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法律
㈠ 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承担对政府的责任、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消版费者的责任权,以及对社会、资源、环境、安全的责任,保护弱势群体、支持妇女权益,关心保护儿童、支持公益事业等,其总称为企业社会责任。
㈡ 企业参与社会责任建设具有法律强制性,对吗
企业社会责抄任的理念超脱狭隘的股东至袭上主义,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个人本位的修正和补充,企业社会责任更加关注的是企业对社会利益的增进和维护,社会本位应当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对于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要求的行为和义务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无法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现,但仍然可以通过道德色彩浓厚的软法来对其进行规制。
在坚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原则下,应建立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自律机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他律机制。
㈢ 企业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发展科技、保护职工健康、发展慈善事业、文化建设、保护环境等、
1、发展科技
当前,就总的情况看,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较差的,资源投入产出率也十分低。为解决效益低下问题,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降低煤、电、油、运的消耗,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尽快改变技术落后状况,实行了拿来主义,使经济发展走了捷径。
但时至今日,我们的引进风依然越刮越大,越刮越严重,很多工厂几乎都成了外国生产线的博览会,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确没有引起注意。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的消化吸收和科技研发,加大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努力做到创新以企业为主体。
2、保护职工健康
人力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的工作与收入待遇,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为了应对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也为了使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企业必须承担起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和确保护工待遇的责任。作为企业要坚决作好尊纪守法,爱护企业的员工,搞好劳动保护,不断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和保证按时发放。企业要多与员工沟通,多为员工着想。
3、发展慈善事业
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还存在很多困难。特别是农村的困难就更为繁重,更有一些穷人需要扶贫济困。
这些责任固然需要政府去努力,但也需要企业为国分忧,参于社会的扶贫济困。为了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我们的广大企业,更应该重视扶贫济困,更好承担起扶贫济困的责任。
4、文化建设
医疗卫生,公共教育与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特别是公共教育,对一个国家的脱除贫困、走向富强就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医疗卫生工作不仅影响全民族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社会劳力资源的供应保障。
文化建设则可以通过休闲娱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我们的国家,由于前一个时期对这些方面投入较少,欠债较多、存在问题比较严重。而公共产品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固然是国家的责任,但在国家对这些方面的扶植困难、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出一些财力和精力担当起发展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建设的责任。
5、保护环境
随着全球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大气、水、海洋的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面临危机,森林与矿产过度开采,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环境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一定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重任。
㈣ 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哪些
1.企业对股东的责任
企业与股东的关系逐渐具有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的性质,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也具有了社会性。
2.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属于内部利益相关者问题,企业必须以相当大的注意力来考虑雇员的地位、待遇和满足感。
3.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企业与消费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要借助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
4.企业对社区的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更是所在社区的组成部分,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
5.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企业要扮演好社会公民的角色,自觉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经营并照章纳税,承担政府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接受政府依法的监督和干预。
6.企业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企业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节约资源,并要下决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7.企业对科技发展的责任
企业要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的消化吸收和科技研发,加大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努力做到创新以企业为主体。
(4)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扩展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情况
1.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源于它的社会权力。由于企业对诸如少数民族平等就业和环境保护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社会就必然要求企业运用这种影响力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2.企业应该是一个双向开放的系统,即开放的接受社会的信息,也要让社会公开的了解它的经营。为了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企业和社会之间必须保持连续、诚实和公开的信息沟通。
3.企业的每项活动、产品和服务,都必须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社会成本和效益。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决策不能只建立在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收益之上,而且要考虑决策对社会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
4.与每一活动、产品和服务相联系的社会成本应该最终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社会不能希望企业完全用自己的资金、人力去从事那些只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5.企业作为法人,应该和其他自然人一样参与解决一些超出自己正常范围之外的社会问题。因为整个社会条件的改善和进步,最终会给社会每一位成员(包括作为法人的企业)带来好处。
㈤ 法律和社会责任的区别
法律和社复会责任是不同范畴的问制题。
法律首先是一种社会规范,它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整的一种工具,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而社会责任则不是,社会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道义要求,它不具有强制力。
法律对人的要求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而社会责任对人的要求则是相对比较高的层面,是站在比较高的高度对人的一种道德等精神层面的要求。
区别:
1,责任具有主动性,而义务则是被动的;
2,违反义务就会产生责任,不负责任与义务没有必然的关系;
3,责任具有道德性,而义务没有属于完全的法律概念。
㈥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目前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普遍认同的含义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内同时,还要容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国家颁布的、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企业自身制定的共同体规则;市场所要求的一般性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就是在法律规范的层面研究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将企业应该承担的最低限度的道德义务具体化为明示的法律规范。
㈦ 如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并把“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作为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那么如何理解“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呢?说实话,一开始看到《决定》中的条文时,我本能地认为是件好事,但在我跟国内外同仁就此话题交流时,发现看法还是有着很大差异。
有的同仁认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要从“立法”二字去理解。就是要通过立法,将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条理化,清晰化。对于违法的企业,就要按照法律条款加以处罚。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真正地重视社会责任,真正负责任地经营,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企业唯利是图,不顾公共利益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负责任的企业有时还要吃亏,不负责任的企业反而更有竞争力的劣币驱逐良币的不正常状况。
有的同仁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本来就不等同于法律责任。为何还要搞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法呢?一位欧洲的朋友讲,一方面,欧盟以前本来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法律之上的责任,违法的企业是没有资格谈论社会责任的。另一方面,西方公司要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政府更多的管制。也就是说,企业自己会好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并不希望政府部门搞那么多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进行管制。因而他们认为,既然不能将企业社会责任简单等同于法律责任,那么搞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法”似乎跟企业社会责任的本义相矛盾了。
有的同仁认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要从“加强”二字去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要求企业对包括股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负责。事实上,我们国家已经有许多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行为。对股东和投资人的(社会)责任,我们有公司法等;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我们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我们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我们有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我们还有捐赠法等。所以在他们看来,所谓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就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地适时地做好这些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
还有的同仁认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并非将企业社会责任完全等同于法律责任;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法,也并非仅仅就是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完全法律条款化,而是通过法律手段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以规范约束和激励,就是要制定和实施一部国家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专项法律,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就将成为现行立法的重要补充。同时,有关同仁还认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企业社会责任给企业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行为,自然也需要一些新的规范,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作为一项新的要求和行为,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加以规范。
我们认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从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来理解或许会更好也更有意义。所谓中国特色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包括国家层面的社会责任专项法律;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新型行为的专项法规;以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修订完善社会责任现有相关法律法规。
这样,“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从理念上就是致力于建立一套这样的公正、可行的制度来平衡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对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肯定、保护和奖励,同时对于那些怠于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相应的法律上的处罚。应该说,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经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创新举措;是顺应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新规则和新特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进程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更加公平、可持续的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的必然选择;同时还有助于推进中国企业负责任地“走出去”、推动“一路一带”、“自由贸易区”等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对推动我国企业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㈧ 法律法规怎么做,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
在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企业所应履行义务,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一般体现在劳动法系、社会法系及行政规章中。
链接:《社会责任相关适用法律法规一览表》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