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警察不付法律责任

警察不付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6-12 07:22:25

① 警察在抓捕小偷中小偷慌不择路被车撞死,警察该承担责任吗

警察是履行职责,不应该负责任。小偷偷东西本就违法,拒捕逃跑,慌不择路被汽车撞死,完全是个人行为。在极度危险的地方逃跑,是小偷自己主观驱使,没有理由把责任转移到别人头上,所以,警察不应承担责任。

② 若在警察办案途中导致嫌疑人死亡,此警察会担负什么责任

我们先要分清警察在办案途中是什么原因导致嫌疑人死亡的,有一些是可以不用承担责任,但是有一些是会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警察在办案的途中有上述行为,也属于违反了法律,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对应相关的案件中,就看这个民警是否对当时会发生的有没有预感,如果是嫌疑人接下来可预见的行为是会对周围的群众产生威胁的,警察办案的过程中,对嫌疑人警告后还是维持原样,那么警察有权利对其进行击伤,如果导致了嫌疑人的身亡,警察不负责任,但是如果是嫌疑人接下来可预见的行为是不会产生威胁的时候,警察还是对其进行击伤或者造成身亡,那么警察就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了。

③ 老人组织民警办案晕倒民警负法律责任吗

民警依法按程序办案,不存在侵权、侵害、过错、不当情形的,当事人死亡了也与民警没有责任。

④ 嫌疑人无罪警方要承担责任吗

法律分析:公安机关要承担法律责任。被逮捕后,法院宣告无罪的,办理此案的责任警察要承担法律责任。被逮捕人可以提出国家赔偿申请,请求对逮捕羁押期间的人身损害予以赔偿。如果是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第十七条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第十九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五)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⑤ 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

第一条为保障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民警执法权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应当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树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形象,提升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第三条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不受妨害、阻碍,民警及其近亲属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因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行为受到威胁、侵犯,民警及其近亲属的人格尊严不因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行为受到侮辱、贬损。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由督察长为主任,警务督察和法制、警令指挥、警务保障、政工人事、教育训练、新闻宣传及执法办案等部门为成员的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委员会。

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警务督察部门,具体负责协调督办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受理调查相关民警的申请申诉,为受到侵犯的民警提供救济、恢复名誉、挽回损失。第五条公安机关应当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宣传部门等建立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工作沟通与协作。第六条公安机关可以通过聘请法律顾问、专职律师等形式,为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提供法律服务,强化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法律保障。第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维护民警执法权威新闻发布机制,由警务督察部门会同新闻宣传、法制等部门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普法教育。第八条民警在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过程中或者因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遇到以下情形的,公安机关应当积极维护民警执法权威:

(一)受到暴力袭击的;

(二)被车辆冲撞、碾轧、拖拽、剐蹭的;

(三)被聚众哄闹、围堵拦截、冲击、阻碍的;

(四)受到扣押、撕咬、拉扯、推搡等侵害的;

(五)本人及其近亲属受到威胁、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的;

(六)本人及其近亲属受到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的;

(七)被恶意投诉、炒作的;

(八)本人及其近亲属个人隐私被侵犯的;

(九)被错误追究责任或者受到不公正处分、处理的;

(十)执法权威受到侵犯的其他情形。第九条行为人实施侵犯民警执法权威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民警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遭受人身或者财产损失的,公安机关应当支持民警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民事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办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适用《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关于回避的规定。第十条民警因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本人或者其近亲属遭遇恐吓威胁、滋事骚扰、尾随跟踪,或者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民警所在公安机关和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第十一条民警在执法执勤现场受到不法侵害的,民警及其所在部门应当依法采取措施制止侵害并立即向所属公安机关指挥部门报告。公安机关指挥部门应当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处置,同时通报警务督察部门。警务督察部门视情派员赴现场初步查明情况,协助控制事态,督促依法处置。第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当协调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畅通机制,为负伤民警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办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时,法制部门应当根据情况的复杂程度、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视情提前介入,加强审核把关,对案件定性、取证、处理等进行指导,确保案件办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准确。第十四条民警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民警个人不承担法律责任,由其所属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造成的损害给予补偿。第十五条公安机关应当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对民警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等措施,不得作出处分或者免职、降职、辞退等处理。

公安机关不应当受舆论炒作、信访投诉等人为因素影响,不当或者变相追究民警责任,加重对民警的处分、处理。

⑥ 警察不负责任怎么办

法律分析:公安机关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如果有玩忽职守不作为行为的,当事人可向其上级机关或纪检监察部门投诉举报。

一般警察不处理都是有比较正当合理的原因,是报警人不理解而已。

另外,如果警察不立案,你有权要求他们出具不立案的通知书,告知不立案的理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二十一条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第四十六条 公民或者组织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警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

⑦ 如果警察不负责任怎么办

公安机关不负责任,行政不作为,当事人可以向其上级公安机关纪检部门投诉,要求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如果构成渎职,应由检察院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链接:《警察法》第四十八条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
(九)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十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十二)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热点内容
汪伟律师 发布:2025-04-24 22:03:02 浏览:6
国防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布:2025-04-24 21:48:35 浏览:75
问责总法律顾问 发布:2025-04-24 21:48:33 浏览:350
抖音法官女孩 发布:2025-04-24 21:48:31 浏览:185
在派出所上班临时工适用劳动法 发布:2025-04-24 21:38:26 浏览:263
法院和律所 发布:2025-04-24 21:32:49 浏览:77
魔法学院国语 发布:2025-04-24 21:20:08 浏览:596
湛江法院钟 发布:2025-04-24 21:10:31 浏览:886
宣判前写材料怎么送交法官 发布:2025-04-24 21:04:53 浏览:120
律师用什么 发布:2025-04-24 21:04:14 浏览: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