咒”,更要把“严”当作组织纪律的“净化器”,当作轻装上阵、知责履责、谋事干事的“助推器”。要通过严守党的各项纪律规矩,进一步认清自身承担的领导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抓学习、搞调研、问民情、谋发展、除积弊、干实事中来,做一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的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作为一级党委的主要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以更高更严的要求,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范。要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对党的事业和广大党员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条例》、《准则》的贯彻落实,使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做到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斗争。同时要领导、督促和支持纪委切实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加大纠正和查处违纪行为的力度,积极探索和有效构建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㈢ 如何加强党员对党章党规党纪知识的学习
使用广问党员学习系统可以加强党员对党章党规的学习,让党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手机端练习使党员学习更加便捷。
㈣ 执行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我该如何做
进一步强化制度刚性约束,有效发挥规范引导、控制约束、警戒告诫、惩罚威慑作用,使全体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规党纪,
㈤ 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前者是一个团体的规则和纪律,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对党员的更高要求
㈥ 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决定了,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国法是所有公民的行为底线,党纪是对党组织和党员立的规矩
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党纪与国法是统一于宪法之下的制度规范。我国宪法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党纪就是保障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忠实履行法定职责,有效抵御腐败风险,巩固党的执 政地位的党内法规。国法主要通过对犯罪的惩治,对人权的保障,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党纪与国法都是贯彻实施宪法的基本规范,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两者的基本内涵与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党纪严于国法,党纪保障国法实施。《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指出,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既然是先锋队,理所当然应该接受比普通人更严格的约束。对于党员而言,这一身份决定了其不能等同于普通群众,不仅要遵守国法,更要遵守党纪。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一些可由公民自由选择的任意性规范,在党的纪律中,却被定为命令性、禁止性的义务规范。如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各地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案例,从法律角度来说,大操大办并不违法,但对党员干部来说,仅做到不违法还不够,还要严格遵从党的规定,受到党纪的约束。这正是党纪与国法的区别所在。党纪与国法的深层次关系,不仅止于前者严于后者,而是二者之间的互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党纪不仅用来规范党自身的内部行为,更是为了保障国法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国法高于党纪,国法强化党纪效能。党纪严于国法,并不是说党纪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相反,党纪是限制在党内的,适用范围要小。如对腐败分子的惩治,就充分体现了党纪国法的辩证关系。一般而言,处理程序有两个阶段:党内处理和司法程序。虽然大多是“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但也有的仅做免职处理,还有的仅是受到党纪处理,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还未达到违法的标准。所以,有些人受党纪处分不受国法处理。而那些既受党纪处分又受国法处理的人,其行为触犯了社会中每个人都要遵守的法律。这种情况下,在适用党纪之后,必须还要适用国家法律,才能实现罚当其罪。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法是对党纪惩治功能的有力强化。
党纪与国法共同构成法治防线。在我们国家,党内法规制度也是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们较之西方国家更有特色的部分。党纪作为对全体党员的要求,很多地方比法律的要求更严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党纪主要对违反道德和纪律的不廉洁或腐败行为进行查处,通过适用党内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剥夺违纪者一定时期内党内任职甚至党员资格,促进全体党员道德品质的培育和自律机制的完善。充分发挥党纪的约束作用,对引领全社会守法护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法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主要对构成犯罪的腐败行为进行查处,通过对犯罪人人身自由乃至生命的剥夺,实现罚当其罪。在反腐败斗争中,只有充分发挥党纪的先导、核心和主体作用,才能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确保正确有效地适用法律,不断提高反腐败斗争的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