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开展残疾人法律知识讲座活动

开展残疾人法律知识讲座活动

发布时间: 2022-06-16 19:45:32

1. 法律知识讲座

如果只是造成轻微伤,那是治安案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如果是造成轻伤或者重伤、致人死亡,则构成刑事案件,是故意伤害罪。如果是轻伤,当事人双方愿意的话,还可以调解,如果不愿意的话,则提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重伤、死亡,那不能调解,属于国家公诉,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罚。 第二百八十九条 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二款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人身伤害赔偿数额计算
害人致伤他人,尚未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费一般包括医药费、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侵害人致人残疾的,除应当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全部费用外,还应当赔偿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自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以及残疾者致残前实际抚养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
侵害人致死亡的,除应当承担医疗费等全部费用外,还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死者生前实际抚养而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

医药治疗费的赔偿,一般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或病历、处方认定。必要时,可以委托法医予以鉴定。
所在地治疗医院,一般是指距离受害人住所或侵权行为发生地较近的医院。
受害人先后到数个距离基本相等的医院治疗的,一般应认定最先就诊医院的医疗费,但该医院治疗失误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除外。
应经医务部门批准而未获准擅自另找医院治疗的费用,一般不予赔偿。
受害人重复检查同一科目而结果相同的,原则上应仅认定首次的检查费用,但治疗医院确需再行检查的除外。如检查结果不一致,确诊之前的检查费用均应认定。
受害人擅自购买与损害无关的药品或治疗其他疾病的,其费用不予赔偿。
受害人确需住院治疗或观察的,其费用应予赔偿。但出院通知下达后故意托延,或治疗与损害无关的疾病而延长住院时间的,其延长期间的住院费不予赔偿。
受害人进行与损害有关的必要的补救性治疗的费用,应予赔偿。
在诉讼过程中,治疗尚未结束的,除对已经治疗的费用赔偿外,对尚需继续治疗的费用,经有关医疗机构证明或者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的,可以一次性给付;也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告知受害人在治疗结束后另行起诉。
误工费的赔偿
受害人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法医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等认定。
受害人的实际误工日期少于休假证明的,应以其实际的误工日期认定;实际误工日期多于休假证明的,一般应当根据休假证明认定。
受害人确需休养但无休假证明的,可在征求法医或治疗医院的意见后酌情处理。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赔偿应当按照其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
固定收入,包括工资、资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但不包括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奖金,以受害人上一年度本单位人均奖计算,超出奖金税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受害人受害前由于自身原因无奖金收入的,其次奖金不予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或者受害人是承包经营户或个体工商户的,其误工费的赔偿,可以参照受害人前一年的平均收入或者当地同行业、同工种、同等劳动力的平均收入酌定。如依法应向税务机关纳税的,应以税单为据。
受害人依法从事第二职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是另谋职业的离、退休人员的,其误工费的赔偿可以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 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应予赔偿;
(2) 违反政策法律规定的,其赔偿要求不予支持。
受害人无劳动收入而要求赔偿误工费的,不予支持。如果受害人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因受害确实无法从事家务劳动造成其他家庭成员负担过重的,可酌情予以经济补偿。
受害人的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
护理费的赔偿
受害人受害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应以法医的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认定。
受害人生活确实不能自理的,其护理费应予赔偿。
护理期限,可以委托法医鉴定;也可以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征求治疗医院的意见后酌定。
护理人员一般设一至二人,但确有必要的除外。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护理费的赔偿可以按照本意见关于误工费的规定计算。
护理人员无收入的,护理费的赔偿可以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计算。
交通费、住宿费的赔偿
受害人到所在地医院治疗或者必须转院治疗的,其本人和必要的护理人员的交通费应予赔偿。
交通费的赔偿,一般应以公共电(汽)车、火车的硬座、轮船三等以下舱位等的收费标准计算。但伤情危急,交通不便或当地无上述车(船)的除外。
交通费的票据应与就医次数相符。标据少于就医次数的,一般可根据实际票据认定;票据多于就医次数的,应以实际就医次数认定。
必须到外地医院治疗的受害人,因医院无床位或其他原因的限制确需侯诊且伤情不允许往返家中,或者往返家中的交通费高于住宿费的,其本人和必要的护理人员的住宿费应予赔偿。
住宿费的赔偿,可以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以住宿费的收据为凭。

营养费的赔偿
经法医鉴定或治疗医院证明,受害人伤情严重,确需补充营养食品作为辅助治疗的,其费用可以酌情赔偿。
营养费的赔偿,可以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的百分之四十至六十的比例计算。应赔偿的期限,可以委托法医鉴定,也可以在征求治疗医院的意见后酌定。
侵害人探视受害失时携带的食品,一般应当视为赠与。
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生活自助具费的赔偿
侵害他人身体致其丧失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应当赔偿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依照法医学的鉴定标准,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分为十级。经法医鉴定为一级的,其生活补助费的赔偿,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二至十级的,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计算。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残疾者的误工费的生活补且费不得重复计算。以残疾者定残之月为界,之前由侵害人赔偿误工费,之后由侵害人赔偿生活补助费。
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应当根据治疗医院的证明或法医意见,结合使用者的年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器具使用年限等因素,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赔偿数额。
丧葬费的赔偿
丧葬费,一般包括运尸、火化、普通骨灰盒和一期骨灰存放等费用。
丧葬费,按照侵权行为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
死者家属拒不执行有关部门限期殡葬决定而增加的费用,不予赔偿。
死者家属违反有关殡葬的规定,大办丧事增加的费用,不予赔偿。
死亡赔偿金,应当支付死者家属一定数额的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计算,赔偿二年。死者不满十六周岁的,年龄每小一岁减少一年;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十年。
侵害人致人残疾的,应当支付一定数额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残疾者疾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计算。经法医鉴定为一级的,自定残之月起,赔偿十年;二至十级的,以10%的比例依次递减计算。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但最低不少于一年。
依靠受害人实际抚养的人的必要生活费的赔偿
依靠受害人实际抚养的人,是指受害人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以前实际扶养、赡养、抚养而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人。
依法应当由受害人抚养的人,在受害人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前不需要其实际抚养,而在受害人受害后至人民法院裁决前丧失了生活来源,其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费的,应予支持。
受害人至人民法院裁决前出生的子女有权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的生活费。
受害人是唯一抚养人的,侵害人应承担依靠受害人实际抚养的人的全部的必要生活费;如还有其他抚养人,侵害人应承担受害人承担的相应份额。
被抚养人的必要生活费,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抚养到十八周岁。对无劳动能力的人抚养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年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对其他的被抚养人抚养五年。

2. 大功告成!助残翻译的最后一部分,谢谢帮助的人

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used to esteem community as their livng environment, and it the fundamental unit of this environment. We all live in a particular community, contact with others and form an interactional net. A community is a little society, you can meet this kind of problem or that, which you have to resort to laws for solution. We define a community as the most basic measurement, in which we can actively launch law-publicity programs in order to make more people know and pay attention to law. The significance of widespread radioactive effect of this publicity is self-evident. Basing on this point, we 红丹丹 "law and the disable" program working group, together with the Deaf Association of Fengtai District, held an publicizing activity titled "popularizing law into community" in September 23, 2005.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ublicity was: using exhibiting boards to show spectators vividly with pictures and words, projecting video about "law and the disable" recorded in all previous activities, and through dactylology interpreters presenting our attendees with the state of this activity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n Disabled Persons".红丹丹 held a lot of law-popularizing activities like this in the season 2004-2005. This time the activity attracted more than 50 community residents to attend, including many those without disabilities. The activity lasted only 2 hours, but reached our aim, and worked a lot.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vity: pulicizing "law and the disable" activities with the limit of community, enlarging the popularity of "law and the disable" activities, making more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learn, know and master law knowledge, and prompting the formation of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their citizenship,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summary of this activity

The activity was held in a community activity center.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for "law and the disable" activity to change its form from auditory and get into community for publicy. Though not coming to any intensive conclusions, yet we could give the spectator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law and disable" activity. Some of the attendees had come to our auditory before, and this activity found a great echo. The atendees thought, for the disability and the lack of confidence, many disabled persons knew little about the society and scarcely ever made any contact with the law, so it was quit necessary to hold such an activity.A lot of people actively required ring the activity that we should continue "law and disability" activities. They wanted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law, and wished our activities could retain our energy systematically and continually, and could be held more.

# 经检查,无语法及拼写错误,请放心使用。

3. 大连有盲人中心吗在哪

大连市残联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地方组织,是将残疾人自身代表组织、社会福利团体和事业管理机构融为一体的残疾人事业团体,由市政府领导负责联系。其主要职责是:
(一) 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二) 团结、教育残疾人、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三) 宏扬人道主义,宣传残疾人事业,沟通政府、社会、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四) 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科研、用品用具供应、残疾人社会保障、福利社会服务、无障碍设施和残疾预防等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五) 协助区市县党委管理县区级残联领导班子,培训残疾人事业工作者。
(六) 协助市政府研究、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对有关业务领域进行指导和管理。
(七) 承担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日常生活,做好综合、组织、协调和服务。
(八) 负责对各类残疾人社会团体组织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九) 开展残疾人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 承担市政府的其他工作。
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专门协会
● 主要工作
1、广泛团结、教育残疾人遵纪守法,履行公民应尽义务,发扬“自强文明、爱国奉献”的大连市残疾人精神。
2、依照法律和政策,维护本类残疾人合法权益。
3、关心广大残疾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代表他们的利益,反映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协助残联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4、举办好庆祝“全国助残日”“国际聋人节”“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辽宁省和大连市“肢残人日”等活动,加强与健全人的交往,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5、介入业务工作。根据本类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和残联工作实际,协助残联开展好各项业务活动。
6、组织开展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文化活动,开办各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培训班及康复、心理、法制等科学知识讲座,提高广大残疾人的自身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7、组织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新残疾人观。
8、建立残疾人骨干队伍,发现、培养年轻、优秀的残疾人,不断吸收新鲜血液。
9、巩固加强专门协会的国内外交流活动。
10、根据各类残疾人的不同兴趣、爱好,建立相应的活动组织,让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在社会上更加活跃。
● 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章程
● 大连市肢残人协会章程
● 大连市聋人协会章程
● 大连市盲人协会章程
● 大连市智力残疾人亲友会章程
● 大连市精神残疾人亲友会章程
● 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是全市残疾青年的群众性组织,是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的专门协会,是大连市青年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第二条 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代表残疾青年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青年的合法权益;为广大残疾青年服务,为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竭尽推进作用。
第三条 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动员全社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促进残疾青年平等地、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鼓励残疾青年坚持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章会员
第四条 申请加入市残疾青年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残疾青年协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市残疾青年协会的意愿;
(三)有特点、有特长,在残疾青年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年龄在三十五周岁以下,有特殊贡献除外。
第五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发给会员证。
第六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活动;
(三)有获得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七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协会所做的决议;
(二)维护协会的合法权益;
(三)完成协会交办的工作。
第八条 会员退会要书面通知协会,并交回会员证。
第九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三章组织
第十条 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领导机构为理事会,以协商形式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第十一条协会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全体会员大会每年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可提前或推后。同时不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十二条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理事会职权是:
(一) 提出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的建议名单报市残联、青联批准;
(二) 筹备召开会员大会;
(三)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四)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领导本协会开展各种工作;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四章任务
第十三条关心残疾青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反映残疾青年的意见和要求,沟通残疾青年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为残疾青年参与社会生活争取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十四条团结残疾青年遵守国家法律,履行社会义务,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十五条紧密围绕残疾人联合会重点工作开展各种活动。
第十六条协助残疾人各类组织,促进残疾青年的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社会服务及福利事业,推动预防残疾。
第十七条对残疾人事业和残疾青年工作的发展提出咨询和建议。
第十八条促进残疾青年专用辅助器具的研制。
第十九条代表大连市残疾青年参加国际活动,开展同外国残疾青年组织的友好往来与合作。
第五章经费
第二十条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经费来源:
(一) 残联拨给;
(二) 社会捐赠;
(三) 通过兴办经济实体渠道自筹。

4. "邻里关爱,温暖社区",可以开展哪些微公益活动

开展关爱空巢老人“邻里相伴”志愿服务。大力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建立志愿服务站,组织志愿者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帮助空巢老人做饭、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拉家常等志愿服务。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邻里相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走家串户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照顾和亲情关爱。依托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少年之家、未成年人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区有效衔接的教育网络,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开展关爱农民工“邻里相帮”志愿服务。一是以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情感关怀、文化服务、素质提升等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农民工“邻里相帮”志愿服务活动。二是组织志愿者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引导和对农民工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和创业就业能力。三是组织志愿者向身边的农民工宣传普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条规,指导帮助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开展关爱残疾人“邻里相扶”志愿服务。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助残志愿服务。一是组织有特长的志愿者开展关爱残疾人康复医疗、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维权咨询、居家照料、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二是组织志愿者帮助残疾人办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申请、申领等相关手续。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家庭办理低保

开展维护社区环境“邻里相助”志愿服务活动。一是组织志愿者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结合文明餐桌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模式。二是组织志愿者整治卫生死角,清理燃放烟花爆竹后的残屑和废弃物,搞好公共环境卫生,保持社区干净整洁。三是组织志愿者成立宣讲队和文明劝导队,宣传生活礼仪、职业礼仪和社交礼仪常识,倡导文明新风,劝导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

开展推广文化体育“邻里相悦”志愿服务活动。一是组织文体志愿者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义务为居民举办文艺演出。依托社区活动场所,组织群众传唱红歌、诵读经典,举办笔会、读书会、票友会等文化娱乐及各类健康的节日民俗活动。二是组织科普志愿者就科学饮食、医学保健、心理健康、家庭急救、环保与健康、人文法律知识等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为群众传授科学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以上几种形式供参考,请采纳

5. 如何加强残疾人的法治建设

(1) 建立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即以宪法为核心,残疾人保障法为基础,以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为配套,以县、乡、村扶助残疾人的优惠规定为延伸的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为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基础。
(2)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和视察。各级人大组织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业务检查,各级政协组织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情况的视察,并形成制度。通过执法检查,促进残疾人保障法及地方实施办法、扶助规定的落实和相关业务的开展。
(3)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法院、公安等部门,加大打击针对残疾人犯罪的力度;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各级法律援助中心以及残疾人法律援助组织、民间志愿组织等,为经济困难且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4)加强法制宣传。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特别是执法人员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观念,同时鼓励引导广大残疾人学法、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 残疾人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回法权益,发展残答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宪法而制定的法规。于2008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7. 我要普法宣传的资料

可以参考一下
12月3日,无锡司法局组织文艺团体,在二泉法治广场进行法制文艺表演。歌曲演唱、滑稽戏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图为无锡市滑稽剧团的演员在表演防诈骗题材小品《婚托》邓煊 陈瑜摄

服务三农 关注民生

开展主题鲜明法治实践活动

“服务三农、关注民生”是江苏各地关注的重点。南京、徐州等地广泛开展“关注三农、服务发展”的调查和法律咨询等法治实践活动,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和城区内农民工聚集地,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土地承包经营、土地流转、民主管理等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掌握和了解涉及“三农”的热点问题和当前农民工最迫切的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无锡市全力开展法律服务新农村系列活动,组建服务新农村律师志愿团、开设新农村法律服务网站、选聘百名法律村官、组织百场法治文艺汇演进乡村、开展千村法律服务结对和千名公务员送法进村等活动。全市有700多个村与法律服务机构结对,80%的家庭收到法律服务便民卡。宜兴市编印的30万册法律常识读本免费发放到全市农户家里。连云港市组织相关部门重点针对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劳动法宣传。兴化市政法部门和金融单位针对民间借贷引发的民事纠纷日益增多的情况,联合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举办民间借贷法律法规专题讲座,现场发放民间借贷法律法规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姜堰市的262个村民法制学校成为农村法制宣传的有效平台。

内容广泛 形式新颖

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精彩纷呈

“12·4”全省法制宣传日期间,江苏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普法对象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省委宣传部、省级机关工委、省法制宣传教育协调指导办公室、省司法厅联手组织开展省级机关“万人学法竞赛”活动。常州、苏州、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宿迁等市也分别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

省级机关组织实施了“2008年省级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泰州市委中心组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讲座;盐城市举办“依法行政,优化环境,向社会承诺,请人民监督———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大型电视访谈活动”。镇江市实施“普法驻村、入厂、进校园工程”行动,“农民普法宣讲团”、“职工普法宣讲团”、“青少年普法宣讲团”、“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团”深入农村、企业、学校,开展“法制巡回报告”等活动。盐城市组织开展全市10万农户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全面实施全市公务员“法律知多少家家到”活动。淮安市全市政法机关驻村“平安与法治建设指导员”赴全市1607个村开展法制宣讲活动。常州市举办以“法治文化铸和谐”为主题的推进“法律六进”,普及法治文化的宣传活动。南京市相关部门在白下区联合召开了“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观摩会”,交流推广青少年法制教育典型经验做法。南通市开展“百千万”广场宣传咨询。市、县、乡三级联动,组织以“共创和谐、服务民生、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全市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活动,组织千组咨询人员开展为万人送法。连云港市赣榆县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开展一次以“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提升效能”为主题的全县公务员学法用法演讲比赛;开展一次以农村法律法规政策为内容的法律知识考试;举办一期法治文化座谈会;开展一次深入企业送法活动。扬州市邗江区开展了涉农法律知识竞赛、青少年法制书画大赛、法制灯谜、法治文艺进乡村授旗仪式等活动。仪征市在盛成法治文化广场举行了为法制志愿者颁发聘书、为“民主法治村(社区)”授牌仪式,现场开展有奖法律知识问答,场面十分火爆。

广泛发动 条块结合

掀起全社会普法教育新高潮

在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中,江苏各级各地大力协调、积极配合,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省法制新闻协会联合省市各行业协会、新闻媒体、质检机构,举办2008年度江苏“依法质量维权环省行”活动,省、市42家行业协会领导和在宁知名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出征仪式。12月4日,在苏州市开展了“依法质量维权环省行”现场活动,执法部门、行业协会现场接受用户投诉举报,质检机构现场免费检测咨询服务,品牌企业现场免费维修服务,开展诚信宣传。南京市司法局与市广播电视部门协调,组织开展了法治动漫创作作品展播月活动,在地铁、公交的移动媒体上进行集中播放。苏州市和移动公司联合尝试开办了“掌上法律学院”,以动态短信、法制漫画、法律知识讲解、案例释疑等形式,向移动用户宣传法律知识。泰州市在泰州日报社网络平台上开展了法制宣传“网络对话”,与网友面对面交流。并利用移动通信信息平台向广大手机用户群发“12·4”法制宣传标语,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制作宣传短片,在楼宇电视上不间断的播放“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标语。当天,还开通了泰州普法网。

灌南:打造“三位一体”新平台

在灌南县,“要学法,找司法;要懂法,进广场;要用法,走长廊!”成为市民休闲时的口头禅。“12·4”法制宣传日前后,县司法局精心打造广场———街道———社(居)“三位一体”法制宣传活动,形式新颖、好戏连台。

坐落在灌南县中心的英雄广场是居民休闲聚集地,县司法局投入10多万元新建了5万平方米的灌南县法治文化广场。广场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广场环形走道的法制宣传长廊,共制作了26个52面的法治宣传牌;第二个层次为相对固定的标志牌、灯箱,主要内容为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法律原则、法律条文、法律名言警句等;第三个层次是开展部门法治文艺会演、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公益活动。

县司法局联合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将县城区的广场文化活动排出12场演出序列表,分别由县建设局、财政局、教育局等12个部门承办,各部门独立举办不少于100分钟的、适合广场表演的法制宣传内容的节目对群众演出。县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司法等部门联合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免费送法送资料活动、组织老年演出队开展小型法制文艺演出、组织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律咨询。

灌南悦来集美食一条街号称“苏北的美食城”,是来灌南投资客商餐饮休闲的集散地。灌南司法局瞄准这一特殊区域,创新载体,开展法治一条街建设活动。投入30多万元购置法治宣传电子大屏幕,每天播放法治宣传片、标语和法治小品、漫画等,使人们在餐饮休闲氛围中接受法律法规教育。在街道门面制作法制宣传公益栏、设立法治宣传墙,将居民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以问答等形式刊登上墙,一季度更换一次,做到期期有新内容、期期有新看点。县司法局还开通局长热线和QQ视频对话,定期或不定期与群众进行学法用法互动交流活动。同时开展了“文明经营店、守法经营户、无假货摊位、诚实守信点”创建活动。

普法志愿者“送法进社区”、培育法治示范村是灌南县普法又一新平台。县司法局以开展“送法进社区”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300多名法制宣传员和志愿者进村入居把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办进居民家门口,向居民、外来人员发放自编的法律宣传小册子和漫画等资料,现场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竟答,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深受居民欢迎。 祝家奎

吴江:法制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12月4日是第8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江苏省各地、各部门围绕“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从11月中旬开始,吴江市在全市范围内以镇、区和各职能部门联动的形式,组织开展了系列法制宣传活动。

12月4日上午,鲈乡二村社区人潮涌动,悬挂在社区广场上空的“律师进社区,法律伴我行”广告横幅格外瞩目。来自市司法局、市机关有关部门、松陵镇、市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的法制宣传队伍和南邮吴江学院的20多名法制宣传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面向居民开展法律咨询,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平望镇司法所在新世纪文化广场影剧院举办的“五五”普法法律知识竞赛也热闹非凡,平望镇机关等6个队参加了竞赛。

12月4日下午,“2008年吴江市法制文艺汇演”在繁华的市中心城中广场拉开序幕。10个镇(区)以第五届“十镇联动”文艺巡演为基础,结合“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将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事例作为原型集体创作了11个法制文艺作品,由当地群众和外来务工者组成的演员阵容,通过小品、戏曲、歌舞等形式艺术地展现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学法用法的场景。市法制艺术团自编自导的大型法制歌舞《和谐中国》,以其巧妙的唱词、新颖的舞蹈将法制文艺汇演推向了高潮。

吴江市司法局局长卜兆勇介绍,这次市司法局采取4大举措推进“12·4”法制宣传。一是开展“法制月月讲”。借助市图书馆“垂虹讲坛”平台,邀请专家、学者开堂授课,向市民宣讲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二是举行法制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巩固原有法制教育基地的基础上,从普法宣传经费中拨款7万元筹建新的市级法制教育基地,为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法律实践活动开辟新场所;三是举办残疾人法制讲座。联合市残联,在全市开展了残联干部、残疾人代表及有关人士法制轮训活动,全市共举办了23场,市司法局副局长桂其荣9次赴基层解读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近两千余名残联干部和残疾人听取了讲座;四是加强“一报两台”法制宣传。《吴江日报》刊出法制宣传专版、专栏;吴江电视台“法治吴江”栏目制作了“12·4”法制宣传特别节目;吴江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出法制新闻30多条。“12·4”当天,市司法局还联手吴江电信部门开展了全市法制宣传短信免费发送活动。全市万名电信手机用户都收到了法制宣传短信。吴木圭 蒋晓梅 沈芸

启东:创新形式突出重点对象

启东市以“法律六进”活动为抓手,突出重点对象的普法宣传,创新形式,建立网络,新招叠出。针对领导干部、全市行政执法人员、机关公务员这3个层面的不同要求,分类实施,“三考并举”,以考促学。对市委管理的干部和人大任免的干部统一进行任职资格法律知识考试,全市159名正科职领导干部均通过考试;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资格法律知识考试,1628名应考对象有1563人通过考试,65人因未通过考试而被暂停行政执法资格;对全市3002名机关公务员每月进行一次法律知识自学考试,成绩记入个人学习档案,学习程度和水平与年终考核直接挂钩。目前,“您不依法、法不依您”成了该市许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座右铭。

述学评学考学制度推进公职人员学法用法。

一是建立个人述学制。要求所有参学对象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详细汇报个人的学习情况。包括对学习的认识和态度、计划与进度、心得与体会,学习制度执行情况,参加党(干)校培训和业余自学情况,联系实际指导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努力方向;二是建立单位评学制。在个人述学的基础上,由各单位定期对个人学习活动展开评点评比,并设立“优秀”、“良好”、“合格”、“较差”4个档次;三是建立考学制。由市考学组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市各单位的学习情况、学习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两先一优”评比和文明单位、党建工作先进、五星机关评选的重要依据。

启东市全面启动普法辅导员培训工程,从上到下构建“三级”普法网络机制。市司法局聘请50名法律工作者,成立了市普法讲师团,深入机关、镇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各农民法制学校,开展以宪法为主,包括刑法、婚姻法在内的56部法律法规的巡回宣讲活动,先后举行了200多场次,受教育者达两万多人次。各镇乡经过层层推荐,将一批掌握一定法律知识,且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普法骨干推荐为农民法制学校的老师。各村又推选出300多户了解法律、威望较高、群众信任的农户为“法制文化户”。实施农村普法“百、千、万”工程,即:50名普法讲师落实百场法制宣讲任务;百名镇(乡)普法辅导员,每人在农民法制学校上好10节课,落实1000节法制课任务;300多户“法制文化户”,每户培养10家“法律明白户”,以每户3口计算使全市拥有近万名“法律明白人”。

市司法局联合劳动局、总工会、安监局等十多个部门,重点选取了39家企业作为法治企业试点单位,通过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工学法规范;为企业职工编写维权实用手册;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讲、法律咨询;结合“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合格)企业”创建,全面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的新型劳资关系;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防范法律风险等5大举措,不断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平安发展。据统计,今年以来,各涉企部门先后印制6万多本的宣传文本和热点解读,组织500多家企业,共2.3万人进行劳动合同法的培训,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企业组建了40个职工维权工作站,到企业开办法律咨询60多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000多件。

面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欠缺的现状,启东市依托现有家长学校阵地与师资力量,动员学校老师、社会热心人士、普法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利用假期,组织返乡家长与留守儿童共同参加社区义务劳动,上街宣传交通法规、担当环保小卫士等法治实践活动,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据了解,该市已在全市48所中小学开设“临时家长”培训班76期,聘请代理家长3216名,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实践活动209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许瑞华 陆允如 芮海敏

泰州:法制宣传采用网络对话

12月3日,泰州市司法局和泰州日报联合推出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网络对话。参与对话的有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纪明,以及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话围绕“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法治泰州、平安泰州建设话题与网民朋友进行交流。

高纪明在回答法治泰州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和缩小泰州与省内的其他城市相比的法治水平时说,建设法治泰州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做到依法执政;坚持公正高效,做到依法行政;坚持司法为民,做到公正执法;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依法管理;坚持诚实守信,做到依法经营;坚持学法用法,做到依法办事。说到底,就是要提高全社会的法律素养,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严格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泰州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有的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如基层执法评议工作、民主恳谈会、律师参与信访等做法都富有创新,成效明显。泰州市领导班子认识到,今后必须进一步把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泰州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着力促进司法公正,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加强法制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法治建设氛围;更加注重民生问题,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于民,努力建设一个法制健全、政治稳定、百姓安宁、社会和谐的法治泰州。

8. 开展与智力残疾人的志愿活动有哪些

一是开展残疾人日常生活志愿服务。呼吁残疾人左邻右舍时刻关注残疾人日常生活,给予残疾人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志愿为残疾人提供卫生清洁、洗衣做饭、买菜买粮、家电维修、房屋修葺、看病就医、帮助外出等服务。
二是开展残疾人康复照料志愿服务。主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服务机构,经常性地组织助残志愿者开展残疾人康复知识讲座,为残疾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为社区居住的残疾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对社区志愿者进行盲文、手语、康复器具使用等方面知识培训。
三是开展残疾人就业指导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求职、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日常就业服务。依托就业机构和培训机构,组织志愿者对残疾人进行就业培训。
四是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组织有法律知识的志愿者,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法律方面的难题,推动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邻里相扶﹄八项志愿服务
五是开展残疾人文体健身志愿服务。依托社区残疾人活动场所、社区居民健身活动设施,组织志愿者经常性地开展“陪残疾人读书”、“为盲人讲电影”、“送文化进社区”、“残疾人特殊艺术辅导”等活动。以支教助学为主要内容开展扶残助学等志愿服务。
六是开展残疾人“阳光伙伴”志愿服务。根据残疾人的心理需求,组织有心理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对残疾人进行心理抚慰,帮助残疾人解决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七是开展残疾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积极传播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立自强的先进事迹,倡导建立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呼吁民众关心、爱护残疾人,尊重、理解残疾人。
八是开展爱心募捐志愿服务。开展慈善捐赠活动,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企业、机构等捐款捐物,用于支持各类志愿助残活动,对现有基础上的志愿助残服务站(点)进行建设,以帮助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募集包括就业岗位等各种助残资源。

9. 莎姐普法专栏活动背景

摘要 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和市残联始终把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活动启动后,将逐步建立健全法治需求信息共享机制,开展针对不同残疾人群体的法律服务和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和维权服务等。此外,普法宣讲团将在国际残疾人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通过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方式进行点对点专项普法活动。

10. 社区如何帮助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0�2残疾人既是普通公民,又是特殊群体。作为普通公民,他们享有宪法、法律、法规所规定 的所有权利。作为特殊群体,国家还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形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以便 充分地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 对于生活在社区的残疾人,为保障其合法权益得到维护,首先,有关法律服务机构及其人 员和社区居委会、社区残疾人协会要向残疾人普及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掌握法律武器,提高 依法保障自身权益的意识,目前,让他们了解普通公民能够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 、劳动权利、公平分配权、物权、继承权、知识产权、契约自由权、债权、请求权、人格权 、身份权、婚姻自由权以及生命权、社会和文化权、发展权、健康权,同时要特别组织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让他们了解残疾人特殊享有的社会福利权、社会救助权 、社会保险权、社会优抚权等社会物质帮助权,以及机会平等权、身份平等权及社会平等权 。另外,要让残疾人了解,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 社区居委会和残疾人协会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或者无行为能力的残疾人的权益保障问题 ,一旦发生权益侵害事宜,应及时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反映情况,协调、推动法律援助机构 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 社区要落实对残疾人的优惠扶持措施,关心那些残疾情况较重、经常留在家中的残疾 人,以免发生意外。

热点内容
清华大学法学排名 发布:2025-01-24 14:31:53 浏览:730
合同法解释最新版是几 发布:2025-01-24 14:29:24 浏览:53
浙江高级人民法院网 发布:2025-01-24 13:58:43 浏览:715
非道德化倾向 发布:2025-01-24 13:29:05 浏览:740
我该如何举报法官 发布:2025-01-24 12:54:43 浏览:962
法院执行人被冻结微信 发布:2025-01-24 12:45:21 浏览:301
谁在立法 发布:2025-01-24 12:17:14 浏览:1000
民法典手绘 发布:2025-01-24 11:42:27 浏览:620
乌苏法院拍 发布:2025-01-24 11:22:13 浏览:185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1-24 11:02:50 浏览:170