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的法律责任
『壹』 关于手机卡的法律法规
目前来看,法律对于手机号码使用权的权利性质是没有规定的。基于此谈谈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从用户个人的角度来说,手机号码的使用权应该是类似于一种用益物权。既然是用益物权,那么就要用户对于该号码享有使用期间内的排他权利。他人不得干涉用户对号码的使用权。
人们获取手机号码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与移动通信企业签订服务合同,把手机号码作为服务内容的一部分,交给个人使用。但在用户个人欠费到达一定期限之后,通信服务企业是有权利收回该号码的。基于此,我认为手机号码的所有权人不是个人。《电信条例》第27条和《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第3条,都是国家对于手机号码享有所有权的法律依据。
此外,《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
电信主管部门管理的码号资源范围包括:(一)固定电话网码号(二)移动电话网码号...
这充分说明手机号码是公共资源的一种,国家对其才享有完全的所有权。电信服务企业与用户签订的服务合同,我认为是国家授权企业和个人之间成立合同关系的体现。也就是这里国家“授权”的,不光是电信服务企业,还包括用户个人。国家“授权”的是电信服务企业和个人之间可以成立服务合同的行为。因此,电信企业和用户之间是平等关系,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基于以上,电信号码的服务合同也要受到《合同法》的规制,像是电信商未经用户同意,或者未在电信服务合同中说明,便直接单方面通知用户限速、限网、限制转户的行为,都是违反电信合同的行为,我认为用户对此有权请求电信服务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换句话说,电信服务商要想限网限速或者限制转户等,单方向用户说明不可以,必须取得用户的同意才行。
『贰』 我想问有关手机之类的法律
关于手机能否带入校园确实有明文规定,但犯法(触犯刑法)和违法是两个概念,你说的这个最多涉及民事赔偿,不会触犯刑事犯罪,用词不当哦。《未成年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根据上述规定,学校有管理的职责,学校弄丢了学生的手机,需要承担赔付责任,学校承担赔付责任后,可以向具体管理的人追偿。
『叁』 捡到手机不归还要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捡到手机不归还可能犯法,达到一定数额可能构成侵占罪。捡拾他人遗忘物,拒绝归还的,属于侵占行为,一般数额达到三千元以上涉嫌侵占罪。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公安局不予立案。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肆』 我的手机让别人弄丢了 可对方不索赔 按法律法规该怎样处理
手机交到别人手上被弄丢,如果对方不索赔时可以起诉的,如果起诉的话,根据相关法律会让对方赔偿经济损失。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保管是无偿的,保管人证明自己没有重大过失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利益关系来确定保管人的义务及责任程度,是符合民法的平等、等价和公平的原则的。据此,相关法律作出了无重大过失不负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但就一般过失程度未作明确规定。以寄存人是否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为标准,可以分为有偿保管合同和无偿保管合同。有偿保管合同,是指保管人和寄存人双方约定应予支付保管费的保管合同。在实践中保管合同以有偿的居多,因为保管人为保管付出了劳动,理应获得报酬。有偿保管合同是双务合同。在有偿保管合同中,寄存人应当按照约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保管人只能按照约定要求寄存人支付保管费,而不能无依据地要求寄存人支付保管费。保管合同中关于保管费用支付的约定就是寄存人支付保管费用或者保管人收取费用的依据。无偿保管合同,是寄存人无须支付保管费的保管合同。无偿保管合同是单务合同。无偿的认定,主要看当事人的约定,但当事人对保管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相关法律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推定为无偿。如果保管合同明确约定保管是无偿的,寄存人则无须支付保管费;如果保管合同对保管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无法达成补充协议,且依合同意旨和惯例也无法确定是否应当支付保管费的,则该保管合同推定为无偿,寄存人无须支付保管费用。所以已经违法了相关合同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八十八条 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寄存人到保管人处从事购物、就餐、住宿等活动,将物品存放在指定场所的,视为保管,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
第八百八十九条 寄存人应当按照约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当事人对保管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无偿保管。
『伍』 14岁的少年抢劫一部手机,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1,由于抢劫罪是严重犯罪,所以《刑法》规定年满14周岁的人,犯抢劫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但《刑法》同时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还规定,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3,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对于未成年人使用或威胁使用轻微暴力,抢劫少量财物的行为,一般不宜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陆』 故意损坏他人手机犯法吗
法律分析:故意摔坏他人手机的,该行为属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属于犯法。如果手机的价值超过人民币5000元,对方会被按照刑法追究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刑事责任,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手机的价值并未超过人民币5000元,对方会被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行政责任以及应当承担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柒』 打掉对方手机的法律责任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需依法赔偿。
【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相关规定:
第八十条规定,故意毁坏邮筒等邮政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相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三十三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犯罪构成
(一) 行为对象
本罪的行为对象是国家、单位或者他人所有的财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包括狭义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行为人是否占有该财物,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但是被毁坏的财物必须是为他人所有的,毁坏自己所有的财物,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二) 行为内容
本罪的行为内容即行为表现为毁坏财物。关于毁坏的含义,刑法学理论上存在不同的学说,较有代表性的是“效用侵害说”,即毁坏不限于从物理上变更或者消灭财物的形体,二是包括使财物的效用丧失或者减少的一切行为,包括
(三) 责任形式
本罪责任形式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公司财物的毁坏,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按照本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因此,是否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则属一般违法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毁灭或损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的手段特别恶劣的;出于嫁祸于人的动机等。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通讯设备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以侵犯财产犯罪中的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在于:后者破坏的是特定的财产,侵犯的是其他独立客体,刑法对其已单独规定有罪名,只应按刑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盗窃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行为人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本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也就是说,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由于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不能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但是如果其毁坏财物的价值数额如果达到了犯罪的程度,应当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比如,实践中故意破坏光缆、电缆等公用电信设施,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但如果电信设施价值较高,造成的损失数额较大,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此外,实践中盗窃公用电信设施的犯罪活动较多,而盗窃公用电信设施涉及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竞合问题,如盗窃公用电信设施,可能只构成盗窃罪,也可能只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还可能既构成盗窃罪,同时又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第2款区分不同情形作了相应规定。对于行为人盗窃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124条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对于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依照刑法原理,择一重罪处罚。
『捌』 捡到乘客手机不归还会有法律责任吗
法律分析:捡到他人手机,属于拾得遗失物的行为。《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如果捡到他人手机不归还,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处理结果:
1、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
捡到他人手机不归还,失主有权要求归还手机。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如果已经将手机卖给了其他人,失主还有权要求赔偿由此产生的相关损失。
2、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
捡到他人手机后非法占为己有,失主要求归还手机时拒绝归还,因为手机价值较大,失主不得已选择提起刑事自诉的话,就可能构成侵占罪,面临最低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玖』 二手手机该承担的责任
如果是卖主偷来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或《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处罚。
如果卖主明知该手机是偷来的,而收购并销售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0条或《刑法》第312条的规定处罚。
如果卖主不知该手机是偷来的,而收购并销售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财物的;
(二)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
(三)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的;
(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保外就医等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拾』 我送旧手机给朋友,不久后手机发生爆炸,我会不会负责法律责任
用旧手机给朋友不久后手机发生爆炸。虽然不会负法律责任但也应该拿一些钱财去给朋友治病的。这是应当必须的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